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解碼千億扶持下的國貨突圍戰——在拼多多,一批老品牌正在復興

2025-08-20 14:47

(來源:上觀新聞)

寧夏銀川牧場,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在黑白相間的荷斯坦奶牛身上,金河乳業創始人閆建國正在檢查剛擠出的鮮奶。幾天后,這批產自北緯38度黃金奶源帶的脱脂牛奶就將登陸拼多多平臺,被北上廣的年輕消費者搶購一空。2024年,這家寧夏老品牌在拼多多年銷突破1500萬元——這個曾困於西北一隅的地方品牌,正通過新電商的毛細血管走向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金河乳業的命運轉折並非孤例。在福建晉江的鞋業流水線上,在糖果工廠的包裝車間里,一場老品牌復興運動正在發生。一批曾集體陷入生存危機的老品牌,在拼多多新電商的助力下,迎來了國貨崛起的新浪潮。

「這不僅是渠道變革,更是整個產業邏輯的重構。」電商專家指出了拼多多的「破局密碼」:通過平臺創造的細分藍海,讓老品牌得以避開巨頭的火力壓制;通過商業效率革命重塑老品牌的肌理,讓品牌煥新成為可能;通過「百億補貼」「千億扶持」,幫助老品牌完成從生存到創新的躍遷,奔赴國貨復興的星辰大海。

擺脫巨頭陰影,以「錯位競爭」開闢藍海

談到商業競爭,乳業戰場是最殘酷的縮影。

兩三年前,寧夏老字號金河乳業就陷入了「乳企魔咒」。創始人閆建國發現,企業利潤持續收窄,雖有牧場優勢,品牌難以轉化為消費者認知。最直觀的困境清晰可見:商超的貨架牌面持續被擠壓,這個老字號品牌在與一線品牌的競爭中日漸乏力。

在當地人的記憶中,金河乳業是風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其經典的「小黃袋酸奶」成為寧夏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當時,該品牌各類酸奶產品擠滿了村鎮上商超、零食店的櫥窗。但隨着電商的出現,「慢半拍」的金河乳業不僅失去了攻入全國市場的最佳時機,在大本營也面臨着強敵環伺的窘境。

同樣的馬太效應出現在「中國鞋都」晉江。陳埭鎮是福建晉江東北部的一個小鎮,面積僅38.8平方公里,卻聚集了7000多家鞋企,年產運動鞋超10億雙。安踏從這里走向世界,然而其營收破千億元的神話背后,是其他中小品牌的集體失語。「安踏之后,再難誕生下一個安踏。」有從業者説,當頭部品牌通過資本、渠道、營銷構建護城河,后來者連參賽資格都難以獲取。

如何擺脫行業寡頭效應,是包括金河乳業在內的老字號,直面的第一重挑戰。

幸運的是,拼多多的佈局為一批老品牌的復興打開了局面。通過拼多多后臺數據,寧夏金河乳業電商總監靳鎧嘉留意到,不少下單用户竟是來自北上廣的年輕人。「深入調研后,我們瞭解到北上廣的年輕人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便順勢研發了脱脂牛奶。」他介紹,脱脂牛奶一經推出,便成為拼多多店鋪的拳頭產品,暢銷江浙滬,併成為細分賽道的第一名。

嚐到甜頭后,金河乳業進一步加大在拼多多的投入,積極佈局萬人團、三人團等平臺活動,快速擴大了年輕用户羣體的範疇,月銷售額很快突破數百萬元。2024年,金河乳業在拼多多的銷售額突破了1500萬元。

在晉江鞋業集羣,拼多多為中小老字號品牌提供的突圍路徑,是精準的錯位競爭策略,過去五年,在拼多多的指引下,大黃蜂、海峽虎等一批晉江系的「小安踏」破繭成蝶,讓當地的製鞋行業有了新氣象。

鑫舒踏鞋業成立於2010年,位於素有「晉江拖鞋基地」之稱的內坑鎮,一公里之內,原材料、鞋花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齊全。在很長時間里,工廠主做拖鞋外貿代工,后來由於行業產能過剩,外貿業績下滑,企業開始找尋拓內銷的出路,並在2019年入駐拼多多。

切入拖鞋賽道,從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安踏等巨頭的鋒芒。而拼多多又給了鑫舒踏鞋業另一個「錯峰」的時間窗口。如鑫舒踏鞋業總經理劉招陽所説,對於沒有電商經驗的工廠來説,由於入駐較早、價格優勢大,加上早期平臺上拖鞋品類競爭小,公司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有了陣地,就有了破圈成長的可能。隨着公司品牌意識逐漸增強,2021年公司開始重點打造自有品牌「海峽虎」。洞洞鞋的風颳起來后,工廠開始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隨着洞洞鞋銷售的逐年遞增,其產品份額從零起步,目前已達到 40%,預計今年將佔到 60%到70%。

目前,海峽虎線上已經全渠道佈局,一番對比下來,劉招陽發現,拼多多打造爆款更簡單容易,且轉化率高。此外,拼多多海量的數據,讓商家能夠精準把握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創新與優化,實現白牌到新質品牌的躍升。

曾經,行業寡頭效應加劇頭部品牌越做越大,擠壓了老品牌的生存空間。而如今,拼多多正在培育「新晉江系」——海峽虎、公牛世家、大黃蜂等品牌避開運動紅海,在洞洞鞋、休閒鞋、童鞋等細分領域構建新壁壘。

重構效率革命,讓「致命時差」變成「最短鏈路」

對於老品牌而言,更深的危機潛伏在供應鏈的神經末梢。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大部分品牌都是通過經銷商模式,層層分銷,最終抵達消費者手中,這種從中心向外輻射的分銷模式符合當時的業態格局。晉江零食品牌雅客集團營銷總監汪松傑還記得那個黃金時代的盛景:經銷商拿着錢、開着貨車在工廠門口排隊,最多的時候,隊伍能綿延兩三公里長。

時過境遷,這條曾經的生命線,如今則成了創新的枷鎖。蠟筆小新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馬赫算過一筆時間賬:在傳統經銷體系下,一款新品從研發到鋪貨,需經歷「工廠-經銷商-批發市場-零售終端」的多級流轉,消費者反饋再通過逆向鏈條傳回總部。完成一個產品測試閉環,動輒需要1—3個月。當電商平臺新品迭代以周為單位,這種時差足以致命,沒有任何企業「等得起」。

蠟筆小新布丁自動化車間

而新電商最根本的顛覆,在於重構了商業效率的底層邏輯。

友臣集團在2018年前后開始接觸電商,同期開始佈局拼多多。「得益於百億補貼的流量更大、補貼力度更強,我們近期推出的一款肉松麻花產品,在拼多多平臺補貼后,價格從32.4元降至17.82元,僅用3天,新品日銷量就逼近百單,測試成功。」友臣集團電商中心副總監馬旭星感慨,在以往「分銷商-線下店-消費者」的流通模式下,一款新品可能需要數月的時間才能獲得消費者反饋,而在新電商平臺上,測試周期從數月壓縮至72小時,這種速度革命正在重塑產業邏輯。

「消費者的迅速反饋對於品牌發展來説含金量頗高。」馬旭星説,就拿口味延伸來説,以前企業只做原味,但觀察拼多多評論區后發現,香辣味、葱香味等新口味也是很多消費者所需要的,這直接影響了開發決策。換句話説,當拼多多和商家一起探討爆品研發方向,並通過百億補貼、流量扶持、服務費減免等政策扶持后,品牌打造爆品的鏈路變短了,反饋變高效了,做出爆品的成功率自然也提高了。目前,友臣在拼多多直營渠道上的年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算上分銷約4000萬元,而品牌一半的銷售額來自百億補貼。

如果説友臣集團印證的是打新效率的不斷提升,那麼金冠食品的生產線效率變革更具象徵意義。在品牌黑糖話梅車間,五條生產線晝夜不停,每日產出1386萬粒經典產品。但2024年,這款暢銷二十年的「國民喜糖」悄然變身:每粒從6.5克瘦身為4.2克。「500克裝從75粒增至100粒,價格不變。」吳燦星解釋,這源於拼多多用户畫像的精準洞察——當代年輕人熱衷DIY喜糖盒,顆粒數增加直接提升性價比。目前,這款「瘦身」版黑糖話梅專供拼多多。

在新電商的扶持下,「效率」二字已成為國民老品牌和新電商平臺同頻共振的核心。今年,馬赫對電商「3個月定生死」的説法有了新的體悟:「其實,第一個月就能看到七八成潛力,第二個月是給我們的調整時間。」

蠟筆小新果凍二車間生產線

今年年初,蠟筆小新2公斤超大果凍上線。儘管在快遞發貨時已使用了加氣泡袋的紙箱,但上架第一周,仍有兩位消費者反饋運輸漏液問題。「基於此,我們開發了一套泡沫箱模具,專門盛放2公斤大果凍。」馬赫説,在電商平臺可以很快看到消費者期待優化的問題,從問題發現到解決方案落地不會超過兩周。

品牌走向「重生」,千億扶持下的質變引擎

從某種意義上説,拼多多的重磅扶持政策,正成為老品牌復興、「重生」的關鍵加速器。

金冠食品的經歷堪稱經典案例。這家以喜糖「硬控」婚慶場景三十年的企業,曾佔據中國新人喜糖盒的半壁江山。但當原有市場急劇萎縮時,企業卻困在經銷商編織的信息繭房里。金冠電商負責人吳燦星這樣形容:「等線下銷售數據反饋到總部,市場早已滄海桑田。」

這種脱節在消費習慣劇變的當下尤為危險。如今,Z世代已成為消費主力,他們的購物車裝着健康理念、情緒價值、社交屬性,而許多老品牌還在用上世紀的產品邏輯應對新需求。幸好,金冠食品碰到了拼多多。「在對用户畫像時我們發現,金冠在拼多多上的用户畫像在18歲至25歲,在傳統電商渠道基本上為25歲至35歲。」吳燦説,這使得企業快速轉舵,從休閒品牌拓展,探索更年輕的消費羣,迎來了「重生」。

在此基礎上,拼多多真金白銀減負的政策紅利,為老品牌們帶來了更多機遇。2023年,拼多多推出「電商西進」計劃,金河乳業因此迎來歷史性機遇:發往西藏的牛奶經西安中轉倉配送,5公斤運費從數十元降至四五元。「物流成本不到原先十分之一,西部市場豁然開朗。」創始人閆建國表示。配合「百億減免」政策的技術服務費、推廣費減免,金河乳業將資源投入新品研發,國潮牛奶系列由此誕生。

晉江鞋業的受益更為直觀。童鞋品牌大黃蜂從2019年起在拼多多平臺上賣貨,后者成為大黃蜂新的增長引擎。運營總監葉燕紅介紹,爲了保證工廠運轉,以及做大規模,公司會選擇犧牲利潤。但拼多多給品牌不僅帶來了規模,還帶動了成本下降,「一年體量這麼大,成本稍微降個兩塊錢,可能2000萬元的利潤就出來了。」截至目前,大黃蜂已在拼多多開出20多家店,幾乎全都是黑標店,接下來預計會開到50多家。

拼多多的「百億減免」等真金白銀的補貼,更是為大黃蜂這樣的商家創造了更多利潤可能,以大黃蜂20家店鋪來算,僅推廣費今年就能退返一兩百萬元。葉燕紅表示,減免的費用將重新投入到系統研發、倉儲升級和供應鏈改造上,幫助品牌重新構築核心競爭力。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等重磅惠商政策,將這場老品牌的復興運動推向高潮。未來三年,拼多多將投入千億資源包,重點扶持金冠、雅客等國民品牌,政策涵蓋流量傾斜、研發補貼、出海支持等全維度賦能。

「家電行業用了20年完成國貨逆襲,食品行業正處在突破臨界點。」雅客集團營銷總監汪松傑雄心勃勃。在拼多多數據賦能下,雅客正籌建大健康食品研發中心,計劃三年內將功能糖果佔比提升至50%。他相信,食品行業的國貨崛起不會晚於下一個十年,而隨着老品牌在細分賽道構建專業壁壘,中國消費市場正迎來本土品牌的價值迴歸。

這些老品牌復興和重生的故事,實質上也是新舊商業文明的交接。在這些具象而微的變革中,老品牌們完成了從生存到創新的奮力一躍,而拼多多提供的,不僅是渠道,更是整個數字時代的生態位,通過需求精準觸達、產品敏捷迭代、資源高效配置,幫助穿越周期而來的老品牌們等到了自己的「第二曲線」。

原標題:《解碼千億扶持下的國貨突圍戰——在拼多多,一批老品牌正在復興》

欄目主編:毛依棟

攝影:展釗 欄目編輯:袁聖艷

來源:作者:杜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