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消費貸貼息落地倒計時:多家銀行堅守3%利率紅線,有大行App即將上線「貼息專區」

2025-08-20 10:46

  每經記者|李玉雯   

  隨着消費貸貼息的腳步漸行漸近,入圍貸款經辦機構的銀行也在積極籌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有大行計劃在手機銀行設立貸款貼息專區,該功能將於該行貼息政策執行前上線。

  儘管政策出臺后銀行機構紛紛發聲予以響應,但眾多一線網點仍在等待總行或上級部門的進一步部署通知。記者在走訪各家銀行網點時得到的迴應普遍是「具體細則還沒出來」「還沒接到通知」。有大行工作人員稱「內部還在溝通協商細則」。不過,記者注意到,有幾家銀行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手機銀行智能客服等渠道就客户集中關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另據記者瞭解,當前上海地區各家銀行消費貸利率仍堅守3%的「紅線」。有分析師指出,貼息后的消費貸利率低至3%以下,需警惕以低息貸款置換利率更高的按揭貸款,並且防止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發佈后,六大行及多家全國性股份行迅速響應,宣佈將依法合規推進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工作,具體辦理渠道、操作指引等實施細則后續將通過銀行官網、營業網點、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公佈。

  距離9月1日政策實施越來越近,當前銀行相關業務的籌備情況如何?

記者通過工商銀行App客服處獲悉,工商銀行會在手機銀行設立貸款貼息專區,該功能將於該行貼息政策執行前上線。屆時,客户可在貼息專區進行交易信息授權,以便該行自動識別符合貼息政策的所有消費貸款。

  而眾多一線網點仍在等待總行或上級部門的進一步部署通知。「具體細則還沒出來」「還沒接到通知」,這是記者在走訪各家銀行網點時得到的普遍迴應,數位一線客户經理稱行內尚未對此政策組織開展學習等。有大行工作人員稱「內部還在溝通協商細則」,也有股份行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相關操作指引、實施細則等預計會在月底出臺。

  不過,記者注意到,有幾家銀行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手機銀行智能客服等渠道就客户集中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比如本次消費貸款的貼息範圍、辦理時間、貼息標準、申請流程等。

  就申請貼息的流程而言,可大致劃分爲三個環節,即申請消費貸款、交易信息授權、定期自動貼息。

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均提及,使用貸款時需要客户簽署補充協議,授權該行查詢貸款發放賬户或指定賬户的消費交易信息,匯總滿足貼息條件的消費金額。對系統可自動識別賬户中消費交易信息的,銀行自動開展貼息;對系統未能識別的,客户可通過提供與貸款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的方式向貸款經辦行申請人工審覈,審覈通過后,予以貼息。如客户未簽署補充協議、授權查詢,不影響客户正常申請、使用銀行個人消費貸款。

  另外,貼息資金的取得,並非銀行直接審批發放更低利率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對象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對於未實際用於消費部分,不予以貼息。

  爲了簡便操作,銀行會按照政策規定的貼息比例、貼息上限計算貼息金額,在貸款結息日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時直接扣減貼息資金。

  記者走訪中瞭解到,當前上海地區各家銀行消費貸利率仍堅守3%的「紅線」。

  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表示當前消費貸利率最低3%,廣發銀行消費貸在疊加折扣券后利率也可低至3%,工商銀行工作人員稱該行消費貸利率根據客户資質不同有所浮動,最低3%,「但比較少見,多數在3.2%~3.7%。」

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消費貸利率最低是3.05%。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稱消費貸利率最低3.1%。

  在記者諮詢過程中,多位銀行工作人員還特別提醒,要確保貸款資金是用於消費。

  據悉,消費貸貼息範圍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提及,貼息政策落地實施后,仍有三個領域的風險值得關注:一是,存量按揭利率目前仍穩定在3.1%左右,貼息后的消費貸利率低至3%以下,需警惕以低息貸款置換利率更高的按揭貸款,提升按揭早償率水平;二是,個人消費貸借貸成本顯著降低,疊加近期股票市場賺錢效應明顯,需防止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三是,經補貼后較低的貸款利率,雖然未和居民負債端成本形成倒掛,但與外幣資產收益率存在價差,需警惕跨幣種套利行為。

  多家銀行在此前公告中均提示合規使用貸款資金,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建議優先使用放款賬户進行消費。

  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等還警示了套取貼息資金要承擔的后果。對提供假資質、假材料、假擔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過不法中介辦貸的,包括「包裝貸」「職業揹債人」「高評高貸」等,銀行嚴格予以禁止。

  另外,對相關部門審覈未通過或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銀行將按規定扣減或追回。對借款人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納入個人不良徵信記錄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