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09:01
「對於愛奇藝來講,是非常適合在國內上市的。讓國外的投資者瞭解《盜墓筆記》,理解愛奇藝做什麼有價值、什麼沒價值,太難了。」
10年前,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面對媒體採訪時説道,「我並沒有過去納斯達克上市的情節,對愛奇藝而言,新三板和戰略新興板都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這一想法未能如願。
2018年,隨着中國新興娛樂企業掀起赴美上市浪潮,尚未盈利卻急需資金輸血的愛奇藝最終也加入了這場IPO盛宴。
而后續發展印證了龔宇當年的預判:要讓海外資本市場真正理解中國本土娛樂企業的商業模式並非易事,彼時,愛奇藝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收盤價較18美元的發行價下挫逾10%,此后股價更是一路走低。
截至2025年8月18日,股價已跌破2美元,總市值縮水更是不足20億美元,較上市首日蒸發超八成。
近日有消息稱,愛奇藝正籌劃赴港二次上市,擬募資約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1.56億元),目前已與多家國際投行展開磋商。
對於這一傳聞,儘管公司對媒體迴應 「暫無可披露的進一步信息」,但一個關鍵細節值得關注:就在此時點,百度新任CFO何海建於2025年8月起兼任愛奇藝董事長。
何海建是資本市場「老將」,曾成功操盤金山雲美股與港股雙重上市,擁有豐富投行經驗。
業界普遍猜測,此次人事調整或與推進愛奇藝二次上市計劃存在密切關聯。
愛奇藝的前身,是2009年百度宣佈籌建的視頻平臺——奇藝,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2011年,奇藝宣佈更名愛奇藝,2012年11月,百度通過收購原愛奇藝第二大股東普羅維登斯所持股份,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愛奇藝最終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一決策或與其大股東百度的戰略佈局密切相關。
愛奇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公開文件顯示,截至上市前,百度持有愛奇藝69.6%的股權,並擁有高達93.1%的表決權。
從財務表現來看,在上市之前,愛奇藝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已成為百度財務報表上的嚴重「負擔」。
Wind數據顯示,2015-2017年,愛奇藝的淨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和37.37億元,合計告虧規模超過90億元。
2018年2月底,愛奇藝正式向SEC提交招股説明書,計劃籌集15億美元,其中,一半將用於內容,其余部分中40%將作為運營資金,剩下10%將用於強化技術能力。
最終,募資金額提升至22.5億美元。
關於愛奇藝赴港上市的傳聞可追溯至2021年。
當時市場消息稱,愛奇藝計劃最快於當年年底在我國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預計融資規模不低於5億美元,並已聘請中信里昂、美國銀行及高盛三家國際投行擔任上市保薦人。
然而,該計劃最終未能落地。
2023年,市場再度傳出愛奇藝考慮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對此,當時龔宇曾在接受媒體作出迴應稱,愛奇藝的首要目標依然是利潤,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會放棄市場份額。
談及二次上市計劃,龔宇透露,公司正在就上市的技術細節進行可行性研究,但目前尚未制定具體的時間表。
公司渴望吸引新投資者加入,從而為更多原創節目提供資金,並加大了AI使用力度,以吸引騰訊、優酷等競爭對手的觀眾。
龔宇稱,公司現有正現金流,實際上不需要籌集更多資金。
彼時,龔宇的信心或源於愛奇藝的財務改善。
2022年,這個曾經連續多年深陷虧損泥潭的長視頻龍頭終於首次實現Non-GAAP口徑下的盈利,全年營收290億元(同比下滑5%),淨利潤達13億元,而2021年同期虧損高達45億元。
2023年,藉助《狂飆》等熱劇的帶動,愛奇藝延續盈利態勢並創歷史最佳業績,全年總營收319億元(同比增10%),Non-GAAP下淨利潤28億元(同比增121%),總營收、運營利潤、淨利潤等核心指標均刷新公司紀錄。
愛奇藝全面盈利的關鍵之一是「省」出來的。
自2021年以來,降本增效就是愛奇藝發展的主線,最明顯的徵兆是一路下行的內容成本連續四年階梯式下降:從2021年的207億元逐步降至2022年的165億元、2023年的162億元,直至2024年的157.1億元。
2025年第一季報顯示,這一優化趨勢仍在延續,報告期內內容成本已控制在40億元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前外界關於愛奇藝赴港上市的傳聞不同,此次事件的核心變動是何海建將正式出任愛奇藝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44歲的何海建擁有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
2020年加入金山雲后,何海建成功主導了公司在納斯達克的IPO及后續的港股二次上市,並推動公司納入恆生指數及滬港通標的。
2023年,其税前薪酬達681.8萬元。在加入金山雲之前,他曾在高盛、美銀美林、花旗等國際頂級投行擔任要職,擁有深厚的投行及併購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履新愛奇藝前一個多月,何海建剛剛加入百度集團擔任CFO,全面負責財務管理工作。
從行業背景來看,近年來包括嗶哩嗶哩、騰訊音樂在內的中概股企業紛紛完成港股二次上市,表面上看,這不僅是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的戰略佈局,也反映了中概股在應對美股市場波動壓力下的另一種選擇。
在外界看來,對愛奇藝而言,潛在的二次上市計劃不僅是一個順應時代潮流方向的必然之舉,亦可直接進行融資,獲得長期穩定的資本性資金。
畢竟,2024年,沒有《狂飆》加持的愛奇藝業績顯著承壓,這一年,其營收為292.3億元,同比下降8%;歸母淨利潤為7.64億元,同比大幅下挫60.32%,創下近五年最大降幅。
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這家流媒體巨頭的經營壓力進一步凸顯,營收同比下滑9.35%至71.9億元;Non-GAAP經營利潤腰斬至4.6億元;歸屬於公司淨利潤更是驟降72.2%,僅實現1.82億元。
從財務結構來看,2025年一季度,愛奇藝的負債情況也值得關注,總負債334.82億元,流動負債佔比超七成,達236.46億元。
此外,流動比率僅為0.46,這意味着公司每1元流動負債僅對應0.46元流動資產,短期償債能力明顯不足。
具體來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愛奇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3.2億元,其他短期投資9.46億元,流動資產合計爲108.12億元。
流動負債中,應付賬款及票據為64.8億元,其他流動負債則達110.33億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鰲頭財經」(ID:theSankei),作者:寧曉敏、石磊,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