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江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2025-08-20 08:00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訊【記者 祖兆林】

日前,《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獲悉,江蘇省區域創新能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二,累計獲批牽頭建設重點實驗室44家、國家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14個,落地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5.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8.9萬家。江蘇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鞏海濱介紹,近年來,江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有規模大、增長快、數量多等突出特點。規模大,是指為科技型企業的信貸規模大——2024年末,全省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增長快,是指科技型企業信貸增長速度快——2024年末,全省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03%,較全省貸款平均增速高近15個百分點。數量多,是指上市科技型企業數量多——目前全省科創板上市公司114家,佔全國五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和新增數量均為全國第一;上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分別達到228家、303家,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

鞏海濱表示,面對科技金融大文章,優化頂層設計尤為重要。在加強對科技產業謀劃指導的同時,江蘇建立起省級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工作聯動機制,針對科技企業融資制定出台一攬子政策,並按季度評估考覈。

爲了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江蘇加快培育耐心資本。去年組建了總規模500億元的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兩批36只產業專項基金已經落地,其中天使、早期類基金8只。據悉,新的一批政府引導基金正在撬動更多產業基金,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南京、蘇州作為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試點城市,已經與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旗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全部簽約,總規模達700億元,重點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全省完成工商註冊的股權投資基金共9只,儲備項目超500個,融資需求超百億元。

與此同時,抓住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這一「試驗田」,江蘇創新「撥投結合」新模式,向高校、科研機構和科創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共享利益、共擔風險,全省80%以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數據顯示,2024年,我省企業獲得股權投資1603起,融資金額818億元,佔全國總數的19%和12.8%。

近年來,江蘇持續加大科技型企業上市力度。目前,江蘇境內上市公司已突破700家,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首發境內上市公司12家,居全國第一,其中有11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涉及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

為進一步提升科技企業上市、利用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江蘇建立高質量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小組,與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常態化開展「省所對接」活動;搭建「證券江蘇」服務平臺,建立全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入庫企業超400家。鞏海濱介紹,下一步,將從企業上市、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值管理等多方面持續推進,並積極部署推動各地組織項目儲備,帶動更多私募股權投資資金向江蘇集聚,讓科技型上市企業成為科技產業創新的龍頭和重要牽引。

「現在,江蘇已有科技信貸產品工具100余個,還有‘專精特新貸’‘蘇科貸’‘科技創新企業貼息貸款’‘設備擔’等政策性貸款產品。我們正在加快推動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每年都將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對接會,搭建面對面的橋樑。」鞏海濱表示,同時還依託於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創設「科技金融類貸款」專板,整合相關政策、服務等內容,讓科技企業融資多走「網路」,少跑「馬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計幫助8468家專精特新企業獲得授信4916.8億元。

江蘇持續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精心打造江蘇本地資本市場「四板」市場,開設「專精特新」專板,專門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孵化、規範、培育多層次支持體系。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專板匯聚企業達1266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79家,通過銀行專屬貸、融資路演等多種方式幫助專板企業實現融資77.45億元,助推8家專板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在新三板掛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