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07:23
A股的高光時刻仍在持續。
A股三大指數今日盤中延續強勢表現,滬指繼昨日創出2015年8月以來十年新高后,盤中再創新高,北證50創歷史新高,創業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點。
同時,A股公司市值總和最近也突破100萬億元(以A股最新價*A股總股本計算),創歷史新高。
如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移動市值達2萬億以上,此外,貴州茅臺、中國石油、中國銀行、寧德時代等4股A股市值均超萬億元。
對比上一輪高點,本輪A股上漲期間,資金更加青睞新興產業。
上一輪行情中,以2020年3月19日為起點,截至2021年2月18日,消費類以及資源類的板塊漲幅居前。其中食品飲料以73.45%的漲幅排名第一;美容護理累計上漲64.01%,排名第二;煤炭累計上漲44.92%,排名第三。此外,國防軍工、有色金屬、電力設備、建築材料、基礎化工、鋼鐵等行業漲幅超過30%。
從板塊漲幅來看,2025年4月8日以來,截至8月17日,國防軍工以54.14%的漲幅領跑;此外,通信、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基礎化工、有色金屬、輕工製造等8大行業漲幅均超40%。
整體來看,本輪上漲,資金呈現持倉分散度更高且偏好新興產業、成長風格等顯著特點。與上一輪行情對比,當前行業分佈更分散、集中度更低。
個股方面,上緯新材是本輪行情唯一實現超過十倍漲幅的個股,2025年4月8日以來,截至8月18日,4個多月的時間,累計漲幅達1474.53%;舒泰神和廣生堂兩隻個股累計漲幅也超過5倍,分別達785.96%和571.68%。
除此以外,長城軍工、北方長龍、新易盛等49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200%。
站在這一時間節點,投資者買什麼、怎麼買?A股能否持續上攻,牛市真的到來了嗎?我們邀請到鳳凰「K説聯盟」成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邵宇,鳳凰「K説聯盟」成員、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解碼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
對於當前的市場,鄧海清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告別了過去那種長期低迷的狀態,信心處於不斷地恢復過程,這是非常確定性的。此外,就是股指不斷地走出歷史的新高,「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就是非常確定性的事實。」
鄧海清進一步指出,A 股市場走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央行資本化思維轉型非常成功,給中國股民跟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信心。「如果沒有央行的資本化思維的轉型,那可能就沒有這1000點的上升幅度。」
邵宇認為,目前整體市場的牛市狀態還在,投資者心態也較為積極。很多人熱情地關注市場動向、尋找熱點,比如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討論「牛市來了該買什麼」。雖然目前大家更多還處在醖釀和觀望階段,尚未到具體操作推薦的程度,但這種對財富效應的期待,正在推動市場情緒持續升溫。「從交易量上也能看出市場人氣的活躍,只要這份熱情仍在,市場的熱度就有望繼續保持。」
對於未來走勢,鄧海清表示,中國的股票市場,到底會是「快牛」還是「慢牛」,這可能會受很多的市場不確定性的因素影響。
鄧海清認為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對未來走勢:
第一,當前的監管態度對市場信心具有顯著影響。近期市場的大漲與監管層釋放的支持信號密切相關,這種友好的政策氛圍明顯提振了投資者情緒,有助於市場信心的修復;
第二,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復甦態勢尤為關鍵。如果三季度及后續的經濟和社融數據持續向好,將對市場形成支撐;
第三,外部市場環境同樣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存在較大分歧,包括其通脹走勢及降息預期。如果美國通脹再度大幅上升,可能導致全球流動性寬松預期受挫,進而對市場構成挑戰。
此外,從微觀層面看,上市公司自身的業績表現,包括季報及未來的盈利情況,也將從根本上影響市場的健康程度。
不過,對於接下來的行情,邵宇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表示,此輪行情A股權重股上升是比較明顯的,權重股上升需要大量的資金推動,所以它總體是比較慢的,現在整個指數雖然也就3700點,但銀行類的估值,大概比6000點時還要高了。
邵宇指出,當前市場對金融股的關注度較高,但仍需進行審慎分析。與2015-2016年相比,當時行情主要由互聯網金融和教育板塊推動,尤其是創業板快速上漲,背后存在大量場外融資加槓桿的情況。
如今,兩融業務基本轉向場內,透明度較高,風險相對可控,減少了以往場外槓桿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從風險收益比來看,目前市場風險較為有限。至於市場上行動力能否持續,關鍵仍要看金融板塊的業績是否能夠兑現,或者其估值能否得到基本面的有效支撐。
對於這波行情是否會突破6124高點的問題,邵宇幽默地迴應,「我希望它是8888點」。邵宇回憶稱,當年A股6000點的時候,大家也都瘋狂地預測點位,「但這沒有意義,關鍵就在於用什麼東西去支撐它。」
邵宇分析,A股現在市值是100萬億,居民儲蓄有160萬億,假設居民儲蓄全部都來買,同時大股東不撤,那麼指數翻倍沒問題,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為什麼居民存款動了一萬億過來,卻沒有動150萬億呢?」。
邵宇指出,這麼多年大家都説儲蓄進入到股市,但效果只是在邊際上試探,而且進來的這些錢,也很容易受到驚嚇。「流動性像個小兔子一樣的,扎堆的時候,它就拼命往里頭衝,一旦受到恐嚇以后,就作鳥獸散,四散而逃。」
邵宇建議,未來還是要保持一個持續的、穩定的趨勢,包括盈利的改善、政策風向等。「不管是8888點,還是多少點,要讓大家覺得心里頭有底,慢慢地把錢挪出來,進行風險投資。」
而鄧海清則認為,匯率強則股市,貨幣強則股市強,「我在去年一直都強調這個看法,所以説現在A股市場什麼時候能上4000點?我覺得和人民幣匯率能不能再次升破去年6.92的水平有很大的關聯性。」
與此同時,邵宇表示也給投資者提示瞭如何識別風險,他認為,A股市場過往的特點就是牛短熊長,大家都覺得掙錢的時候,就怕踏空,所以叫做 FOMO,就怕錯失機會。「我舉個例子,那天我不知道就在社區里做什麼事,在居委會這里,旁邊兩個老太太在那聊穩定幣,嚇我一跳。他們都知道要投資穩定幣了,那就説明快到尾聲了。」
邵宇指出,雖然市場常提及「十年新高」,但回顧A股歷史,曾達到6000點和5000點的高位。這些高點主要由情緒和流動性驅動,這也是新興市場的典型特徵,容易導致市場快速大漲大跌。因此,要判斷本輪牛市能否穩健持久,需充分借鑑歷史經驗。
例如,6000點時期得益於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改革牛」預期,疊加流動性寬松及全球熱錢湧入。當時中國外匯儲備高企,國際套息資金流入推動資產重估。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導致資金迅速外流,市場驟然下跌,説明A股與全球流動性緊密關聯,資金快進快出會引發劇烈波動。
2015年-2016年5000點的行情,則與地產刺激政策和場外融資加槓桿直接相關,大量槓桿資金湧入推高市場,后續監管加強去槓桿,又導致市場大幅回調。歷史表明,單純靠情緒和槓桿驅動的上漲難以持續。
邵宇認為,健康、穩定的市場走勢固然需要情緒和熱情支撐——例如DeepSeek點燃科技轉型預期,這些因素能顯著提升估值,但盈利基本面是否強勁纔是核心。許多行業實際盈利能否匹配估值提升,仍需謹慎評估。
此外,邵宇還談到了人工智能當前的估值泡沫情況,他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是我們此生最大的一次泡沫,這個泡沫比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還要大,但是「泡沫」這個詞不是貶義詞,其實人類每次重大進步都是由科技泡沫推動的,如果要把泡沫分成分369等,分良性和惡性的話,那科技泡沫它是個良性泡沫。
對於當下行情,國泰海通證券表示,繼續看升中國股市前景,A股股指還有新高。一直以來,市場認為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業績、無風險利率、風險偏好等。事實上非常容易被忽視,但絕不能忽視的是制度變化,這個因素在中國市場比其他市場更重要,在特定時期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中國歷史上曾有多次與資本市場改革相關的股市走牛案例,遠有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註冊制改革與科創板設立。「2025年以來全國各地客户拜訪中,我們更堅信了中國‘轉型牛’之大勢所趨。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中國行情也將更全面。」國泰海通證券説。
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日前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點位從85點上調至90點,並維持對中國股市在亞太區域內「超配」的立場。他表示,美國市場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幣兑美元的升值潛力、中國AI模型和應用的崛起,以及中國股市相較全球主要股指的深度估值折價是主要驅動因素。
摩根士丹利還預計,夏季過后,重返中國股市的趨勢將「更為強勁」。中國股票市場的獲利修正幅度趨勢在全球主要市場排名較前,且估值較其他市場更低,大概率會繼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隨着市場越來越接近美聯儲的降息時間,以及對美元走軟形成更廣泛共識,全球投資者配置到非美市場的意願會進一步增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財經」,作者:鳳凰網財經,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