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外賣小哥領到我省首筆職業傷害保障賠償款

2025-08-20 06:46

(來源:遼寧日報)

轉自:遼寧日報

本報記者 徐鐵英 唐佳麗

今年7月,餓了麼騎手車某在送單途中,與另一輛兩輪電動車碰撞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某左手割傷。車某第一時間在平臺APP完成「一鍵報案」,平臺企業接到報案后引導騎手及時就診,並提交職業傷害保障待遇給付申請。近日,經人社部門審覈,確認車某受傷情形為職業傷害,為騎手報銷醫療費728.7元,這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實施后,我省兑現的第一筆保險賠付。

職業傷害保障,是國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設的一種新型「工傷保險」。

近年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羣體規模持續擴大,與傳統形式的就業人員相比,這些「沒有單位」的勞動者一旦受到職業傷害,往往存在「無僱主擔責」的難題。

由於沒有工傷保險,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跑單時發生意外無法得到保障。此前就有媒體報道,外賣小哥送餐時發生意外自掏腰包支付醫藥費,這樣的情形並非孤例。「無僱主擔責」成為影響新就業形態人員保障和平臺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為解決這一瓶頸問題,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的通知》,將我省納入試點範圍,從今年7月1日起啟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出行行業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即時配送行業的美團、餓了麼、達達、閃送、順豐同城,同城貨運行業的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滿幫省省等11家平臺企業納入試點範圍,涉及的新就業形態人員將享有職業傷害保障,從「無僱主擔責」變為「職業傷害保障」兜底。

與常見的「五險」中的工傷保險相比,職業傷害保障有什麼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繳費方式不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傷保險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工傷保險是「按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確定繳費標準」,職業傷害保險是「按單計費繳費」,繳費總額與業務量掛鉤。「通俗來説,就是平臺企業為員工辦理職業傷害保障時,不以綁定勞動關係為前提,也不用以工資作為繳費基數,而是按單繳費、每單必保、每人必保,按照月訂單總量繳費。新就業形態人員個人無須繳費。」

「打開APP,點擊安全衞士、事故上報,就可以提交事故、一鍵報案。」「美團」沈陽青年大街站騎手梅鑫民給同行演示着操作流程。

美團公共事務負責人荀彬介紹,美團為平臺上試點地區內的所有騎手繳納了職業傷害保障的保費,並打通了企業與人社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騎手如果發生職業傷害,可通過騎手APP一鍵申報,在線上提交就診證明、事故鑑定書等材料。受傷騎手還可以按照流程提示跟進職業傷害的申請確認流程,醫藥費報銷款等也可以通過線上自動流轉。

據悉,我省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分步驟、漸進式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工作,將更多的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這項新型的「工傷保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