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19:01
內地電商巨頭京東在香港掀起了一陣平價風暴。
8月15日,內地電商巨頭京東宣佈完成對香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后稱「佳寶」)的收購。8月16日~8月18日,京東佳寶超市在港開啟為期三天的全場8折大促活動,引來大批消費者到場掃貨。
佳寶是中國香港地區知名的連鎖商超之一,1991年成立,在香港已經擁有逾90家門店。據多家媒體報道,京東該筆交易金額約40億港元。這一動作也被視為京東深化香港市場佈局的關鍵一步。
繼去年投入15億元在港用於商品價格補貼、物流補貼后,京東再次通過資本整合直接切入線下零售場景,劍指香港本地市場兩大平價超市——百佳與惠康。
百佳超級市場成立於1972年,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連鎖超市品牌,隸屬於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屈臣氏集團,為李嘉誠家族的產業;惠康則成立於1945年,是老牌英資怡和集團旗下的DFI集團(前身為牛奶公司)。
「價格打下來了」「真心希望讓水果價格更親民些」,8月19日,有香港消費者向時代財經表示,他還希望在京東的加持下,保證品質的基礎上,能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商品。同時,多名網友通過社交媒體反饋稱,近日香港佳寶超市人擠人大排長龍,路都沒得走,似乎不用錢「瘋搶」。
圖源:小紅書用户@今天小王不營業
以一款陽光玫瑰葡萄為例,經冷鏈直送香港后,該產品8折后價格低至8港元/磅(1磅約等於454克),較市場價下降超30%;金枕榴蓮8折后僅16.8港元/磅。京東預計,今年底前將引入近百款自有品牌商品及生鮮產品,覆蓋水果、蔬菜、肉禽蛋、海鮮水產等多品類。
圖源:小紅書用户@今天小王不營業
作為平價超市,佳寶主打凍肉類、海鮮類、新鮮水果、蔬菜等品類,更常以全港「最低價」的標籤來對抗惠康、百佳。而內地電商巨頭為何選擇佳寶?
佳寶的本土化運營能力成為京東看重的核心資產。這家由潮州籍創始人林曉毅於1991年創立的「最平超市」,憑藉「減少中間商」的直採模式,34年間在香港開設超90家門店。佳寶被收購后,林曉毅留任京東創新零售佳寶業務負責人,確保團隊穩定性。
業界分析,京東收購佳寶的核心意圖在於依託自身供應鏈優勢,進軍香港實體零售領域,通過低價策略搶佔消費者心智,進一步豐富香港零售消費市場的供給。收購完成后,京東已迅速將數十款「京東系」自有商品導入佳寶門店,包括京鮮舫啤酒、七鮮100%純果汁和無糖茶飲等,通過直採模式削減中間環節成本。
據媒體報道,8月16日中午,佳寶西環石塘咀店因全場8折促銷而人流量爆棚。有香港消費者表示,七鮮洗衣液比其他超市同類產品便宜近四成,物美價廉。
京東創新零售供應鏈運營部負責人柴艷對媒體表示,「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收購,而是供應鏈優勢與線下場景的深度融合。我們希望讓香港市民以更低價買到更多差異化商品。」
這並非京東首次加碼香港市場。
早在去年9月,京東宣佈初投15億元佈局香港市場,用於商品價格補貼、物流補貼及服務優化。今年3月,京東宣佈推出「買貴就賠」服務,針對家電類電商開啟大規模補貼。
香港零售業正經歷深度調整。
長期以來,香港大眾超市由百佳超級市場與惠康超級市場主導,兩者合計佔據約70%市場份額。有媒體援引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估計,2020年百佳系在香港市佔率37.4%,惠康系31.4%,合計達香港超市佔有率的近7成。
百佳超級市場,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記)下屬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經營的超級市場業務。據屈臣氏集團官網數據,百佳超級超市創立於1972年,現於香港及澳門約有260家分店,目前在香港18個區均有門店。
1984年,百佳被和記收購,成為屈臣氏集團零售業務的支柱之一。2019年,屈臣氏集團剝離部分股權給新加坡淡馬錫,后啟動獨立運營評估。據媒體報道,物美、華潤等都曾爭購百佳業務,但最終百佳主動暫停出售。
惠康則隸屬於DFI零售集團(DFIRetailGroup),是老牌英資企業怡和集團旗下零售子公司。惠康超級超市成立於1945年,現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超級市場連鎖集團,旗下有近280家分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佳寶被京東「收編」之前,DFI零售集團與叮咚買菜在今年5月也達成了戰略合作。惠康將採用內地直採模式,降低蔬菜商品價格。據管理層透露,直採商品價格幾乎與深圳市場一致,售價從5元起。到年底,由叮咚買菜供給的商品SKU在惠康將達150個。
而此次京東進港后,香港大眾平價超市品牌或將迎來一場激戰。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對媒體表示,京東憑藉規模經濟效應具有入局優勢,未來掌握消費者數據后,更可拓展健康、金融等回報率更高的業務;至於對港超市影響,他認為市場將分化,Citysuper、一田(Yata)等中高端超市憑藉和牛、日本水果等特色貨品可維持優勢,百佳等大眾超市因貨品與京東佳寶重疊度高,恐受衝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特約記者 吳嘉敏,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