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再來一瓶,殺回來了?

2025-08-19 20:04

再來一瓶最近「披上了馬甲」,重新殺回來了。

四川白領鍾書民剛一走進電梯,就看見廣告屏上寫着「娃哈哈冰紅茶,一元樂享、再來一瓶」。被電梯里的空氣悶得燥熱難耐,他有了去買着試試的想法。

沒想到,他買了兩瓶全都中獎,「上一次有這樣再來一瓶的經歷,還是在十幾年前的小學」。

今年夏天,「一元樂享、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來得密集又瘋狂,幾乎席捲了飲料行業大大小小的品牌。從有糖茶到無糖茶,從功能性飲料到氣泡水,乃至咖啡品類,無一例外地加入了這場促銷大戰。

貨架上,清晰可見一元樂享、再來一瓶的標識。圖源/高越

 

曾經人人比拼運氣的「再來一瓶」,為何在今年夏天,重新燃起了大規模的戰火?

「一元樂享」,佔領便利店

走進任意一家便利店,黃色促銷標籤都密密麻麻排列在飲料貨架上,構成火熱的價格戰場。

東鵬飲料一元樂享活動小程序。圖源/截圖

東鵬飲料的茉莉上茶、東鵬大咖、補水啦和果之茶的價格標籤旁,都立着「高中獎率」的顯眼黃色標識。只要開蓋發現「一元樂享」,即可僅花費一元,再來一瓶。從瓶身和小程序界面可以看到,品牌寫明綜合中獎率為20%。

脈動的1L裝飲料、健力寶的500ml飲料,瓶身上也都印着一圈「開蓋贏獎」的標識,開蓋掃碼有機會贏現金紅包。娃哈哈500ml冰紅茶、龍井茉莉花茶、蜂蜜綠茶和蜂蜜柚子茶,也均有「一元樂享」活動。

而位於北京朝陽區的一家便利店,還沒進門就能看見佔一整面牆的東方樹葉促銷海報,上面寫着東方樹葉開蓋掃碼的兩種中獎方式:領取現金紅包或是「一元樂享」。

這里幾乎變成了東方樹葉「痛店」,除了隨處可見不同大小的廣告牌外,還有一排排弔旗和印着「一元換購兑獎門店」的橫幅。擺放飲料的貨架價格牌上,也都有明顯標誌。走過貨架的顧客們,幾乎都在廣告的刺激下,做了停留。

便利店內農夫山泉一元樂享活動。圖源/高越

掃碼打開小程序后,能看到東方樹葉官方顯示「一元樂享」中獎率為25%,冰茶更高,中獎率為30%。

早些時候,還有康師傅、統一春拂綠茶、三得利、雀巢和紅牛等飲料品牌,也都開展過「一元樂享、再來一瓶」的活動。

現如今做出抉擇時,價格的考量佔比越來越大。據2024年的尼爾森IQ數據,72%的人在選購飲料時首先考慮價格,其次纔是品牌和功能。

而「一元樂享」,帶來的價格優惠,有着顯而易見的誘惑力。有意思報告通過對比發現,東鵬飲料補水啦「一元樂享」后的體驗單價從6元降至3.5元,低於線上商超的12.5元/3瓶。果之茶優惠后的3.25元,遠低於線上、線下售價的5.5元。脈動1L裝飲料的4元體驗單價,也比線上商超的6.5元更優惠。

5元的東方樹葉和冰茶,則降至3元,比線上商超的3.3元/瓶,還要實惠一點。

一時間,人人都可以去便利店比拼運氣。大學生小歐,偶然買了兩瓶農夫山泉冰茶嚐鮮,結果兩瓶都中了獎,讓整個寢室都喝上了冰茶。下完晚課后,她們全寢出動,準備一起囤貨。

最瘋狂的夏天

「再來一瓶」這種促銷方式並不新鮮,很早就有。康師傅曾經就用「再來一瓶」,實現對統一的份額反超。東鵬特飲迭代出「一元樂享」,將玩法做出升級。

在飲料品牌從業十幾年的羅心告訴有意思報告,今年飲料行業的「一元樂享」,做得既瘋狂又密集,很有存在感。

為什麼會是今年?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分析:「今年,飲料市場增速放緩、競爭白熱化,各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急需創新促銷手段。」

他進一步解釋,「過去兩年,冰茶、無糖茶都是行業增長引擎,但今年開年,市場就出現負增長,整個飲料行業急需通過新促銷提振銷量」。據馬上贏數據,從2023開始,無糖茶推動即飲茶成為飲料行業第一大品類,2023年的銷售額同比變化一直都是成倍增長,但在2025年卻首次出現負增長。

在激烈行業競爭的影響之外,各個飲料品牌做「一元樂享」,也有自己的目的。

最典型的想法莫過於推新,「一元樂享」促銷能更快觸達消費者,提高推新效率。比如農夫山泉的新品冰茶,從7月中旬開始線下鋪貨后,35%的「一元樂享」中獎率,始終高於其他品牌。

農夫山泉冰茶一元樂享小程序。圖源/截圖

目前,有意思報告發現農夫山泉冰茶的「一元樂享」活動時間已經延長。在廣告版和瓶身上,寫明截止時間為9月30日,但掃碼后,界面上顯示時間已變成12月30日,延期3個月。

還有些品牌,是爲了達成新銷售目標,佔據更高市場份額。

比如,東鵬飲料的補水啦,它是公司今年上半年財報亮點之一。據馬上贏數據,補水啦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6.45%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32.66%,比例有一定上升。

農夫山泉的東方樹葉同樣如此。據招商證券的跟蹤觀測,「東方樹葉上半年維持了20%以上的增長,1元換購,將產品市佔率提升至接近75%」。持續至今的「一元樂享」和現金紅包活動,有助於東方樹葉滲透進尚有不足的鄉鎮下沉市場,進一步接近成為200億級別單品的目標。

熱鬧背后,誰是贏家

爲了驗證,有意思報告購買了多款「一元樂享」的飲料,均顯示中獎。但在兑換中,出現了各種問題。

其中,農夫山泉冰茶顯示附近有5個門店可以兑換。但除購買門店外,其余3家門店均拒絕了兑換要求,剩下一家表示,「兑換可以,瓶蓋要留下」。

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兑換難的例子。一位北京白領先后購買了兩瓶東鵬飲料的「一元樂享」產品,但在一起兑換時,商家告訴他,「兩瓶不是同一個批次,不能兑換」。

位於廣東的大樹則發現所有可兑換門店都距離他很遠,等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商家卻聲稱,店里不參與這個活動,無法兑換。再輾轉換到另一家,也用「今天換不了」的理由再次被拒絕。「本來是中了獎,卻變成了我想佔便宜,還不如不換了。」

農夫山泉冰茶一元樂享界面。圖源/截圖

位於華北的一家社區超市經營者左青告訴有意思報告,一般來説,商家可以通過瓶蓋或者兑換券,跟供應商一對一換貨,顧客換購時付的1元和掃箱內碼的紅包,就是商家賺的,有的品牌還會額外給補貼。

但在實際過程中,商家都會被定換購額度,「進貨越多,換購額度就越高,不想進太多貨壓庫存,額度就少,更不能讓在別處買的‘一元樂享’佔自己的額度了」。

商家還會在無形之中承擔一定的時間、人力成本,「冰櫃里剛冰好的飲料,被換購了,我還要拿新的重新放進去,冰櫃電費也是成本,很多時候是白忙活」。

左青的額度不高,一般不是從自己店賣出去的貨,她都儘量不換,除非是熟客,纔會換個一兩瓶。

為什麼「儘量不換」?門店的上游——飲料經銷商們也會面臨現金流周轉、庫存壓貨的問題。「有時候門店商家會拿一堆瓶蓋來換,他都沒從我這兒進這麼多貨,我也沒法換。」一位知名飲料品牌經銷商透露。

而各個飲料品牌作為「一元樂享」活動的發起者,承擔着最大成本,詹軍豪指出,「一元樂享」會使飲料產品線利潤率下滑,但幅度因品牌而異。

與此同時,他認為,「一元樂享」只能是短期促銷,「一旦時間長了,可能讓消費者形成價格依賴,導致品牌價值錨點下移」。

連鎖產業專家、和宏諮詢總經理文志宏也有相似觀點。他表示:「爲了避免消費者審美疲勞,產生價格依賴,品牌不能持續同一個營銷玩法,各個品牌之間也要注意差別,嘗試不同玩法設計,防止完全的同質化促銷手段。」

下個夏天,還能不能見到「一元樂享」,很難說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有意思報告」,作者:高越,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