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22:51
8月19日,中國建築興業(0830.HK)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
上半年,公司營收為33.38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為3.86億港元,得益於優質幕牆工程建設,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7.62%,保持行業領先水平。同時,公司繼續將收益回饋股東,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派息比例為29.2%。
公司進一步做到「控風險、重現金」以穿越行業周期波動,截至報告期,資產負債率改善至74.8%,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24億港元,流動比率提升至1.37%。
海內外業務持續突破,幕牆龍頭穩步擴張
核心幕牆業務增長具備如此強的確定性,是中國建築興業在港澳地區、中國內地和新加坡等市場取得實質性突破:
1、港澳龍頭地位持續穩固
公司憑藉港澳龍頭地位吸引優質業主、承接訂單,拿下太古皇后大道東269號住宅、會德豐文輝道住宅、中環太子大廈改建等項目,市佔率繼續穩步上升至近60%。
從市場環境上看,香港樓市修復動力強勁,疊加未來政策上優化土地供應策略並促進住宅建設,將給公司港澳幕牆業務長期增長提供堅實的支撐。
2024年香港全面「撤辣」,今年提高印花税起徵點,持續提振內地購房者及中小户型購房者需求;第二季度港元拆息大幅下跌,減輕還款壓力刺激購房需求,低息環境也為開發商融資帶來便利,利好項目開工。租賃方面,據香港中原數據,香港租金回報率2月便已升至3.44%,高於內地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和工行5年期定存利率,投資價值有望刺激樓市需求。
在供應方面,以北部都會區為例,未來五年內將產出至少570公頃「熟地」,產出約6萬個住宅單位,以及約100萬平方米的經濟樓面面積。這能夠有效容納多元化的產業集羣落地,隨着項目施工陸續推進,香港幕牆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容,中國建築興業的業績實現可持續增長將具備十足的確定性。
2、內地連續收穫太古、華為等優質業主項目
在內地市場,中國建築興業拓展了愛馬仕、珠江實業、海珠城建等新業主,並斬獲三單太古項目,以及華為阪田創始大廈更新等項目。公司與太古、華為已建立牢固的長期合作關係,比如華為,公司17年至今陸續中標了華為蘇州總部、松山湖華為培訓學院屋面採光頂工程、生產中心G1棟幕牆改造,華為G區旗艦店幕牆分包工程、上海青浦研發生產大樓、廣州研發中心等項目。高端項目往往對建築的功能性、美學價值與長期耐用性提出高要求,公司鎖定了對專業性和品質要求極高的高端幕牆市場與優質業主,充分驗證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技術差異化優勢,以及高水平的品控能力。憑藉出色的項目履約能力,公司高端幕牆業務在內地市場持續穩健拓展。
3、新加坡高景氣市場釋放高增長動能
中國建築興業上半年在新加坡又中標3單項目,其中,樟宜機場T2英迪格酒店是公司在新中標的首個BIPV項目,足見高端幕牆特別是BIPV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實力獲得更多海外認可。
從宏觀層面展望,新加坡在今年初大幅上調中長期建築需求預測,預測2026年-2029年期間,年均建築需求將在390-460億新元,涉及健康醫療設施、公共住房供應及城市更新項目。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也公佈《2025年總體規劃草案》,其中規劃未來10-15年將在10個社區內興建8萬套住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不侷限於新興區域,還涉及現有成熟社區如樟宜東城市開發區、義順、聯邦等進行佈局。
上述背景無疑釋放出一個清晰明確的信號,新加坡建築業有望繼續維持高景氣,新住宅建設和老舊社區翻新將迎來熱潮,這將幫助公司做大海外市場業務,驅動業績高速增長。
政策紅利+技術創新驅動,加速BIPV全球市場滲透
中國建築興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將BIPV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近些來依託BIPV技術優勢,切入萬億綠色建築賽道,由此展開從傳統工程建設向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角色升維。
目前,公司的BIPV業務發展邁入加速上升階段,產品和解決方案正在加速滲透國內市場,並形成了良好的標杆示範。
在去年中標香港環保署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新鴻基西九龍高鐵站上蓋BIPV項目等基礎上,公司拿下全球最大的BIPV項目——深圳華發冰雪世界BIPV,該建築屋頂全部幕牆工程的合約額超1億港元。此外,BIPV產品也進入到上海、崑山、福州、濟南等城市,未來五年,公司將和崑山推動總規模不低於100億元的BIPV項目落地,有效擴大了市場份額。公司通過BIPV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助推市場建立對創新技術認知,加速建築業綠色化轉型。
長期來看,公司BIPV業務自上而下將受益於政策、產品和技術創新驅動,成長極具想象空間。
在政策方面,BIPV支持政策以城市為單位,已進一步落實到更多應用場景。2024年至今,深圳對零碳/近零碳建築給予補貼,安徽省對公建、工業、住宅等各類建築詳細規定BIPV安裝比例,上海浦東新區、虹口區開展包括BIPV在內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今年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上海校園和國有企業場址光伏開發建設的通知》也旨在掌握各學校和國有企業等建築資源可以利用光伏發電的空間,涵蓋屋頂、棚頂、連廊頂等,這為BIPV技術加速普及明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將視角看向海外,新加坡針對綠色建築領域給出豐富多元化的政策引導,從國家政策層面的「綠色發展藍圖2030」,到建築行業層面的「綠色建築總體規劃」、「綠色建築評價標準2021」,再到具體的「綠色標誌獎勵計劃」,以及對具體項目引進綠色技術、增強公共意識等舉措,多方位地促進和激勵綠色建築發展。
對當地建築業主而言,應用BIPV將有效推動實現更「綠色」的建築,顯著提高「建築能耗」評分,拿到政府資金激勵。同時,業主也有望享受到綠色權益增值,光伏組件每發電1兆瓦時便可以產出1個REC(可持續能源認證),目前新加坡當地REC價格一個為約70新幣,相當於額外獲得了電價四分之一的收益。
在技術方面,公司積極強化和創新BIPV產品,已通過在香港屋宇署、建築署等要求的防火、耐久性、粘接力、產品強度等認證測試。
深圳華發冰雪世界BIPV產品通過全國最大負風壓試驗,相當於可抵禦16級颱風強度。新加坡和深圳、香港氣候類似,當地BIPV需要注重防風、防潮、抗熱等能力,中國建築興業擁有相關技術積累,將更具國際競爭優勢。
中泰證券指出,BIPV發展潛力巨大,行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初期。根據測算,2028年BIPV市場裝機規模可達201.1吉瓦,對應BIPV組件空間可達9957億元。
目前全球建築業能耗量佔到整體能耗總量的32%,碳排放量佔比更高達34%,碳排放規模超過交通領域,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領域之一。在全球建築面積保持增長的趨勢下,圍繞建築材料、運營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減碳成為必然選擇。
因此,BIPV是確定性和成長性兼具的行業方向,這為中國建築興業未來業績躍升構建了底層邏輯。公司將能夠抓住國家戰略創造的商業契機,打開海內外BIPV市場,走出一條高增長的發展路徑。
結語:
上述成績展現出行業龍頭的經營韌性,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公司依託技術、資金、品牌優勢持續在標誌性及重點項目中佔據主導地位,打造穩固的業績增長引擎,併爲股東創造穩定、持續的投資回報,足見長期主義的信心。
目前,公司手握優質的訂單保障后續業績表現,而BIPV歷經市場培育,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產業協同等多重驅動下增長有望全面提速,迎來規模化發展的收穫期,中國建築興業切入BIPV卡位萬億綠色建築賽道,攀登新的高峰大概率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