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本周25只股票型基金發行:聚焦科創板、港股科技類等熱門領域 徐猛、樂無穹、張曉南等同台競技

2025-08-19 14:41

  8月19日,本周新發基金45只,涉及易方達、廣發、華夏、富國、招商、中歐、博時、鵬華、國泰、景順長城、興證全球、華寶、國聯安、長成、永贏、中金、安信、德邦等33家基金公司。從產品類型上看,股票型基金27只,混合型基金8只,債券型基金7只,FOF基金2只、REIT基金1只。

  從基金管理人看,本周匯添富基金新發4只產品、招商基金、中歐基金新發3只,華夏基金、鵬華基金、華寶基金、易方達基金、中金基金新發2只產品,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嘉實基金、景順長城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國泰基金、海富通基金、安信基金、萬家基金、永贏基金、長城基金、中加基金、金鷹基金、百嘉基金、財通基金、德邦基金、恆生前海基金、紅土創新基金、宏利基金、匯安基金、英大基金、中泰證券資管新發1只產品。

  25股票型產品:聚焦科創板、港股科技等多個熱門領域

  本周共發行25只股票型基金,從認購天數看,招商中證機器人ETF(560773.OF)和景順長城港股通紅利低波動聯接(025200.OF)僅限單日認購(8月18日/19日),多數基金認購期在 1 - 3 周左右,如鵬華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 ETF(589023.OF)認購期為 2025 年 8 月 18 日至 8 月 29 日;中歐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 A(023905.OF)認購期從 8 月 18 日持續到 9 月 5 日 ;匯添富恆生港股通科技聯接(025166.OF)等產品認購期長達25天,投資者需注意時間窗口。

  佈局行業集中於當下熱門的科技、創新領域,像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機器人、科創板綜合等。科創板細分主題基金有8只,3只佈局科創板綜合指數,分別是中歐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A:023905.OF C:023906.OF)、中歐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量化增強(A:024891.OF  C:024892.O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綜合增強策略ETF(588553.OF);5只佈局半導體材料設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分別是鵬華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ETF(589023.OF)與華夏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ETF聯接(A:024417.OF C:024418.OF);嘉實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A:024874.OF C:024875.OF)與匯添富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9563.OF);鵬華上證科創板生物醫藥ETF聯接(A:024732 C:024733.OF)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6只港股科技類股票型基金,聚焦科技龍頭,創新葯、紅利低波。如華夏港股通科技ETF(159101.OF)、匯添富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聯接(A:025166.OF  C:025167.OF)、廣發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聯接(A:025197.OF  C:025198.OF)、富國恆指港股通ETF聯接(A:025224.OF C:025225.OF)華寶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ETF聯接(A:025220.OF  C:025221.OF)、景順長城國證港股通紅利低波動率ETF聯接(A:025200.OF C:025201.OF)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其他創業板50ETF、中證A500指數增強策略、滬深300增強策略、紅利低波、自由現金流等持續擴容。比如易方達創業板增強A(025164.OF)、招商滬深300增強聯接A(024636.OF)、中加滬深300紅利低波A(024906.OF)、華寶中證A500紅利低波ETF(159296.OF)、金鷹自由現金流指數A(024777.OF)等。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公告 統計區間: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

  19只基金認購起點為1元或10元,ETF及聯接基金佔主流,僅純ETF需1000元起投。頭部公募(易方達、匯添富、華夏、招商)發行佔比超60%,中小基金公司則聚焦細分策略。基金經理方面有,匯添富樂無穹、華夏徐猛、景順長城張曉南,龔麗麗等。

  認購起點普遍較低,平安、工銀、國泰產品均為 1元 起購。浦銀安盛醫療創新A更是以 0.10元 的超低起點引人注目,顯著降低了參與門檻。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中提供的意見與評述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所述證券的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依據本資料相關信息進行投資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基金經理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產品業績的預示或預測。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