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21:03
(來源:電商行業)
玩弄流量、煽動輿論的網紅,終究會遭到流量的反噬。
出品 | 電商行業 作者 | 林羽
網紅張教官向長城汽車道歉,已掉粉50多萬
互聯網之大,最不缺的就是網紅,網紅翻車也成了家常便飯。
近日,在抖音擁有超過700萬粉絲的張教官發佈視頻,就之前對長城汽車旗下魏牌的指責和質疑進行公開道歉,並反思了他過去這段時間的情緒化舉動。
張教官表示,在停更的一個多月中,他認真思考了一下,自己過去發佈的視頻和言論,確實給魏牌汽車、粉絲朋友以及廣大關心這件事情的網友造成了困擾和誤會。
經過和魏牌汽車的持續溝通,這件事的誤會已經消除並化解開了,之后張教官和其團隊會更加註意語言表達,更加傾聽和接受來自大家的批評和指導。
他還特意提到,未來自己仍舊會選擇和支持國產品牌汽車,繼續使用這台自購的高山8作為出行工具。
至於張教官和長城汽車之間的「恩怨情仇」,還要追溯到今年五月份説起:
5月16日,張教官購買的魏牌高山8(高端MPV)在交付后,於首次高速行駛中突發意外,車輛行駛百余公里后突然降速熄火,儀表盤報警「提示故障,請聯繫服務站"。
得知這一消息后,長城魏牌成立了專項小組與張教官保持溝通,同時開展救援及上門服務,並溝通后續的處置方案,雙方經過多輪溝通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然后這件事一拖,就從5月拖到了7月。
7月2日,張教官在抖音上發佈了關於「魏牌全新高山車輛行駛異常及品牌服務情況」的視頻,還隔空喊話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希望他能夠看到這個視頻。
7月3日,長城魏牌發佈了一份詳細的官方聲明,以時間軸形式完整呈現了與張教官團隊的溝通曆程,展示了他們為解決此事所做的努力:提供代步車、安排換車、建議第三方檢測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7月4日,張教官針對長城魏牌的聲明作出迴應,公開質疑長城魏牌的車輛品質,要求進行權威第三方檢測,聲稱「一分錢賠償都不要,只為討個説法」。
7月7日,魏牌店長公開了與張教官團隊的對話錄音及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張教官團隊借事故向品牌索要商務合作,並提出簽訂保密協議以停止追究所謂「高速失速」事件。
原本以為張教官是「只求真相不要賠償」的維權鬥士,沒想到背地里竟然有着與人設相悖的一面,所以網友們紛紛倒戈長城魏牌,覺得車企實慘,認為張教官是爲了尋求商務合作才整這麼一出的。
這件事情就這樣沸沸揚揚地鬧了三個多月,網友們除了吃瓜看熱鬧,也很關心一個問題——張教官自購的那輛高山8,車子本身到底有沒有故障。
而張教官最新的道歉視頻中,也公佈了事故車輛的檢測結果,真相終於水落石出:車主未注意儀表盤提示,在純電動模式下額外行駛了一個多小時,直至電量耗盡停車,並非車輛本身故障。
在各方公正、公開的監督下,事故車輛檢測結果已經明確,張教官團隊與魏牌汽車及其他相關方均對這一結果表示認可,張教官也進行了公開致歉。
然而,感到被玩弄了的網友們,並不買賬。
這條道歉視頻的評論區里,充斥着大量反對的聲音,張教官乾脆把評論權限設置為「作者僅允許互關朋友評論」,讓廣大網友覺得他道歉的心並不誠。
網友看穿:其實不是知道錯了,而是以后還得掙錢。
知道前因后果的網友,忍不住開麥諷刺。
還有網友認為張教官這波維權,真的得不償失,目前他已經掉了50多萬粉絲。
長城魏牌那邊,迴應十分體面。
品牌方關注到張教官的道歉視頻后,很快便發佈了一則聲明,表示雙方關注的問題和誤解最終都澄清了,魏牌值得用户託付每一份信任。
流量為王的時代,龐大的粉絲羣體造就了網紅巨大的影響力,但影響力並非決定是非對錯的武器。
當網紅憑藉自身的影響力曝光負面事件時,看客會忍不住拍手叫好;可若自恃網紅身份,將流量視作要挾的籌碼,一切就都變味兒了。
張教官這波翻車,算得上是自食惡果。
那些維權翻車的網紅,都怎麼樣了
先爆火、后翻車,似乎成了每個網紅都逃不過的宿命。張教官事件猶如一面棱鏡,折射出了網紅經濟的深層矛盾:當維權成為流量生意,真相往往淪為犧牲品。
而那些玩弄流量、煽動輿論的網紅,終究會遭到流量的反噬。
今年2月,抖音百萬網紅「兩個小段」發佈視頻稱,其在胖東來購買的紅色內褲掉色導致自己皮膚過敏,引發輿論關注,胖東來對此事件也高度重視。
在檢查相關商品后,胖東來公佈了長達53頁的最終檢測報告:經過三家機構檢測,該內褲質量合格,不存在掉色、過敏現象。
備受冤屈的紅內褲,終於得以平冤昭雪。
此外網友們還注意到,「兩個小段」賬號發佈的內容中,涉及「過敏」關鍵詞的視頻數量頗多。時間拉長到近3年內,其投訴食品商家共計287次,獲賠了263次,成功率高達91.8%。
所謂的維權消費者,更像是職業打假人,通過惡意投訴來獲取利益。
今年4月,胖東來以「名譽權侵權」為由正式起訴網紅「兩個小段」,併發起不低於100萬元的索賠,絲毫不慣着這種「炒作式維權」的行為。
5月28日,胖東來「紅內褲」案宣判,法院判決網紅「兩個小段」在其個人抖音賬號發佈宣讀書面道歉信的視頻,書面道歉信的具體內容需經法院審覈,發佈后30日內不得刪除,同時賠償胖東來各項經濟損失共計40萬元。
爲了流量不擇手段的網紅,真相一旦被揭穿,就必須為之付出代價。
此前靠着打假爆火的抖音百萬網紅「狂飆兄弟」,也陷入過維權翻車事件。
去年7月3日,狂飆兄弟受粉絲委託,帶着「三個男孩」同伴來到山東濟南二手車行玩車研習社,稱粉絲購買的二手車疑為重大事故車,並拿出了質檢報告。
老闆表示,願意花18萬回購這輛車,讓專業機構重新檢測。然而經由第三方鑑定,該車輛非重大事故車,網友質疑狂飆兄弟刻意打假。
之后,狂飆兄弟在直播中向玩車研習社道歉,但未被接受。
接着,玩車研習社將狂飆兄弟和「三個男孩」告上了法庭,要求狂飆兄弟和「三個男孩」置頂發佈視頻説明:原告旗下玩車研習社出售重大事故車、惡意欺詐消費者及偷税漏税、不依法繳納社保屬於謠言。
最后這場有關名譽權的訴訟,自然是玩車研習社贏了。
縱觀這些維權翻車的網紅,我們不難發現,本應是消費者盾牌的維權行為,卻淪爲了他們炒作、引流、獲利的不正當手段,最后都無可避免地被流量反噬。
這也警醒着大家:尊重法律與事實才是長久之計,任何試圖通過「炒作式」路徑走捷徑的行為,終將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