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19:00
富士康由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鴻海精密工業(OTC:HNHPA)所有。(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APL),其人工智能服務器部門已取代iPhone組裝成為其主要業務。
富士康的雲和網絡產品部門的收入首次超過了負責iPhone組裝的智能消費電子部門。2025年第二季度,雲與網絡部門的收入同比激增47%,達到7,318億新臺幣(243.2億美元),超過了智能消費電子的6,345億新臺幣(210.8億美元)。
人工智能服務器在第二季度增長超過60%后,目前佔雲收入的一半以上。富士康預計,受超大規模雲提供商需求增長的推動,第三季度人工智能服務器收入將同比激增170%。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表示:「該公司已從為蘋果等公司製造智能手機或組裝電腦的傳統業務發展成為不僅在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而且在電動汽車和人形機器人等新興新產品類別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據《商業內幕》報道。
與此同時,富士康正在加大美國人工智能服務器的生產力度-在德克薩斯州、威斯康星州設有工廠,並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和俄亥俄州設立工廠,以對衝地緣政治和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關税風險。該公司還涉足電動汽車、半導體和醫療機器人領域。
蘋果曾經是富士康的主要增長動力,但不再是其最重要的客户。富士康正在迅速將自己打造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的重量級企業,擴大其在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的市場份額,並與英偉達(NASDAQ:NVDA)等合作伙伴在下一代服務器架構和人形機器人集成方面進行合作。
據Benzinga報道,今年3月,該公司宣佈了使用Nvidia技術開發的具有推理功能的內部大型語言模型,作為其向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多元化發展的一部分。
富士康商業模式的這種轉變也可能對科技行業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可能引發ETF領域的轉變。富士康轉向人工智能服務器可能會影響ETF的表現,特別是那些大量投資於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ETF,例如Roundhill Generative AI & Technology 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HAT),或者在臺灣大量投資的ETF,例如iShares MSCI臺灣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EWT)。
閲讀更多: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聲明:此內容部分是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幫助下製作的,並由Benzinga編輯審查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