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18:46
A股三大指數今日震盪整理。
截止收盤,滬指跌0.02%,深證成指跌0.12%,創業板指跌0.17%,收報2601.74點。
儘管指數微跌,滬深兩市成交額還是達到了25884億,只是較昨日縮量1758億。
行情持續至今,「科技+金融」合力主導了慢牛行情,並且強者恆強,大市值公司上漲勢頭絲毫不遜色。
譬如,市值逼近萬億的「AI服務器代工一哥」——工業富聯,今天又漲停了!
盤面上,今天通信、計算機、食品飲料、房地產等板塊走強,國防軍工、非銀金融、石油石化等板塊回調。
整體來看,近期金融、科技板塊行情的共同演繹是指數創下新高的關鍵,儘管像半導體、證券、保險出現調整,創新葯、光模塊、稀土、白酒、華為鴻蒙等概念股依舊保持活躍。
具體來看,早盤創新葯板塊迅速衝高,申聯生物、博濟醫藥漲近20%,華麗家族、益佰製藥、濟民健康等多股漲停。
從估值的角度看,過去對創新葯的估值以國內為主,主要的商業化方式是通過醫保(或其他途徑)觸及國內患者市場;而海外合作為中國創新葯參與廣闊的全球市場(國內的近十倍)提供可能,主要的商業化方式是通過授權給海外企業,最終觸及海外市場。
港股翰森製藥昨日公佈中期業績報喜,上半年創新葯收入佔比超過了八成,早盤一度衝高漲近7個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翰森製藥官宣授予再生元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海外獨佔許可,潛在最高總金額超20億美元。
根據機構分析,考慮到創新葯密集兑現期到來,國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明確,創新葯產業發展趨勢及產業升級主線已經較明確。
光模塊、光通信相關個股持續活躍。德科立、天孚通信一度漲超12%,長飛光纖、劍橋科技、新易盛、太辰光、光庫科技等均有明顯漲幅。
近期,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表示,他希望在未來投入數萬億美元用於開發和運行人工智能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
華為概念持續走強,細分環節如華為海思、華為鴻蒙、華為歐拉、華為昇騰齊開花,誠邁科技走出20cm漲停,賽微電子、四川長虹、潤和軟件、雲從科技、常山北明、深圳華強等繼續上漲。
消息面上,近日,華為宣佈原生鴻藏設備數超過1000萬,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而9月即將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以及后續新旗艦機型的發佈,都使得投資者對華為新產品、新技術抱有較高的期待。
另外,15日華為Pura80系列手機現已推送鴻蒙Harmony OS 5.1.0.217SP2版本更新,安裝包體積為1.52GB通過本次更新,日曆和備忘錄體驗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更新后手機設置界面時隔多年再次顯示麒麟處理器型號。
再來看機器人板塊,上午具身智能、減速器、執行器、電機等概念股集體拉昇,南方精工直線漲停,股價創歷史新高,豐立智能、鼎智科技、大葉股份等漲超10%。
消息面上,19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三部門聯合發佈《上海市加快推動「AI+製造」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機器人應用。支持電子信息、汽車、裝備等重點行業面向重複性強、危險性高、對健康存在危害的工作場景部署應用工業機器人;推動智能機器人在裝配、焊接、噴塗、物料搬運等環節開展規模化應用;推動鋼鐵、船舶等行業打造人機協同智能製造作業單元,實現複雜工序無人化;制定工業場景人形機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檢驗檢測方法,推動產品「持證上崗」。
另外,實施方案提出目標,上海市將推動3000家制造業企業實現智能化應用;打造10個行業標杆模型,形成100個標杆智能產品等等,盤中多隻上海本地股大幅拉昇。芯原股份一度觸及20%漲停,上海機電、燦芯股份、移遠通信、步科股份等紛紛跟漲。
消費電子在權重股帶動下表現更加強勢,近期全景無人機產品即將上市的影石創新漲超10%。
AI液冷服務器、果鏈雙重加持下的「代工巨頭」工業富聯今天更是直接衝擊漲停。
上周,服務器代工巨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半年報成績,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增長都超過了35%,符合市場對AI算力服務器出貨量的大概預期。
其中二季度公司整體服務器營收增長超50%,雲服務商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150%,AI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60%;上半年800G高速交換機營收較2024全年增長近三倍。
業績釋放之后,市場加速調整估值預期,公司股價漲幅接近35%。36倍市盈率和超過9700億元市值都已經創下新高,但在出色的業績和AI敍事互相印證下,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在AI浪潮里充分受益,萬億並不遙遠。
滬深兩市成交額25884億,較昨日縮量1758億。昨日上證衝擊十年新高,兩市成交額放量4000多億。
上周四和上周五,成交額與兩融余額更是連續兩日雙破2萬億,這屬於歷史上都極少發生過的現象,足以印證當下增量資金在推動市場風險偏好。
從市場走勢來看,自4月初以來,上證指數日漲幅從未超過2%,不經意間,已越過3700點。慢牛的味道雖然不夠刺鼻,但整體符合資本市場政策的引導,與去年9.24那波行情本質截然不同。
從資金走向來看,不光是主力資金(外資、險資)撐起了這波行情,「存款搬家」現象也引起關注。
據數據顯示,7月居民存款單月減少1.11萬億元,同比多降0.78萬億元,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14萬億元,同比多增1.39萬億元,表明部分儲蓄資金或通過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資本市場。
而作為資金入市的重要渠道,股票型ETF成交額也在快速攀升,回到了4月初的高點。以及,財政部公佈的數據,1—7月證券交易印花税936億元,同比也大幅增長了62.5%。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居民存款和股票總市值的比值處在高位,意味着居民存款目前是空間非常大的潛在增量資金來源,尤其下半年高利率定期存款批量到期,因此慢牛行情的推進在流動性依然有望得到支撐。
從融資盤的角度,也可以看到資金面為A股市場的持續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上周兩融余額時隔十年再度突破2萬億元。
當時市場在1)「反內卷」定調;2)中美經貿會談;3)一季報業績增速築底回暖三重邊際利好推動基本面改善預期,融資盤從6月開始呈現加速流入趨勢。
不過,參照過往快速流入的節奏,當前加速流入趨勢估計已經處在后半程,如果沒有新的邊際利好因素,譬如經濟數據的超預期改善,那麼后續融資盤逐漸放緩也可能是大概率事件,指數也可能從上漲轉入高位震盪。
一旦融資盤流入速度放緩后,投資者大概會糾結的是該追業績好的行業,還是該追題材概念多的板塊。根據機構統計,實際上只靠題材催化,缺少業績支撐的領漲行業出現回調的概率會更大一些。
並且,8月下旬是中報披露密集期,市場迴歸業績,或者紅利板塊會有更大的動力。同時,確定性較強的科技主線依然是最優選擇,這些板塊包括AI算力、消費電子、軍工、創新葯等方向。
下半年通常是國產科技行業的密集技術發佈周期,譬如消費電子,三季度對於該行業來説是傳統旺季,各大終端將密集發佈AI手機、AR眼鏡等新品,屆時板塊進入量產高峰,產業鏈稼動率也會快速提升,而且關税繼續延迟90天讓市場擔憂得以暫時緩解。
蘋果和其供應鏈公司的股價已經為即將到來的秋季發佈會預熱,不少供應鏈公司同時橫跨了數個高景氣產業鏈,譬如工業富聯、藍思科技、領益智造等等。
據媒體報道,從產業鏈人士處獨家獲悉,蘋果iPhone17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富士康作為蘋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產商,其鄭州廠區正開展旺季招工。
機構研報稱,iPhone17大改版本結合更完備的AI功能有望進一步助推銷售。iPhone17有望在SoC芯片AI能力提升、散熱、FPC軟板、電池及后蓋等方面迎來升級及價值量提升。
總的來説,從增量資金結構來看,增配空間確實非常大,科技+金融逐步推動指數震盪向上,我們要習慣慢牛的味道。
但熱度總會消退,融資盤不會一直加速流入。
現階段,市場並不缺信息和催化,尤其是這些大產業,長趨勢板塊,如AI算力、創新葯、軍工等,短期快速上漲且估值過高的板塊還是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