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15:37
(來源:中時財經)
記者:張麗敏
製圖:張宇萱
去年,網易CEO丁磊宣佈重回遊戲研發一線引發的討論熱度,和他曾經放話「養豬比做遊戲有意思」一樣,震動了互聯網圈。
甚至有網友調侃,丁磊難道是要上演王者歸來。
而事實上,確實如業內人士所説,「網易迎來了一段好日子」。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單季103億元的淨利潤,
只是王者來是來了,但還未完全站穩。日前,網易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不及市場預期。
據悉,在該季度,網易實現營收279億元,同比增長9.4%,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億元,毛利率維持在64.9%。看似不錯的數據,卻不及市場預期284億元。因此,財報發佈后,網易美股收盤跌超3.8%。
到底,網易的好日子是階段性震盪,還是遊戲單扛營收不確定性增加?
01 遊戲單扛營收能一直躺贏?
丁磊迴歸的效果還是顯著的,雖説二季度的經營數據沒達到外界期待,但市值也迎來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成績。截至北京時間8月18日,網易在美股的總市值為818.22億美元,超過了京東449.51億美元、百度308.88億美元,不再是以往被稱為「豬場」時的掉隊情況。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接受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淨利潤層面來看,二季度歸屬於網易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6%,表明其在成本控制或運營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盈利能力有所增強。「但與第一季度103億元的淨利潤相比還是有所下降,網易盈利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而讓網易能夠躺贏的還是老業態遊戲。據悉,網易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二季度淨收入達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7%,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高達81.72%。不過與一季度該項業務的淨收入為240億元相比出現了下滑,對此,網易解釋是由於部分自研和授權遊戲所致。
上海夏至良時諮詢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認為,遊戲業務是網易無可爭議的「現金牛」,其高利潤率支撐了公司整體的財務健康。與此同時也為網易在AI、教育(有道)、音樂(雲音樂)及創新業務(如機器人)上的長期投入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不過,遊戲單扛營收利弊分明。宋向清就提出,過度依賴遊戲業務使得公司面臨着遊戲市場波動的風險,一旦遊戲行業出現不景氣,如市場競爭加劇、監管政策變化、玩家口味轉變等,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將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單一的業務結構可能限制其在其他領域的業務拓展,難以實現多元化發展降低整體抗風險能力。
「近期發生的服務器大規模宕機、遊戲定價爭議、玩法抄襲質疑等負面事件,直接影響了其核心遊戲業務的口碑和用户情緒,凸顯了業務集中帶來的運營風險。」楊懷玉亦如是指出。
如何轉變?丁磊寄希望於AI。他在此次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網易積極投入大量資源去適應和利用好AI。而這也體現在花錢上。據瞭解,二季度,網易在研發投入方面為4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15.6%。
對此,楊懷玉表示,「AI+遊戲」不僅是網易,更是整個遊戲行業下一個關鍵的增長點和變革方向,因為AI不僅能顯著提升現有遊戲的品質和吸引力,降低開發成本,更能催生全新的遊戲形態和商業機會。
「對於網易而言,將自身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如伏羲的機器人技術也源於遊戲AI的仿真能力)與遊戲主業深度融合,是其維持行業領先地位、突破增長瓶頸的關鍵戰略。因此,‘AI+遊戲’極有可能成為驅動行業下一輪增長的核心引擎。」他説。
就相關問題,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嘗試聯繫了網易集團、網易遊戲方面,截至發稿還未獲回覆。
02 雲音樂「瘦身」引發收入變化
網易財報中另外一項較為引人注意的業務是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相關方面給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其2025年上半年實現淨收入38.3億元,營業利潤8.4億元,同比增長40.8%
雖説網易雲音樂變現能力在加強,但營收面臨的挑戰也在顯現,上半年淨收入同比略降6%。分季度來看,二季度淨收入為20億元,同比減少3.5%。
宋向清認為,網易雲音樂淨收入的降低和市場競爭不無關係。他説,國內音樂流媒體市場競爭激烈,騰訊音樂等競爭對手在版權資源、用户基數、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網易雲音樂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壓力,可能導致其市場份額受到一定擠壓,進而影響收入增長。
根據相關報道,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 84.4 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在線音樂服務 68.5 億元,訂閲收入43.8 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户1.244 億。相較於網易,騰訊的營業能力不弱。
當然,產品的發展定位也給營收帶來了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5月,網易雲音樂iPad端上線了「無廣告純淨版」Beta,這是一次「去打擾,純聽歌」思路的轉向;同時,從去年年初開始,網易雲方面一直在給App做瘦身,簡化筆記、社區等功能,弱化用户交互中商業因素、強化核心播放場景中的服務密度。「一系列的操作下,網易雲方面新的運營思路已經顯現:不追短平快的虛胖GMV,回到‘音樂本身’的生意里。」
不僅如此,來自網易雲音樂方面的消息顯示,其還在平臺持續擴充精品有聲內容,進一步豐富聽眾選擇。近期,上線多部精品懸疑有聲書,與藝人蒲熠星獨家合作了新作《有人自林中墜落》,多部自制有聲書《大師兄明明是酒鬼怎麼會這麼強》與《黑相術》上線。
除此之外,宋向清提出,版權成本是網易雲音樂未來發展需要着重注意的點。他説,爲了獲得更多的音樂版權資源,音樂平臺就需要支付高額的版權費用,這會增加運營成本和支出,對利潤空間造成了一定的壓縮。
新浪網曾發起數據調查關於「你是否看好網易雲音樂的未來」這個問題,45.4%的網友表示看好,也有34.1%的網友認為版權是目前比較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友商的行動也在給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問題造成壓力。
資料顯示,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已經和騰訊音樂達成合作,而蝦米音樂在優質音樂的版權方面積累甚多,比如滾石唱片、寰亞音樂、風潮音樂等華語老牌的獨家版權,同時也是韓國SM娛樂有限公司和國際音樂版權巨頭BMG在中國區的獨家數字音樂合作伙伴。騰訊音樂也是根基深厚,市場規模前三的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全部是騰訊系。
「儘管用户看好網易雲音樂,但版權不會隨喜好而改變,網易雲音樂要儘快破局了。」上述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