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滴滴里藏了多少東西?

2025-08-19 11:46

這是半佛仙人的第1858篇原創

1

我現在出門都不咋開車,能滴滴就滴滴。

因為滴滴就像是個給你確定性的抓娃娃機。

寒窗苦讀,能上清北寥寥無幾。

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升職加薪。

但打車攢到一定公里數,滴滴一定會給你一個v7、v8會員。

v7v8不會給你帶來多少面子,但會給你帶來里子。

到v7v8了,打車體驗就直接到另一個次元了。

每月能領券了,叫車更快了,臨時取消了也能免取消費了,有時候還能免費升個艙,用快車價坐專車了,無車也能得到賠付了。

這是在其他任何平臺比不了的絲滑打車體驗。

還能順手解鎖亞朵鉑金,華住鉑金,希爾頓金/鑽石,海底撈金/黑海。

不但體驗更絲滑,這份權益還紮實。

有多紮實,我給你算。

拿v7得到的權益來舉例。

一個亞朵鉑金會員,值多少呢?

鉑金夜宵免費升房歡迎水果房價折扣,這種東西沒法折算,只算獲取成本。

你搞個金會員不難,花錢就行,也可以被邀請,但從金會員升到鉑金會員,就費勁兒了。

金卡升到鉑金,要住36晚。

按每晚300算,大概一萬塊。

一個華住鉑金會員,值多少?

從金卡升到鉑金要花需要40房晚。

就算按漢庭算,也至少需8000塊。

海底撈金海呢?

6000成長值,就是6000塊。

不算機場休息室、青桔單車免費騎這種小權益,光是這幾個酒旅餐飲高等級會員,就已經2.4萬塊了。

可以了老師,太紮實了。

紮實得讓人害怕,紮實得讓人懷疑這是電詐。

滴滴會員等級高還是低,主要看你打了多少公里的車。

v7需要近三個月1100里程,如果只打快車,每個月需要367公里,只打專車,那就是每個月123公里。

對那些每天打車通勤的寶子們來説,平均到每天,也就是幾公里十幾公里的事兒。

而且注意哈,打車費,本來就是一筆不得不花的開支。

深更半夜,地鐵停運,你只能打車。

下着暴雨,拖着行李箱,你只能打車。

去接客户,車剛好限號,除了打車,難道還能給客户掃共享單車?

每個月幾百塊的剛性成本,換來的是幾萬塊的權益。

你都懷疑滴滴的財務是不是喝大了。

快別叫滴滴出行了,叫滴滴出金。

讀萬卷書,不一定有什麼回報。

行萬里路,至少有個滴滴v7。

2

相比其他消費,打車這件事,還是有太多不確定性了。

車是新還是舊,不確定。

路線是堵還是順,不確定。

這個司機,是風琴腳還是技術好,不確定。

滴滴做了十幾年網約車,它是能用算法、運營和處理經驗熨平這種不確定性的。

保級滴滴的會員,為的什麼?

為的是再在這個基礎上,再提高一點兒確定性。

為的是風平浪靜,無事發生,還能有點兒小確幸。

沒叫到車,拿到了賠付。

叫的車,不符合心意。

本來要交一筆取消費的,滴滴給免了。

哪怕真有事兒發生,滴滴也是那個足夠專業的。

滴滴是啥?

一個每天訂單超過千萬,一年訂單量超過百億的超級出行平臺。

你遇到的任何看似奇葩的問題,滴滴可能都已經處理了無數次。

靠着這種足夠專注和幾億用户,滴滴幾乎就是打車這個品類的代名詞。

滴滴的權益但凡給薄了,就對不起它現在的江湖地位了。

同樣的權益,別的平臺你花錢充年費,都不一定給你。

滴滴是,只要你打夠足夠的公里數,這些,這些,還有這些,你都拿走。

不但厚,還門檻低。

說了半天v7v8,是因為v7v8的權益太厚了,厚到讓我覺得可怕。

但實際上滴滴會員本身是普惠的。

到了v4就可以每月領券,就送華住會銀會員。

v5就可以有快速應答、無車賠,以及華住金會員和亞朵金會員。

而v4啥概念?

最近三個月內打快車110公里。

有時候一趟機場往返,就夠了。

上限權益足夠厚,下限門檻足夠低。

什麼叫有誠意的會員權益?

這大概就是了。

3

會員體系會員權益不是新東西啊,幾十年前,就有航司搞里程積累了。

無非就那麼幾個目的。

讓用户死心塌地,讓用户遷移成本高。

當別的平臺又燒錢補貼了,你也不會動心。

辛辛苦苦攢的里程、會員權益,哪能説扔就扔?

算了算了,還是老老實實待着吧。

這就是商業上的常規操作,防守動作。

讓你捨不得走。

航司這樣,酒店這樣,電商平臺也這樣,沒什麼好稀奇的。

甚至航司會員和酒店會員打通,也不是啥新鮮事。

滴滴這個會員體系,牛的是什麼呢?

牛的是,一股腦兒。

牛的是,它把我出門以后的事兒都給包圓了。

打車,住店,吃飯,騎車,機場休息室,高鐵貴賓廳。

別的公司搞聯合會員,蜻蜓點水,點到為止,給點邊角料權益意思意思。

主打一個差不多得了,要啥自行車。

滴滴不是。

滴滴在權益上很有誠意,直接給你幾乎拉滿。

很多會員權益,最貴的不是升級,而是保級。

拿亞朵舉例,你出差住了35個晚上,就差一晚就能升級了。

這時候,你升不升?

好,你咬牙自己掏錢升了。

那接下來一年呢,保還是不保?

沉沒成本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

好,你保。

沒住酒店的需求,你硬住。

不想吃火鍋,你硬吃。

我曾經爲了保個海底撈的黑海,給我吃到再也不想聞番茄牛肉湯的味道了。

早知道你打車能送黑海,我又何必把自己吃成海底撈人形會員卡?

別的會員體系要你額外消費才能保級,但滴滴是讓你「該花的錢不浪費」。

通勤、出差這些本來就要打車的開銷,能變成高端會員的保級成本。

滴滴呢,是把你一筆【不得不花的錢】變成了【能回本的投資】。

甚至不僅能回本,還能賺。

別的平臺是你花錢來換取特殊對待,但滴滴是花錢還能賺錢。

滴滴不是APP,是都市生活的作弊器。

4

在滴滴花錢還能賺到,不是最牛的。

在滴滴花錢,能把「命」給省下來,纔是最牛的。

打車這個消費行為,它沒有任何爽點。

有人愛去餐廳,有人愛住酒店,有人愛坐飛機。

有很多人寧願坐紅眼航班也要解鎖各種機場。

堵車了,后車追尾了,空調突然不製冷了,跟司機發生誤會了,哎。

滴滴會員體系給足了權益以后,打車這個事兒就徹底變了。

因為打到足夠多的里程,就有實打實的東西,那這些破事兒就不是破事兒了。

下雨了,不得不從地鐵改打車?

那就當充值海底撈黑海了。

是,你不得不打車的時候,很無奈。

可這種無奈,直接變成了海底撈的免費果盤,華住的免費雙早,希爾頓的延迟退房,亞朵的鉑金夜宵。

那還無奈嗎?還不爽嗎?

滴滴把一件你本來很頭疼的行為,轉化成一個權益衝刺的遊戲了。

你不內耗了,不糾結了。

滴滴把權益做足了,對用户來説,也省了很多時間精力。

我不知道你們見過身邊那種爲了保級去幫忙訂酒店讓別人幫自己刷房晚的人嗎?

不好意思,年輕的我就是這樣。

爲了保個級心思算盡,殫精竭慮。

現在好了,你不用去掰着手指頭算還有多少晚需要保級了。

再不用掐着計算器算還差多少消費額了。

現在有了滴滴v7v8,這些折騰也都可以省了。

四捨五入,你就是把「命」給省下來了。

這纔是最大的權益。

什麼東西,都沒有你的時間和情緒更值錢。

5

説到底,滴滴這套會員體系,戳中了當代社畜的三大死穴。

錢,不得不花。

氣,不得不受。

會員,不得不衝。

但滴滴會員妙就妙在,它把三個痛點同時解決了。

你打車時的不愉快,變成了攢里程的快樂。

你躲不掉的車費,轉化成了實打實的會員權益。

保v7v8已經不只是爲了那些具體權益,更是一種對抗生活不確定性的方式。

現在我每次打開滴滴APP,都會有種莫名的踏實感。

在這個不怎麼講究投入就有回報的世界里,至少有這麼一個地方,你坐的每一公里都作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