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06:21
「產業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最懂產業」,青島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揮主業優勢深耕產業場景,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財務公司:從「資金管家」到「產融協同者」
作為持牌非銀金融機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正成為青島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不可忽視的「特種兵」。
記者自青島金融監管局獲悉,截至目前,青島共有6家持牌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分別為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海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青島啤酒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港口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石化財務公司山東分公司和青建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當前,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定位已從單純的「集團資金管家」向「產融協同賦能者」不斷升級,盈利不再侷限於資金歸集與調劑的短期收益,而是服務集團戰略、助力產業升級的長期價值沉澱。
「產業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最懂產業」,青島轄區6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基於對產業邏輯更深層次的理解,依託於創新金融工具和服務模式,深耕產業場景,以「懂產業」的金融智慧為橋樑,以「數字+服務」的機制為支撐,一場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賦能正悄然發生。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青島轄區6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涉及家電、港口、飲料、建築、石化五大行業,資產總額達1675.91億元,比年初增長2.58%,存款、貸款總額分別為1008.63億元、828.0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4.86%、5.21%。
深度嵌入集團主業
深度嵌入集團主業,憑藉貼近產業、信息對稱等獨特優勢,產融協同,逐步成為集團企業暢通產業鏈資金循環的重要金融抓手,是青島轄區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鮮明特質。
長期以來,產業鏈末梢企業因財務信息不完善等問題,融資渠道並不通暢,青島轄區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憑藉與產業系統的深度直連,構建起「產業數據—信用評估—資金投放」的閉環體系,將融資流程從按「天」計算提速至以「秒」為單位的極速響應。
在海爾膠州多聯機互聯工廠會議室的大屏上,海爾財務公司負責人指着一份特殊的「風控清單」介紹,「融e貸」通過對接集團產業系統,實時抓取下游經銷商採購訂單、回款周期、庫存周轉等關鍵經營數據,並將動態產業指標轉化為信用評估依據,既實現了秒批秒貸、隨借隨還,又確保了「數據安全留存集團、金融服務直達末梢」。
「外部金融機構授信看靜態報表,財務公司決策憑產業‘脈動’。」這位負責人一語道破兩者的本質差異。
上述融資服務與經營需求的即時匹配成效顯著。自2022年上線以來,「融e貸」已累計投放資金超20億元,覆蓋經銷商2000余家。在破解經銷商融資困境的同時,也有效拉動了海爾集團產品銷售,形成「產融結合、以融促產」的良性互動。
「產業需求所指,金融服務所向」的描述精準勾勒出財務公司的價值座標。
海信財務公司積極發揮「金融合夥人」機制優勢,為成員單位提供個性化、嵌入式的金融解決方案。每家成員單位都配備了專屬金融顧問,深入一線瞭解業務脈絡,精準匹配金融工具,打通產業端與資金端的「中梗阻」。
「我們公司的員工一人就是一支隊伍,深入現場、瞭解項目、對接銀行。」海信財務公司負責人表示,「把金融解決方案‘嵌入’業務環節中,才能實現真正的產融一體。」這種管家式服務不僅提升了響應速度,更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切實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面對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海信財務公司在產業鏈金融領域展開差異化佈局。2025年,公司重點服務14家高新技術企業和7家專精特新企業,通過多元化金融手段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壓力。
「我們為製造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確保貸款快速投放,同時精簡審批流程,將平均審批周期縮短至3個工作日。」海信財務公司負責人介紹。
數字化拓維
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一大優勢還在於,通過打通與集團相關係統的數據接口,實現金融業務線上化、自動化處理;藉助大數據風控模型對企業能力與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無論是智能風控、在線放款,還是遠程結算、動態資金監控,青島轄區財務公司普遍以數字技術提升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體驗與風險管控能力,在合規與創新的平衡中,重塑財務公司金融服務的生態格局。
作為山東港口集團統一的資金平臺,山東港口財務公司在服務全省450余家成員單位的過程中,重點推進「場景金融」機制建設,助力小微成員單位破解「融資難、融資慢」難題。
「傳統貸款機制,難以精準匹配港口業務場景,成員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許多小微成員單位存在‘用款頻、額度小、信息雜’等特徵。」山東港口財務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此,山東港口財務公司借力數字化創新搭建融資便利體系,圍繞港口物流、物資採購等高頻業務場景,構建起多層級、差異化的產品體系,如「薪金貸」「訂單貸」等專屬產品專為中小企業設計,貸款審批更快、額度更靈活,截至目前,已覆蓋成員單位小微企業50余家,累計投放資金超40億元。
為提升工作效率,山東港口財務公司還上線「港小酷」智能客服,落地業務、統計、風險等領域16項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
海爾財務公司打造了「智能金融中樞」,建設數字員工「小科」,並將AI大模型應用於合規金融智庫。2025年,公司正式接入人民銀行ELGS電子保函平臺,成為全國首家獲此資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突破傳統銀行保函供給模式,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一站式」電子保函服務。
海信財務公司在推進金融科技方面也持續加碼。自2025年起,公司加快引入大數據與AI能力,在結算層面實現自動匹配最優路徑,在風控層面構建動態模型。與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形成的長期合作關係,也讓金融產品從「一次性貸款」升級為「動態授信+信用管理」組合,更加符合中小企業實際需求。
區域金融新力量
8月5日,青島金融監管局公佈相關批覆,同意青島啤酒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增加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由20億元人民幣變更為30億元人民幣,股東及股權比例保持不變。
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國內啤酒行業首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此次增資,折射出製造業龍頭企業通過產融結合提升競爭力的普遍趨勢。增資獲批,不僅為青島啤酒財務公司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更為製造業產融結合提供了鮮活樣本。
不止於青島啤酒財務公司增資的案例。
從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設的「第一鍬土」,到海信集團的高端化轉型,再到海爾集團生態轉型的「關鍵一躍」,在每一個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都有財務公司的身影。
更多時候,財務公司的價值不體現在錦上添花的繁華處,而在雪中送炭的緊要時。
當下,這類既是產業專家又是金融行家的機構正在發展壯大。中國財務公司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全國共有236家財務公司,行業表內資產總額為8.52萬億元,同比增長4.82%。
「財務公司與商業銀行的本質區別在於產業基因。」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青島財務公司通過「產業思維」而非「金融思維」服務集團,在資金成本、審批效率、定製化服務上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正緣於此,青島財務公司在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中仍有廣闊空間。
下一步,海爾財務公司將全場景、全流程、多維度地去解決產業的需求,努力消除金融與產業間的隔閡;深度融入集團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三大生態,在智慧樓宇、醫療設備、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提供定製化金融方案。
山東港口財務公司將繼續深耕港航金融,在金融服務上持續創新港口特色產品,在科技上用大數據優化風控與資金管理,為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提供金融支撐。
以產業思維做金融決策,用金融工具服務產業升級,讓金融活水真正浸潤到實體經濟的每一寸土壤,青島財務公司正在努力書寫產融結合的精彩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