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央企突破壓氣儲能「珠峰技術」

2025-08-18 17:54

8月17日,中國能建數科集團在人工硐室儲氣原位試驗平臺上成功突破18兆帕壓力大關,創下壓氣儲能領域全球最高壓力等級。

更令人矚目的是,這項技術同時通過了嚴苛的「雙168小時」測試——連續168小時高低壓循環和168小時超長保壓驗證。儲氣庫日泄漏率小於千分之二,僅行業優秀水平的五分之一。這一突破標誌着中國全面掌握人工硐室儲氣成套技術,壓氣儲能產業化進程迎來關鍵轉折點。

深地110米的科技攻堅

在長沙市望城區橋驛鎮,一座總投資近億元的地下實驗室默默書寫着歷史。這里是中國能建數科集團的創新重鎮,全球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工硐室原位試驗平臺。

試驗場內,兩座超大型試驗洞深埋於110米地層之下,最高試驗壓力可達20兆帕。平臺具備「雙洞」同步試驗能力,規模和壓力參數均居世界首位。

自2022年12月籌建,到2024年8月正式投用,這座深地實驗室歷經700余天建設,瞄準的是人工硐室型高壓力、多介質、長周期氣體存儲的安全與經濟性這一世界級難題。

試驗平臺配置了9000余個傳感器測點,可同時採集聲、光、熱、力、流五大類數據。所有試驗均在真實氣壓、真實地層、真實工況下進行,確保研究成果可直接應用於工程實踐。

8月17日公佈的成果震撼業界。試驗壓力突破18兆帕,一舉刷新全球壓氣儲能領域最高壓力等級紀錄。

測試結果顯示,儲氣庫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國際一流水平,創下「五項世界紀錄」:超高壓力、超嚴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

最核心的突破在於密封技術。研發團隊首創的「剛柔複合」密封體系,其適應變形能力達到傳統鋼襯體系的10倍以上,大幅拓展了壓氣儲能電站的選址範圍。

八年攻關:從學術構想到工程現實

攀登儲能「技術珠峰」的道路充滿挑戰。中國能建首席專家萬明忠指出:「需突破深地空間開發、高氣壓密封與長時循環工況等世界級難題。」

2022年起,數科集團投入62名研發精鋭組成「攻關突擊隊」,聯合長江設計集團、萬華節能集團等50余名科研人員,組建跨學科高水平團隊。

研發歷程充滿艱辛。試驗需要完成數百組理論計算與數值分析,開展數千次密封材料測試;在鄂州、南通、銅陵三地試驗基地完成20余組近百次中試模型試驗。

經過系統總結各階段成果,團隊最終紮根長沙望城,建成世界頂級實驗室,實現人工硐室核心理論從學術構想到工程實踐的成功轉化。

萬明忠在發佈會上強調,此次突破開創性地拓展了適應超高壓、大波動條件下的深部地下資源利用空間,形成集高經濟性、高可靠性、高建造效率、高運行可控「四高一體」的新型儲氣方案。

*關注我們:獲取每日儲能快訊,深度解讀產業趨勢。

活動預告

NEW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