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19:52
為期一周的「活力中國調研行」浙江主題採訪活動日前收官。浙江各地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實踐,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書寫生態與經濟雙向奔赴的發展新篇。
在舟山岱山秀山島海域,一個酷似銀灰色「小提琴」的裝置橫卧於兩島之間,這就是我國首臺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登上距海面28米高的總成平臺,腳下,湍急的海流是「演奏家」,正撥動水下22米深處的「琴絃」,也就是直徑15米、長7米的巨型渦輪葉片。它們隨漲落的潮水自動掉轉方向,將澎湃海流轉化為穩定電流。
中國新聞社記者官 逸倫:在外面來看就覺得非常壯觀。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原來還有潮流能發電這樣一個清潔能源的發電方式,而且已經併網發電了。背后有很多科研人員付出的努力。
在潮水里「捕獲」電能,要面對複雜的水域情況和海洋腐蝕等多項技術難題。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説,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了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羣,採用「平臺式+模塊化」路徑來破解海上安裝運維、垃圾防護、電力輸送等關鍵難題。截至目前,這個發電站已連續運行超97個月,總併網電量已超783萬千瓦時,相當於減排7800多噸二氧化碳。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項目總工程師 林東:我們也經歷四次迭代,潮流能的度電成本從第一代的106元一度電,現在已經1.1元一度電。預計再迭代一到兩次,潮流能度電成本會低於3毛以下,就低於火電,最終達到產業化的技術目標。
如同潮流能源源不斷轉化為綠電,浙江正加速佈局綠色產業、新興產業。走進位於嘉興平湖的長三角(嘉興)氫能產業園,這里吸引了30家氫能企業落户。氫能重卡、氫能大巴、氫能無人機,產業園企業研發的各種氫能產品已應用於嘉興港區運輸等各個場景。2022年,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企業國鴻氫能將總部搬到產業園,成功打造全國首艘內河64標箱氫燃料電池動力集裝箱船舶「東方氫港」。船舶以氫為燃料,排出的是水。公司技術總監郭文革説,去年年底,「東方氫港」號成功下水,如今,國內首條綠色氫能內河集裝箱運輸專線即將開通。
國鴻氫能公司技術總監 郭文革:預計是我們本月的月底開始去做試運營,它是一個64標箱,也就是1450噸的船。它是能夠裝550公斤氫,跑380公里。從乍浦跑到杭州的下沙,單程是120公里的。如果按照原來柴油發動機去核算的話,大概每年的碳減排量能夠到700噸。后續效果好的話,嘉興這邊打算再推出20輛。
挖掘新興綠色產業的同時,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故事也在浙江不斷上演。在温州樂清灣畔的正泰量測產業園,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虛擬工廠」,產業園的每一度電的流向、每一塊物料的軌跡都被精確追蹤。漫步園區,處處可見「綠色密碼」,20%的電力來自屋頂的3000塊光伏板,年減排二氧化碳相當於種植4.7萬棵樹木;儲能系統如同一個巨大的「綠色充電寶」,年調節電能可滿足1000户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需求。
正泰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吳斌:甚至我們這邊路燈,每天都是要做三次調光的。晚上我天黑的時候開到80%,然后到晚上十點鍾開到60%,到凌晨兩點鍾開到30%。就這個園區來講的話,我們做智能化改造,裝了很多儀表,裝了光伏,裝了儲能,能耗大概降了百分之二三十。
20年來,浙江不斷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努力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比如,支持生態優勢突出地區因地制宜探索生態產業化發展道路,涌現了麗水山耕、安吉白茶等一大批生態富民產業「金名片」。健全綠色金融機制,麗水針對水電站、供水企業等發放「取水貸」超100億元,嵊泗縣「嵊泗貽貝」地理標誌商標質押貸款實現授信35億元。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麻勝聰:我們以發展理念深刻變革,引領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持續開展製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先進製造業。美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