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22:3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東吳雙碳環保研究)
重點推薦:海螺創業,瀚藍環境,綠色動力,永興股份,光大環境,軍信股份,粵海投資,美埃科技,宇通重工,景津裝備,新奧能源,崑崙能源,三峰環境,興蓉環境,洪城環境,中國水務,偉明環保,九豐能源,龍淨環保,高能環境,藍天燃氣,新奧股份,賽恩斯,金科環境,英科再生,路德環境。
建議關注:綠色動力環保,大禹節水,聯泰環保(維權),旺能環境,北控水務集團,武漢控股,碧水源,重慶水務,凱美特氣,仕淨科技,浙富控股。
CCER第三批方法學徵求意見,聚焦農林生物質與油氣甲烷減排。8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文徵求CCER第三批方法學意見,包括純農林生物質併網發電/熱電聯產、海上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陸上油田低氣量伴生氣回收四項。CCER方法學擴大豐富供給,碳市場擴容提升需求,短期CCER供需緊張,較碳配額存在溢價,2025/3/7-2025/8/15,全國CCER均價為89元/噸,CEA均價為76元/噸。農林生物質納入CCER,有助於改善盈利&現金流,填補國補退坡缺口。參考30MW生物質發電項目,年上網電量2.0億度,單位減碳量0.67tCO2/MWh,對應CCER約13.4萬噸,按90元/噸計算,CCER收益約1200萬元,對於補貼期內項目盈利彈性約60%。截至2023年底,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1,688萬千瓦,年上網電量約473億度。假設50%的項目滿足開發條件,預計農林生物質將帶來CCER供給增加約1600萬噸/年。重點推薦【光大環境】,建議關注【光大綠色環保】【長青集團】等。
歐盟就《循環經濟法案》徵求意見,重視再生資源價值。歐盟委員會宣佈就《循環經濟法案》徵求公眾意見。法案要求,1)確保電子垃圾的收集和回用:電子垃圾平均每年增長2%,回收率不足40%。2)重構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制度:強化製造商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回收和處理責任,倒逼企業從源頭進行綠色化設計。3)提升材料循環使用目標:歐盟經濟循環率從2023年11.8%,提至2030年24%。循環經濟法案倒逼產業鏈綠色重構,出口企業門檻提高。再生材料比例、產品碳足跡將成為未來出口的關鍵指標。重點推薦:再生塑料【英科再生】,危廢資源化【高能環境】,建議關注:鋰電回收【天奇股份】,生物油&SAF【卓越新能】【嘉澳環保(維權)】【山高環能】【鵬鷂環保】等。
重申美埃科技:半導體潔淨國產替代,積極拓展高端製造新下游。1)國產半導體潔淨龍頭市佔率30%。公司在頭部國內半導體主業份額更高,充分受益國產替代,龍頭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2)下游拓展鋰電等。潔淨設備耗材服務高端製造,鋰電新技術潔淨度要求持續提升,期待下游持續拓展。3)私有化捷芯隆估值合理產品拓展區域協同。自有資金私有化捷芯隆,標的為知名潔淨室牆壁和天花板系統供應商,短期收購增厚業績外,產品互補+客户共享,協同明顯。4)激勵彰顯信心估值性價比高。激勵考覈收入,24-26營收CAGR觸發值/目標值24%/36%,彰顯成長信心。
行業觀點:【水務運營】市場化+現金流拐點,下一個垃圾焚燒!1)現金流左側佈局下一個垃圾焚燒:預計興蓉、首創資本開支26年開始大幅下降,自由現金流大增可期!參照垃圾焚燒自由現金流轉正前后,分紅比例從21年低點18%,22-24年連續提至40%,典型公司永興(24年分紅比例66%)軍信(95%)綠動(71%),板塊從23年末PE(ttm)均值11倍提至當前PE(ttm)均值15倍。24年水務板塊分紅比例為34%,剔除已經分紅50%的洪城環境,核心公司興蓉24年分紅28%提升空間較大!自由現金流改善帶來PE估值提升空間可參照垃圾發電!2)價格改革不僅是彈性,重塑成長+估值!水的重點在於水價制度對合理投入回報的保障,從而在成熟期獲得類似全球範式的持續增長,如美國水業業績10年復增10%,伴隨同樣確定的紅利增長。「從防禦到可持續增長」帶來估值提升空間。重點推薦【興蓉環境】【粵海投資】【洪城環境】,建議關注【首創環保】。【垃圾焚燒】資本開支下降提分紅驗證,供熱&IDC等提質增效促ROE和估值雙升!固廢重點邏輯在於:一是資本開支下降,自由現金流大幅改善,分紅提升!二是行業成熟期提質增效!1)自由現金流增厚提分紅:板塊自由現金流於23年轉正,24年持續增厚,提分紅兑現。測算分紅潛力=(簡易自由現金流-財務費用)/歸母淨利潤。24年板塊分紅比例40%、穩態下分紅潛力達97%~120%;預計26年標的分紅潛力達50%~150%+。2)降本增效提ROE:通過降本、供熱、IDC合作等方式提質增效,帶來ROE提升!如綠色動力25Q1歸母淨利潤同增33%,供熱量同增97%,25Q1加權ROE同增0.51pct至2.27%。重點推薦【瀚藍環境】【綠色動力】【海螺創業】【永興股份】【光大環境】【軍信股份】等。(估值日期:2025/8/15)
行業跟蹤:1)環衞裝備:2025M1-6新能源滲透率同增7.24pct至15.86%。25M1-6環衞車銷量38164輛(同比+3.59 %),其中新能源6054輛(同比+90.56%),盈峰環境/宇通重工/福龍馬新能源市佔率分別為32%/14%/8%。2)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均價微增,單噸淨利下降。2025/8/8-2025/8/14生柴均價8275元/噸(周環比+0.3%),地溝油均價6450元/噸(周環比-0.2%),考慮一個月庫存周期測算單噸盈利193元/噸(周環比-7.4%)。3)鋰電回收:金屬價格上漲&折扣係數部分上漲,盈利上升。截至2025/8/15,三元電池粉鋰係數周環比+2.9%,鋰/鈷/鎳係數分別為73.5%/73.8%/73.8%。截至2025/8/15,碳酸鋰8.27萬(周環比+14.9%),金屬鈷26.3萬(周環比-1.1%),金屬鎳12.18萬(周環比-0.4%)。根據模型測算單噸廢料毛利-0.30萬(周環比+0.094萬)。
風險提示:政策推廣不及預期,財政支出低於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1. 最新觀點
1.1. CCER第三批方法學徵求意見,聚焦生物質與油氣甲烷減排
8月15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公開徵求〈温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純農林生物質併網發電、熱電聯產〉等4項方法學(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環辦便函〔2025〕272號),標誌着全國温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CCER)即將迎來第三批方法學。CCER自重啟后,目前已發佈了3批共10項方法學,從已經發布的方法學來看,覆蓋範圍逐步擴大:從碳匯、可再生能源(第一批)→工業節能(第二批)→生物質與甲烷回收(第三批),逐步深入「難減排」領域。
第一批方法學於2023年10月發佈,包括四項:造林碳匯、併網光熱發電、併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第二批方法學於2025年1月3日發佈,包括兩項: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第三批方法學目前正在公開徵求意見中,包括四項,具體如下:
CCER方法學擴大豐富供給,碳市場擴容需求提升,短期供需緊張CCER較碳配額存在溢價。從CCER供給端來看,隨着方法學範圍的持續擴大,未來CCER的潛在供應量將得到有效擴充。第三批方法學在技術複雜性和行業針對性上更進一步,體現了CCER機制對「難減排」領域的關注,將顯著提升油氣企業回收伴生氣的經濟性,同時為生物質發電項目參與碳市場提供明確路徑。從CCER需求端來看,鋼鐵、水泥、鋁冶煉三大高耗能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后,覆蓋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新增約30億噸,加上此前電力行業覆蓋的50多億噸,我國強制性碳市場將覆蓋80多億噸的規模,佔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比例將超六成。按5%的抵消比例測算,全國碳市場每年對CCER的需求上限約為4億噸。從CCER交易價格來看,2024年1月22日,全國CCER交易正式啟動。2025年3月6日,首批覈證自願減排量(CCER)完成登記。2025年3月7日-2025年8月15日,全國CCER均價為89元/噸,CEA均價為76元/噸。CCER較CEA出現溢價,體現出CCER短期仍供應緊張,且市場參與者對其稀缺性和綠色溢價的預期較強。長期來看,隨着CCER項目不斷增加,供需關係將趨於平衡,有助於CCER價格的合理迴歸。
納入CCER將顯著增厚農林生物質項目盈利&現金流,填補國補退坡缺口。參考30MW生物質發電項目,年均發電7200小時,上網電量2.0億度,參考此前生物質發電減碳量0.67tCO2/MWh,對應CCER約13.4萬噸,按90元/噸計算,CCER收益約1200萬元,對於補貼期內項目盈利彈性約60%。CCER通過碳市場自由交易,變現時間更短,可以提升現金回籠速度。截至2023年底,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1,688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50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約473億千瓦時。假設50%的項目滿足開發條件,預計農林生物質將帶來CCER供給增加約1600萬噸/年。重點推薦【光大環境】,建議關注【光大綠色環保】【長青集團】等。
1.2. 歐盟就《循環經濟法案》徵求意見,重視再生資源價值
2025年8月1日,歐盟委員會宣佈就即將出台的《循環經濟法案》(Circular Economy Act, CEA)徵求公眾意見,標誌着這項旨在重塑歐盟循環產品單一市場的重要法案正式進入立法快車道。該法案計劃於2026年通過,其核心目標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二次原材料市場,強制性提升優質回收材料的供應與需求。CEA一旦實施,將對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帶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從「線性」到「閉環」,歐盟構建循環經濟的制度性框架。作為歐盟《清潔工業協議》(Clean Industrial Deal)的關鍵組成部分,CEA通過強制性法規,加速經濟模式從「開採-製造-廢棄」的線性模式,向「製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閉環模式轉型。歐盟認為循環經濟法案可以減少原材料依賴,提高競爭力並緩解環境壓力。CEA的優先事項包括:1)確保電子垃圾的收集和回用:電子垃圾是增長最快的垃圾類別,平均每年增長2%,回收率不足40%。法案將確保電子垃圾有效回收,並重複利用其中的關鍵原材料;2)重構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制度:通過修改EPR,強化製造商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回收和處理責任,倒逼企業從源頭進行綠色化設計。允許將廢物重新分類為二次原材料的標準和公共採購標準,以「促進廢物、二次原材料及其在產品中的使用單一市場」。3)提升材料循環使用目標:2010年歐盟經濟循環率為10.7%,2023年為11.8%,增長相對緩慢,CEA還尋求到2030年使歐盟的24%的材料循環使用,並解決回收材料成本較高的問題。
梳理該徵求意見在可回收塑料領域的前置文件,該文件系《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PPWR)等政策的延續與升級,從設定具體的產品目標,轉向構建實現這些目標所必需的市場基礎,旨在從根本上重塑歐洲的價值鏈,將循環經濟原則深度嵌入到市場準入的核心要求之中:1)2018年《歐盟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框架性文件:歐盟提出到2030年100%的塑料包裝實現可重複使用或可回收的宏大戰略願景,但非強制性法律文件;2)2019年《一次性塑料指令》:對特定問題進行精準立法的指令,首次設立了強制性目標,到2025年塑料瓶獨立收集率達77%,PET瓶再生含量達25%;3)2025年2月《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目標要求細化且要求更嚴,直接法律效力、覆蓋範圍廣泛:再生含量目標細化為PET接觸敏感型包裝30%,其他接觸敏感型塑料10%,一次性塑料飲料瓶30%;到2040年上述目標分別提升至50%、50%和65%;4)2025年8月《循環經濟法》(徵求意見)提出一部旨在構建統一循環市場的根本性法案:旨在構建統一的「二次原材料單一市場」,解決系統性市場失靈問題。到2030年,將歐盟的循環率提高一倍。《循環經濟法》草案將監管雄心提升至新的維度——從設定具體的產品目標,轉向構建實現這些目標所必需的市場基礎。
歐盟循環經濟法案倒逼產業鏈綠色重構,出口企業門檻提高。歐盟CEA的推進,本質上是對出口供應鏈的一次「綠色篩選」。對出口至歐盟的企業來説,歐盟《循環經濟法案》的推進意味着出口門檻的顯著提高。再生材料比例、可回收性、產品碳足跡(PCF)將成為未來出口的關鍵指標,甚至可能成為硬性門檻。此外,企業還將面臨產品設計鏈重構挑戰,尤其是在電器、塑料、汽車等領域的企業,需從產品設計階段開始考慮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可持續。這一變革將深刻影響我國出口產業鏈的價值體系,併爲具備前瞻性佈局的「綠色賦能者」打開長期增長空間。重點推薦:再生塑料【英科再生】,危廢資源化【高能環境】;建議關注:鋰電回收【天奇股份】,生物柴油&生物航煤【卓越新能】【嘉澳環保】【山高環能】【鵬鷂環保】等。
1.3.垃圾焚燒:資本開支下降提分紅驗證,供熱&IDC等提質增效促ROE和估值雙升
固廢板塊重點邏輯在於:一是資本開支下降,自由現金流大幅改善,分紅提升!二是,行業成熟期提質增效!
1)自由現金流增厚提分紅:行業步入成熟期,資本開支下降,板塊自由現金流於23年轉正,24年持續增厚。政策要求推進垃圾處理計量收費,促商業模式C端理順,改善現金流。提分紅兑現:【軍信股份】24年現金派息5.07億元(同比+37%),每股派息維持0.9元,分紅比例94.59%(同比+22.78pct),股息率4.51%;【綠色動力】24年現金派息4.18億元(同比+100%),分紅比例71.45%(同比+38.23pct),遠超分紅承諾底線,24年A股股息率4.23%,港股股息率6.40%;【瀚藍環境】24年分紅預案擬派息6.52億元(同比+67%),分紅比例39.20%(同比+11.83pct),股息率3.00%;【永興股份】24年現金派息5.40億元(同比+15%),分紅比例65.81%(同比+2.12pct),股息率3.86%;【光大環境】24年派息14.13億港元(同比+5%),分紅比例41.84%(同比+11.33pct),24年股息率5.50%。(估值日期:2025/8/15)
分紅持續大幅提升,還有多大潛力?從垃圾焚燒自由現金流增厚看資產質量的改善。分紅潛力測算邏輯:分紅潛力=(簡易自由現金流-財務費用)/歸母淨利潤。
24年板塊分紅比例40%、穩態下分紅潛力達97%~120%:行業資本開支滯后於招標規模下降,預計未來仍有較大下行空間。參考24年財務數據,假設維護性資本開支為總資產的1%/2%,測算得穩態下板塊分紅潛力可達120%/97%。
預計26年標的分紅潛力達50%~150%+:1)分紅潛力150%+:永興股份、旺能環境、上海環境。2)分紅潛力100%~150%:綠色動力、三峰環境、瀚藍環境。3)分紅潛力50%~100%:中科環保、軍信股份、海螺創業、光大環境。
2)降本增效提ROE:行業成熟期,資產不擴張,企業通過降本、供熱、IDC合作等方式提質增效,ROE具備提升能力!
降本增效提升ROE邏輯兑現中。如綠色動力25Q1歸母淨利潤同增33%超預期,主要系廠用電率下降、供熱增加(25Q1供熱量同增97%)、精細化管理降本、財務費用節約等因素所致,25Q1加權ROE同增0.51pct至2.27%。
垃圾焚燒+IDC為行業拓展新趨勢。垃圾發電優勢在於:【清潔高效】【穩定性】【經濟性】【分佈近城市中心】;三種模式:純供能模式/供能+機櫃租賃/供能+算力租賃模式下,2000噸/日匹配20MW數據中心,盈利增量彈性為26%/66%/817%,綜合ROE由12%提至16%/15%/18%;合作潛力:滿足區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沙)和規模(1000噸/日及以上)要求佔總運營規模的比例:永興97%、軍信85%、旺能51%、綠動49%、偉明46%、瀚藍45%(併購粵豐后)。
1.4. 水務運營:市場化+現金流拐點,下一個垃圾焚燒!
水務運營業績穩健+估值低+高股息,現金流左側佈局下一個垃圾焚燒。水務運營量價剛性業績穩健,供水to C現金流優,污水順價推進,粵海投資(23-24年維持65%分紅比例)、洪城環境(承諾21-26年分紅不低於50%)、北控水務、重慶水務等持續高分紅。更重要的是預計興蓉、首創資本開支25年下降,26年開始大幅下降,自由現金流大增可期!參照垃圾焚燒自由現金流轉正前后,分紅比例從21年低點18%,22-24年連續提至40%,典型公司永興(24年分紅比例66%)軍信(95%)綠動(71%),板塊從23年末PE(ttm)均值11倍提至當前PE(ttm)均值15倍,大增!24年水務板塊分紅比例為34%,剔除已經分紅50%的洪城環境,核心公司興蓉分紅28%提升空間較大!興蓉25年PE 9.6倍,PB1.15,首創25年PE12.9,PB1.16,自由現金流改善帶來PE估值提升空間可參照垃圾發電!
水價改革不僅是彈性,重塑成長+估值!廣州提價落實、深圳跟進,有望帶動新一輪水價改革。水的重點在於水價制度對合理投入回報的保障,從而在成熟期獲得類似全球範式的持續增長,如美國水業業績10年復增10%,伴隨同樣確定的紅利增長。美國水業PE(ttm)26x,PB(LF)2.29,【從防禦到可持續增長】帶來估值提升空間。
重點推薦:【興蓉環境】當前PB(LF)1.15倍,對應25年PE9.6倍。掌握成都優質水務固廢資產,污水定價錨定資產收益率10%,隨產能擴張污水持續提價,享確定的高個位數優質增長。24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37億元、資本開支46億元,預計25年開始下降,26年開始顯著下降,具分紅提升潛力!【粵海投資】PB(LF)1.08倍,對應25年PE10.5倍,核心業務香港供水,真正的水價市場化:水價過去10年每年漲超2%,對標市場化美國水業,估值空間2.5倍!24年公司資本開支下降,自由現金流大增,維持65%高分紅。25年隨着粵海置地剝離,盈利修復,預計對應25年股息率6.2%。【洪城環境】高分紅兼具穩健增長,承諾21-26年分紅比例不低於50%,對應25年PE 9.5,股息率5.3%。建議關注:【首創環保】PB(LF)1.16倍,對應25年PE12.9倍。24年扣非歸母淨利潤15.61億元,隨在建產能釋放+降本,經營性業績保持穩健增長。24年資本開支42億元,預計25-26年持續下行,27年顯著下降,則自由現金流三年持續改善。(估值日期:2025/8/15)
1.5. 2025年度策略:攬星銜月,扶搖可接——化債、成長、重組共振,環保 市場化新生!
➢主線1——環保受益化債:現金流/資產質量/估值,關注優質運營/成長/彈性
化債彈性:關注應收類/資產佔比大,減值影響大的水務工程、生態修復、環衞板塊。 ➢ 主線2——優質成長:把握政策着力點+新質生產力
政策着力點:1)再生資源:關注資源價值+需求升級。①廢家電/報廢汽車拆解:貢獻「兩新」重要增量,回收規範化,地區先發優勢與回收資產優勢將持續提升。建議關注:廢家電拆解【中再資環】【大地海洋】,報廢汽車拆解【華宏科技】。②生物油:原料端UCO出口退税取消,鼓勵本土利用,長期廢油脂資源將供不應求;產品端UCOME 存結構性替代機遇,SAF當前產能稀缺,需求增量空間大。建議關注:從UCO到生柴一體化佈局【朗坤環境】,先進SAF生產商【嘉澳環保】【鵬鷂環保】【海新能科】等。 2)重點投資驅動:重點推薦【景津裝備】壓濾機龍頭市佔率40%+,在宏觀景氣度回升后成長迴歸!建議關注【中金環境】不鏽鋼離心泵龍頭。3)環衞電動化:重點推薦【宇通重工】24M1-9公司自身新能源裝備銷量/環衞銷量佔比68%最高,受益電動化彈性最大。24Q3環衞裝備行業新能源滲透率16.60%,同比+7.05pct,環比+8.06pct,加速提升。
新質生產力:1)半導體治理:重點推薦【美埃科技】國產半導體潔淨設備龍頭,國產替代+併購互補品強化出海+耗材提升。2)光伏配套:重點推薦【金科環境】光伏再生水引領者,受益於水耗標準趨嚴。
➢ 主線3——重組為支點,推動「化債-價值成長」閉環
風險提示:政策推廣不及預期,財政支出低於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
1.6. 環衞裝備:2025M1-6環衞新能源銷量同增90.56%,滲透率同比提升7.24pct 至 15.86%
2025M1-6 環衞新能源銷量同增90.56%,滲透率同比提升7.24pct至15.86%。根據銀保監會交強險數據,2025M1-6,環衞車合計銷量38164輛,同比變動+3.59%。其中,新能源環衞車銷售6054輛,同比變動+90.56%,新能源滲透率15.86%,同比變動+7.24pct。
2025M6 新能源環衞車單月銷量同增21%,單月滲透率為19.97%。2025M6,環衞車合計銷量6927輛,同比變動+21.00%,環比變動-+3.47%。其中,新能源環衞車銷量1383 輛,同比變動+193.63%,環比變動+25.61%,新能源滲透率 19.97%,同比變動 +11.74pct,環比變動+2.25pct。
2025M1-6 重點公司情況:
盈峰環境:環衞車市佔率第一:銷售5771輛(同比+3.46%),市佔率15.12%(同比-0.02pct)新能源市佔率第一:銷售1923輛(同比+134.23%),市佔率31.76%(同比 +5.92pct)。
福龍馬:環衞車市佔率第六:銷售1312輛(同比-17.54%),市佔率3.44%(同比-0.88pct);新能源市佔率第三:銷售 506 輛(同比+74.48%),市佔率 8.36%(同
1.1. 0.77pct)。
宇通重工:環衞車市佔率第七:銷售1124輛(同比-2.26%),市佔率2.95%(同比-0.18pct);新能源市佔率第二:銷售854 輛(同比+21.83%),市佔率14.11%(同比 7.96pct)
1.7.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均價持平,單噸淨利下滑
生物柴油均價微增,單噸淨利下降。根據卓創資訊,1)原料端:2025/8/8-2025/8/14地溝油均價6450元/噸,環比2025/8/1-2025/8/7地溝油均價-0.2%。2)產品端:2025/8/8-2025/8/14全國生物柴油均價8275元/噸,環比2025/8/1-2025/8/7生柴均價+0.3%。3)價差:國內UCOME與地溝油當期價差2043元/噸,環比2025/8/1-2025/8/7價差+1.8%;若考慮一個月的庫存周期,價差為2054元/噸,環比2025/8/1-2025/8/7價差-0.5%,按照(生物柴油價格-地溝油價格/88%高品質得油率-1000元/噸加工費)測算,單噸盈利為193元/噸(環比2025/8/1-2025/8/7單噸盈利-7.4%)。廢棄油脂方面,國內地溝油、潲水油價格維持堅挺運行,價格下跌可能不大,但由於新的外商訂單簽訂情況不理想,價格缺乏利好消息支撐,上漲可能較小;生物柴油方面,國內僅少部分生物柴油廠家正常生產,缺乏外商訂單支撐,短期內價格維穩運行為主。
1.8. 鋰電回收:金屬價總體明顯上漲&折扣係數部分上漲,盈利上升
盈利跟蹤:金屬價格上漲&折扣係數部分上漲,盈利上升。我們測算鋰電循環項目處置三元電池料(Ni≥15% Co≥8% Li≥3.5%)盈利能力,根據模型測算,本周(2025/8/11~2025/8/15)項目平均單位碳酸鋰毛利為-1.89萬元/噸(較前一周+0.592萬元/噸),平均單位廢料毛利為-0.30萬元/噸(較前一周+0.094萬元/噸),鋰回收率每增加1%,平均單位廢料毛利增加0.037萬元/噸。期待行業進一步出清、盈利能力改善。
金屬價格跟蹤:截至2025/8/15,1)碳酸鋰價格上漲。金屬鋰價格為57.00萬元/噸,周環比變動+11.8%;電池級碳酸鋰(99.5%)價格為8.27萬元/噸,周環比變動+14.9%。2)硫酸鈷價格上漲。金屬鈷價格為26.3萬元/噸,周環比變動-1.1%;前驅體:硫酸鈷價格為5.15萬元/噸,周環比變動+0.5%。3)硫酸鎳價格上漲。金屬鎳價格為12.18萬元/噸,周環比變動-0.4%;前驅體:硫酸鎳價格為2.74萬元/噸,周環比變動+0.6%。4)硫酸錳價格持平。金屬錳價格為1.50萬元/噸,周環比持平;前驅體:硫酸錳價格為0.59萬元/噸,周環比持平。
三元極片粉鋰折扣係數上漲。截至2025/8/15,折扣係數周環比部分上漲。1)三元極片粉鋰折扣係數73.5%,周環比+2.5%;2)三元極片粉鈷折扣係數73.8%,周環比持平;3)三元極片粉鎳折扣係數73.8%,周環比持平。
2. 行情表現
2.1. 板塊表現
2025/8/11-2025/8/815本周環保及公用事業指數上漲1.67%,表現弱於大盤。本周上證綜指上漲1.7%,深證成指上漲4.55%,創業板指上漲8.58%,滬深300指數上漲2.37%,中信環保及公用事業指數上漲1.67%。
2.2. 股票表現
2025/8/11-2025/8/15漲幅前十標的為:玉禾田42.63%,艾布魯16.67%,華控賽格(維權)14.77%,惠城環保13.51%,福龍馬13.08%,美埃科技11.25%,勁旅環境9.55%,江南水務9.25%,中材節能9.15%,太和水9.11%。
2025/8/11-2025/8/15 跌幅前十標的為:大地海洋-7.59%,金科環境-5.34%,力源科技(維權)-4.8%,法爾勝-4.5%,中蘭環保-4%,雪浪環境-3.96%,嘉戎技術-3.88%,楚環科技-3.82%,東江環保-3.8%,錢江生化-3.78%。
3.行業新聞
3.1. 第三批CCER方法學公開徵求意見
8月15日,生態環境部就《温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 純農林生物質併網發電、熱電聯產》《温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 海上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温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 陸上氣田試氣放噴氣回收利用》《温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 陸上油田低氣量伴生氣回收利用》4項方法學公開徵求意見。本次即將發佈的第三批CCER方法學將進一步擴大減排項目覆蓋範圍,重點支持生物質能源利用和油氣行業甲烷減排,標誌着我國温室氣體自願減排機制向更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與首批方法學(碳匯、可再生能源)和第二批(節能、瓦斯利用)相比,第三批方法學在技術複雜性和行業針對性上更進一步,體現了CCER機制對「難減排」領域的關注。預計新方法學實施后,將顯著提升油氣企業回收伴生氣的經濟性,同時為生物質發電項目參與碳市場提供明確路徑。
數據來源:https://news.qq.com/rain/a/20250815A06ZUH00
3.2. 中國民航局正式發佈兩項航空燃料碳足跡覈算行業標準
2025年8月9日,在中國民航局指導下,由民航二所牽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科研機構等相關單位協同制定的《温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航空燃料 第1部分:通則》和《温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航空燃料 第2部分:酯類和脂肪酸類加氫改質工藝生產的煤油組分》兩項行業標準正式發佈,將於2025年9月1日起生效。航空燃料碳足跡覈算作為科學制定減排策略、推動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長期以來因缺乏統一標準,導致我國航空領域碳數據準確性與可比性不足,在國際航空碳減排談判中面臨話語權短板。此次標準制定工作在民航局的全程指導下開展,產業鏈各相關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協同攻關技術難點,最終明確了航空燃料碳足跡覈算的基本原則、統一方法及核心要求,為行業管理部門的科學監管和產業鏈企業的規範運營提供了權威依據。這兩項標準的發佈,標誌着我國在航空燃料碳足跡覈算領域邁出規範化、標準化的關鍵一步。這不僅有助於統一市場行為、提升行業碳管理水平,更將強化我國在國際航空碳減排領域的規則話語權,為國家「雙碳」目標在航空領域的落地提供堅實支撐。未來,在民航局的持續指導下,產業鏈各單位將繼續深化協同創新,共同推動航空業綠色低碳轉型邁向更高水平。
數據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qQMbdSg0Nzj5CwGKhI2f1A
3.3. 2025版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發佈
8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2025年版)》。共計416家,其中新申報通過評審的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66家,複覈通過的已公告符合環保裝備製造業規範條件企業350家。
數據來源:https://mhuanbao.bjx.com.cn/mnews/20250815/1456142.shtml
3.4. 《上海碳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行動方案(2026-2030年)》印發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碳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行動方案(2026-2030年)》提出,建立健全配額總量管理制度。合理確定碳排放配額總量,建立健全儲備配額調控機制。建立同碳排放總量與強度雙控制度相銜接的碳排放配額分配製度,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試點實施配額總量控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預留發展空間。分階段逐步擴大市場覆蓋範圍。按照「降門檻、擴類別、增種類」的推進方式實施市場擴圍。自2026年起,石化化工等高載能行業、數據中心的納管門檻降至年排放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水上運輸業的納管門檻降至年排放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自2028年起,年排放1萬噸及以上二氧化碳當量的高等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納入市場管理並逐步實施碳排放配額管理。研究氧化亞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納入市場管理。
該方案主要圍繞三大行動方向展開。首先,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質增效方面,將逐步擴大市場覆蓋範圍,降低高能耗行業的納管門檻,並首次將高校、醫院等公共機構納入管理。同時,方案將優化温室氣體排放覈算方法,鼓勵「產品碳」覈算,並穩步提高配額有償分配比例,以增強市場的約束與激勵作用。其次,在温室氣體自願減排引導激勵方面,方案鼓勵企業自主減排和信息披露,並健全碳普惠管理機制,推動綠色出行、節能降耗等項目,探索將個人碳信用應用於綠色金融。此外,方案還將推廣大型活動碳中和,以發揮示範效應。最后,在碳市場創新能力協同提升方面,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保障監管體系,豐富碳金融產品和服務,並創新碳市場與綠色金融的協同機制,推動碳定價在綠色投融資中的應用。方案還強調要大力培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專業人才,並加強國際與區域合作,以爭取國際碳減排量交易平臺落户上海,推動技術、標準和數據的國際互認。
數據來源:https://www.chndaqi.com/news/359738.html
3.5. 印發共312億!雲南發佈第二批33個城建、環保領域項目
雲南省2025年第二批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第二期,城建、環保領域)發佈。本期推介城建、環保等領域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131.68億元。在此前7月28日雲南已發佈2025年第一批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第四期,城建、環保領域)。第一期推介城建、環保領域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180.37億元。批項目共57個,總投資312.05億元。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公告表示為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雲南省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方面,精心遴選了雲南省2025年第二批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覆蓋倉儲物流、城建、能源、水利、城建、環保等重點領域。
數據來源:https://www.h2o-china.com/news/359752.html
4. 公司公告
5. 大事提醒
6. 往期研究
6.1. 往期研究:公司深度
➢ 《佛燃能源深度:佛山城燃龍頭,高分紅構築安全邊際》2025-06-12
➢ 《海螺創業深度:資金&效率雙強,現金流回正大增,資產價值重估》2025-06-11
➢ 《軍信股份深度:龍出湘江——長沙固廢一體化龍頭,先發佈局垃圾焚燒+IDC》2025-05-31
➢ 《粵海投資深度:撥雲見日聚主業,對港供水露崢嶸》2025-04-16
➢ 《永興股份深度:何以永興——獨攬穗之優勢,持續現金成長》2025-03-11
➢ 《中國燃氣深度:全國城市燃氣龍頭,居民氣佔比奠定高順價彈性,盈利有望觸底反彈》2024-11-22
➢ 《華潤燃氣深度:氣潤中華,優質區域為基,主業持續增長+「雙綜」業務快速佈局》2024-11-15
➢ 《三峰環境深度:垃圾焚燒技術Alpha:運營領先&出海加速,現金流成長雙贏》2024-08-05
➢ 《崑崙能源深度:中石油之子風鵬正舉,隨戰略產業轉移騰飛》2024-05-31
➢ 《興蓉環境深度:成都水務龍頭穩健增長,2024年污水調價在即,長期現金流增厚空間大》2024-04-09
➢ 《金宏氣體深度:綜合性氣體供應商龍頭,大宗氣體+特種氣體並駕齊驅》2023-12-12
➢ 《中船特氣深度:電子特氣龍頭產能持續擴張,空間可期》2023-12-11
➢ 《皖能電力深度:背靠新勢力基地安徽用電需求攀升,新疆機組投產盈利進一步改善》2023-11-07
➢ 《長江電力深度:烏白注入裝機高增,長望盈利川流不息》2023-11-03
➢ 《中國核電深度:量變為基,質變為核》2023-11-01
➢ 《藍天燃氣深度:河南「管道+城燃」龍頭,高分紅具安全邊際》2023-07-28
➢ 《龍淨環保深度:礦山綠電、全產業鏈儲能,紫金優勢凸顯》2023-07-15
➢ 《盛劍科技深度:泛半導體國產替代趨勢下成長加速,縱橫拓展打造新增長極》2023-05-24
➢ 《華特氣體深度:特氣領軍者,品類拓寬產能擴充驅動快速成長》2023-05-05
➢ 《金科環境深度: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專家,數字化產品升級&切入光伏再生水迎新機遇》2023-04-23
➢ 《美埃科技深度:國內電子半導體潔淨室過濾設備龍頭,產能擴張&規模效應助力加速成長》2023-03-12
➢ 《賽恩斯深度:重金屬污染治理新技術,政策推動下市場拓展加速》2023-03-01
➢ 《國林科技深度:臭氧設備龍頭縱深高品質乙醛酸,國產化助橫向拓展半導體清洗應用》2022-12-20
➢ 《景津裝備深度:全球壓濾機龍頭,下游新興領域促成長》2022-12-12
➢ 《新奧股份深度:天然氣一體化龍頭,波動局勢中穩健發展》2022-11-30
➢ 《仕淨科技深度:光伏廢氣治理龍頭景氣度提升,資源化驅動最具經濟價值水泥碳中和》2022-11-28
➢ 《凱美特氣深度:食品級二氧化碳龍頭,電子特氣發展勢頭強勁驅動公司新一輪成長期》2022-10-21
➢ 《天然氣•錯配下的持續稀缺•深度3:天壕環境神安線五問?》2022-08-24
➢ 《高能環境深度:從0到1突破資源化彰顯龍頭α,從1到N複製打造多金屬再生利用平臺》2022-07-22
➢ 《天壕環境深度:稀缺跨省長輸貫通在即,解決資源痛點空間大開》2022-07-02
➢ 《九豐能源深度:LNG「海陸雙氣源」佈局完善,制氫&加氫優勢打開廣東、川渝氫能市場》2022-05-29
➢ 《偉明環保深度:固廢主業成長&盈利領先,攜手青山開拓新能源》2022-03-17
➢ 《路德環境深度:生物科技新星,酒糟資源化龍頭擴產在即》2022-03-09
➢ 《三聯虹普:4.9億元尼龍一體化大單落地,再生尼龍打通纖維級應用》2022-01-14
➢ 《綠色動力深度:純運營資產穩健增長,降債增利&量效雙升》2022-01-06
➢ 《中國水務深度:供水龍頭持續增長,直飲水分拆消費升級再造中國水務》2021-12-23
➢ 《仕淨科技深度:泛半導體制程配套設備龍頭,一體化&多領域拓展助力成長》2021-11-30
➢ 《天奇股份深度:動力電池再生迎長周期高景氣,汽車后市場龍頭積極佈局大步入場》2021-09-20
➢ 《光大環境深度:垃圾焚燒龍頭強者恆強,現金流&盈利改善迎價值重估》2021-09-12
➢ 《百川暢銀深度:垃圾填埋氣發電龍頭,收益碳交易彈性大》2021-07-28
➢ 《英科再生深度:全產業鏈&全球佈局,技術優勢開拓塑料循環利用藍海》2021-07-22
➢ 《高能環境深度:複製雨虹優勢,造資源化龍頭》2021-03-02
6.2. 往期研究:行業專題
➢ 《垃圾焚燒系列深度:垃圾焚燒板塊的提分紅邏輯驗證——從自由現金流增厚看資產質量的改善》2025-06-11
➢ 《垃圾焚燒IDC系列深度2:三種模式盈利彈性測算&合作潛力分析》2025-03-26
➢ 《垃圾焚燒助力超低PUE零碳項目,關注IDC合作機會》2025-02-26
➢ 《環衞裝備基於年度數據的新思考:製造降本+電油比為基,政策考覈年催化,氫能價值量升級》2025-02-11
➢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2025年年度策略:攬星銜月,扶搖可接——化債、成長、重組共振,環保市場化新生!》2024-12-10
➢ 《東吳證券燃氣行業2025年年度策略:全球格局更替供給或更為寬松,促價差理順、需求放量》2024-12-09
➢ 《環保受益化債:現金流/資產質量/估值,關注優質運營/彈性/成長三大方向》2024-10-16
➢ 《市場化改革系列深度:要素市場化改革中,滯后30年的公用要素改革啟航!》2024-09-02
➢ 《價格改革系列深度八:固廢:資本開支下降,C端付費理順+超額收益,重估空間開啟!》2024-06-17
➢ 《價格改革系列深度七:燃氣:成本回落+順價推進,促空間提估值》2024-06-05
➢ 《價格改革系列深度六:水務:穩健增長+高分紅,價格改革驅動長期成長&價值重估!》2024-06-02
➢ 《固廢專題1——電網排放因子更新+能耗考覈趨嚴,關注垃圾焚燒綠證價值提升》2024-04-14
➢ 《燃氣行業專題:對比海外案例,國內順價政策合理、價差待提升》2024-03-08
➢ 《水務專題3——污水定價&調價機制保障收益,較供水應享風險溢價》2024-03-08
➢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2024年年度策略:卻喜曬谷天晴——迎接環保3.0!從利潤表到真實增長:現金流&優質成長&雙碳驅動》2024-01-03
➢ 《2023年環保&天然氣行業三季報總結:現金流、高成長α、化債修復》2023-11-20
➢ 《燃氣行業點評報告:以色列關閉重要天然氣平臺歐洲氣價大漲,關注具備資源屬性/穩定發展的燃氣公司》2023-10-11
➢ 《水務行業深度:低估值+高分紅+水價改革,關注優質運營資產價值重估》2023-07-09
➢ 《天然氣行業深度:消費復甦&價差修復&板塊低估值,關注天然氣板塊投資機會》2023-07-09
➢ 《全球碳減排加速,能源轉型&循環再生為根本之道》2023-06-09
➢ 《中特估專題1:低估值+高股息+現金流改善,一帶一路助力,水務固廢資產價值重估》2023-05-15
➢ 《半導體配套治理:剛需&高壁壘鑄就價值,設備國產替代&耗材突破高端製程!》2023-04-17
➢ 《環衞裝備深度:電動環衞裝備爆發關鍵——經濟性改善進行時》2023-03-17
➢ 《疫后供應復甦+歐洲扛旗全球碳減排,再生生物油新成長》2023-03-03
➢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2023年年度策略: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全面復甦中關注雙碳環保安全價值》2023-01-19
➢ 《安全系列研究1——被忽略的強邏輯:雙碳環保顯著的「安全價值」》2022-11-07
➢ 《全球交通可再生燃料風口,中國生物柴油高減排迎成長良機》2022-10-09
➢ 《2022年環保行業中報總結:中期業績承壓,關注再生資源優質成長性》2022-09-12
➢ 《垃圾收費促商業模式理順&現金流資產價值重估,分類計價推動資源化體系完善》2022-06-13
➢ 《氦氣:氣體黃金進口依賴97.5%,國產替代加速,碳中和約束供應資源端重估》2022-06-12
➢ 《歐盟碳關税實施範疇擴大&時間提前,清潔能源&再生資源價值凸顯》2022-05-26
➢ 《氫能系列研究2——產業鏈經濟性測算與降本展望》2022-05-08
➢ 《基建穩增長政策+REITs融資工具支持,關注環保板塊發力及優質運營資產價值重估》2022-04-29
➢ 《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其他項預算增超3600億元,關注垃圾焚燒存量補貼兑付》2022-03-27
➢ 《明確氫能重要戰略地位,重點加強可再生能源制氫及關鍵核心技術》2022-03-24
➢ 《電池再利用2.0——十五年高景氣長坡厚雪,再生資源價值凸顯護航新能源發展》2022-03-17
➢ 《穩增長+新工具+新領域,環保資產投資邏輯2.0》2022-02-16
➢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2022年年度策略:雙碳扣元音,律呂更循環》2022-01-28
➢ 《東吳ESG專題研究2——中國應用:信披&評價體系初具雛形,ESG投資方興未艾》2022-01-18
➢ 《東吳ESG專題研究1——全球視角:ESG投資的緣起、評級體系及投資現狀》2022-01-12
➢ 《氫能系列研究1——氫能源產業鏈分析》2022-01-03
➢ 《各行業受益CCER幾何?碳價展望及受益敏感性測算》2021-06-08
➢ 《碳中和投資框架、產業映射及垃圾焚燒量化評估》2021-03-11
7. 風險提示
1)政策推廣不及預期:政策推廣執行過程中面臨不確定的風險,可能導致政策執行效果不及預期。
2)財政支出低於預期:財政支出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存在變化的可能,且不同地方政府財政情況不同,可能導致財政支出實際執行效果不及預期。
3)行業競爭加劇:環保燃氣行業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且隨着行業模式、競爭格局以及國企央企入主等的變化,企業實力增強,行業競爭加劇。
免責申明:本公眾訂閲號(微信號:dongwuhb)由東吳證券研究所環保團隊設立,系本研究團隊研究成果發佈的唯一訂閲號。本公眾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閲號不是東吳證券研究所環保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所載內容均來自於東吳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或對已發佈報告進行的跟蹤與解讀,如需瞭解詳細的報告內容或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東吳證券研究所已發佈的完整報告。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本訂閲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東吳證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團隊不對任何因使用本訂閲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訂閲號對所載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訂閲人對本訂閲號發佈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複製、轉載;經授權進行復制、轉載的,需註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訂閲號所載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