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股上3700點創十年新高 「股債蹺蹺板」再現

2025-08-19 07:00

行情圖

  上證綜指上破3700點,賺錢效應明顯。8月18日,A股市場成交額攀升至2.76萬億元,兩融余額再度突破2萬億元,這是繼8月13日后,A股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實現成交額與兩融余額雙破「2萬億」,上證綜指站上3700點,創下近10年新高,年內累計漲幅11.23%。股債蹺蹺板現象出現,在股市大漲的同時,債市出現大幅調整。

  A股資金跑步入場

  A股賺錢效應再度出現,市場的熱情被點燃,成交量連續放大,8月13日,A股市場放量大漲,滬指收漲0.48%至3683點,成功突破去年10月高位,創下2021年12月中旬以來新高。A股全天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為今年2月底以來首次。

  隨后8月14日A股成交額攀升至2.3萬億元,8月15日也在2.24萬億元。8月18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2.76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約5195.51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1.13萬億元,深市成交額1.63萬億元。

  回溯A股歷史,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的交易日共出現28次,分佈在三個關鍵時期:2015年5至6月、2024年9至12月以及2025年2月及8月。

  與此同時,融資盤也多日突破2萬億大關。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認為,近期A股市場成交量超2萬億元,主要原因在於行情向好,賺錢效應明顯,帶動個人投資人入市,融資余額快速上升,與此同時,此前機構倉位普遍偏低,近期出現普遍淨流入,槓桿資金、量化私募、遊資和部分機構資金積極推漲A股。再者,政策面積極信號不斷,增強了市場信心,推動資金頻繁交易,共同促使成交量大幅提升。

  隨着新進資金的不斷湧入,A股指數也一路高歌猛進,18日上證綜指收盤首次站上3700點,報3728.03點,漲0.85%,盤中最高觸及3745.94點,強勢突破3731點高位,創十年新高;深成指漲1.73%,創業板指漲2.84%雙雙突破去年「9·24」高位,再度刷新年內紀錄。表現最好的是北證50指數,18日大漲6.79%,年內漲幅已經達到51.92%,創出歷史新高。

  指數上漲,資金跑步進場,據上交所數據顯示,今年7月A股新開户196.36萬戶,較6月的164.64萬戶環比增加31.72萬戶,環比增幅近兩成。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A股合計新開户數量為1456.13萬戶,與2024年前7月1063.79萬開户數量相比,同比增長36.88%。

  上證指數突破3700點之后,市場看多的聲音也多了起來。中信證券在8月10日微信公眾號文章中表示,展望8月份,一方面,外部環境有望繼續維持穩定,有利於市場情緒保持樂觀,A股流動性驅動的行情預計延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中報,考慮宏觀基本面尚未完全企穩,順周期、內需多數板塊,仍面臨一定業績壓力。

  銀河證券表示,投資者加速入場,正在成為A股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體現。7月,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新開户數達196.36萬戶,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71%。居民財富向金融資產加速再配置的趨勢明確,隨着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帶動賺錢效應擴散,資金持續流入成為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動力量。

  華泰證券分析師何康認為,上證指數放量創階段新高,交易型資金活躍,風險偏好偏高。短期,券商指數大漲在統計上是積極信號,同時,資金面和政策面並未出現風險信號。中報密集披露期間,交易結構或受影響。建議保持偏高倉位。配置上,第一,行業層面,基本面有支撐或至少難以證偽且近期創階段性新高或接近前高的方向更可能成為主線,AI鏈、創新葯、軍工、大金融中的保險以及「反內卷」相關的化工等是典型代表。第二,細分方向層面,適度高切低,如AI鏈內部可以適度增配國產算力、AI應用、存儲芯片等;創新葯內部可適度增配外需型CDMO等。

  興業證券張啟堯團隊認為,在國家戰略方向指引下,疊加關鍵時刻的政策與資金託底、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之下,當前市場正在經歷「健康牛」。

  張啟堯團隊稱,首先,從資本市場的歷史使命看,當前更需要一輪「慢牛」。也因此,年初以來指數穩步向上,而波動率持續下行,當前更已逼近歷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數創新高,但大多數行業擁擠度仍在中等區間,市場沒有整體性過熱,最多隻是局部過熱,並且仍有一些板塊處在擁擠度較低的位置。這些低位板塊可在局部過熱的板塊冷卻時承接起市場的資金與熱度。進而本輪行情呈現「多點開花」,各行業、板塊、主題機會交替輪動。此外,隨着市場持續回暖,本輪行情中機構的優勢也逐步顯現,進一步與本輪「慢牛」「健康牛」實現共振和正向循環。當前可以重點關注:券商、AI擴散、軍工、「反內卷」。

  債市出現大幅下調

  「股債蹺蹺板」效應之下,8月18日,債券市場加速下跌。8月18日,國債期貨收盤全線下跌,30年期主力合約跌1.33%,收於116.090元,創2025年3月17日以來最大跌幅,同時創2025年3月24日以來收盤新低;10年期主力合約跌0.29%,收於108.015元,5年期主力合約跌0.21%,收於105.455元,2年期主力合約跌0.04%,收於102.304元。30年期國債ETF跌超1%,收盤跌1.26%,已經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大幅上行,截至發稿,30年期國債「25超長特別國債02」收益率上行5.1bp報2.0450%,「25超長特別國債05」收益率上行6.4bp報2.1140%,對比中債估值創3月18日來新高。

  「股債蹺蹺板」還能持續多久?華寶證券分析師劉芳稱,歷史上看,2016年以來長期的股牛債熊僅發生三次(2016.10—2018.1、2020.4—2020.12、2022.11—2023.1),均需經濟內生動能修復+資金面收緊驅動。當前來看,三季度搶出口效應消退、地產下行壓力上升,基本面總需求修復仍存壓力,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亦有所印證,基本面難以支撐債市收益率大幅上行。

  從資金面上看,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保持流動性充裕」,央行維穩短端流動性意圖明確,短端利率低位運行,或制約利率上行空間。最后歷史經驗顯示,債市收益率拐點通常領先股市頂點,當前股市情緒高漲階段或非債市持續深跌信號。綜合基本面與政策呵護,債市持續深跌概率較低,長期邏輯終將回歸基本面及資金面定價。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期將在1.65%~1.75%區間。建議在1.72%以上逐步增配,配置順序:信用債>利率債>可轉債。

  開源證券分析師陳曦的觀點認為,儘管2025年7月經濟和金融數據走低,但考慮到當前一系列政策有望逐步見效,2025年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穩定,處於經濟L型下半場。對於債券市場,預計2025年下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1.9~2.2%。歷史上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合理水平整體處於DR007+40到70BP區間。2025年年初DR007處於1.8%左右、對應10年國債收益率目標2.5%,考慮到當前DR007處於1.5%左右、對應目標應為1.9%~2.2%。同時,如果2025年下半年政策「反內卷」見效,通脹實現正常化,DR007中樞有望提高至通脹水平之上,屆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合理區間同樣有望相應幅度上調。例如,如果通脹水平上行至1.5%~2.0%,則DR007或再次上行至1.8%,對應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達到2.5%。對於權益市場,考慮到經濟預期或進一步向上修正,以及科技產業不斷升級,下半年經濟穩定和產業推動下,股市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作者:葉麥穗 編輯:楊希)

責任編輯:朱赫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