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03:20
2025年8月中旬,一個罕見的債券市場信號再次出現,這是自1998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信號,當時,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具爆炸性的牛市之一之前的平靜。
美國投資級公司債與公債收益率之差已跌至75個基點,為2008年6月以來最低。
這意味着投資者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補償來購買公司債務而不是無風險的美國國債。
簡而言之,債券市場對美國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表現出極大的信心,公司正在充分利用這一點。
投資級信用利差是金融狀況的重要晴雨表。
當範圍縮小時,借款對公司來説變得更便宜--而這正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儘管利率上升,但公司借入資本幾乎沒有要求風險溢價。
債券需求的激增使企業能夠鎖定融資,而無需支付遠高於美國政府為自己的債務融資支付的費用。
儘管美國國債今年出現虧損(iShares iBoxx $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ETF(NYSE:LQD)追蹤的iShares 20+年期國債ETF(NASDAQ:TLT)年初迄今下跌1.6%),但投資級企業信貸同期已上漲近3%。
這提振了企業投資、資產負債表的靈活性,甚至可能提振股東回報。
高盛(Goldman Sachs)信貸策略師斯賓塞?羅傑斯(Spencer Rogers)強調,儘管股票估值似乎很高,而且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但債券的漲勢更為民主。
羅傑斯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股市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彈長期以來一直因廣度狹窄而受到批評。」
「相比之下,美元IG信貸市場的反彈範圍非常廣泛,債券中位數的表現甚至優於加權平均指數。"
過去幾個月,美國投資級指數收緊17個基點,將利差推向歷史低點。但與科技巨頭繼續主導回報的股市不同,信貸反彈幾乎提振了債券市場的每個角落。
這種廣泛的參與是罕見的,而且是強大的。
高盛認為,只要經濟衰退風險保持在較低水平,企業信用利差可能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
羅傑斯表示:「IG指數的利差分散度已經崩潰。」這意味着投資者對不同的借款人沒有太大區分。
這表明人們對企業部門的整體健康狀況越來越有信心,而不僅僅是表現最佳的企業。
雖然如此之小的利差似乎有風險,但歷史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上一次投資級利差像這樣暴跌是在1998年,當時美國股市在互聯網見頂之前進入了多年的漲勢。歷史是否會重演,誰也說不準,但債券市場剛剛發出了非常看漲的信號。
閲讀下一步:
通過Midjourney使用人工智能創建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