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18: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風雲IPO
新能源
三年虧10億。
當你坐進一輛嶄新的智能汽車,最先與你互動的,或許就是那塊越來越大的中控屏幕。你期待它像手機一樣流暢,能瞬間理解你的語音指令,併爲你規劃出最智能的路線。然而,現實卻往往會出現屏幕操作的卡頓、語音助手的錯誤理解,以及與你數字生活脱節的落后體驗。
這種巨大的期望落差,也是當下汽車行業智能化變革的核心痛點。在這場將汽車從「四個輪子上的沙發」變為「四個輪子上的超級電腦」的競賽中,鎂佳股份有限公司(Megatronix Inc.下稱「鎂佳股份」)也就此創立,它的主營業務就如同汽車大腦的「主治醫師」,為汽車裝入一個強大的中央計算平臺,將分散的控制單元整合歸一,根治困擾用户的卡頓與迟緩。
鎂佳股份由前蔚來汽車高管、技術女將莊莉博士創立,其於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然而,《招股書》揭示了一個充滿矛盾的故事。一方面,鎂佳股份手握12家車企的量產訂單,產品交付超過63萬套,主要客户涵蓋奇瑞、長安、東風、長安馬自達、日產、福特等國內外汽車品牌,估值在短短六年內飆升至9.3億美元。另一方面,公司深陷持續虧損的泥潭,經營現金流亦常年為負,更令人震驚的是,在IPO前,鎂佳股份主動終止了與過去兩年貢獻超50%收入的最大客户的合作關係。
這一系列操作,也將鎂佳股份推到了聚光燈下。一個持續虧損、高度依賴大客户,卻又主動選擇「斷臂求生」的供應商,究竟為什麼要這樣做?
01#
「清華女學霸「創業,
一年一融資,估值破9億美元
鎂佳股份創始人莊莉的教育背景堪稱「頂配」,她畢業於走出過「AI教母」李飛飛、百川智能CEO王小川、B站董事長陳睿等一眾科技大佬的成都七中首屆實驗班,並憑藉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的成績保送清華,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計算機系學士和碩士學位。
在清華大學,莊莉遇到了她的丈夫——無錫市高考狀元、江蘇省高考第三名的周楓。2002年7月畢業后,莊莉與周楓一起選擇遠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讀博,研究方向覆蓋分佈式系統、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
畢業后周楓被網易的丁磊邀請加入網易,后創辦智能學習公司網易有道,並於2019年10月登陸紐交所。敲鍾現場,周楓攜手莊莉一同出現。
莊莉則走了另一條路,畢業后,她先后在微軟硅谷研究院和雅虎北京研究院擔任核心技術崗位,還出任過獵豹移動工程副總裁,負責技術產品開發,之后她又以軟件開發副總裁的身份加盟蔚來汽車,正式跨入汽車行業。
這種獨特的「跨界」經歷,讓莊莉理解了互聯網公司快速迭代、以用户體驗為核心的軟件開發文化,也體驗了汽車行業對安全、可靠性和長周期開發的嚴苛要求。鎂佳股份的創始團隊,也和莊莉一樣兼具汽車、互聯網和AI領域經驗,為公司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打下基礎。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書,鎂佳股份也以幾乎一年一融資的速度快速成長。
圖源:
IT桔子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鎂佳股份在種子輪便獲得600萬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到6000萬美元;隨后2019年A輪融資了2100萬美元;2020年B輪融資4000萬美元,投后估值達3.2億美元,《招股書》解釋稱,估值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搭建了模塊化軟硬件一體化架構,並爭取到理想汽車及長安汽車成為新客户。
此后,2021年C輪融資1.05億美元、2022年D輪融資2800萬美元,直至2024年D+輪,在IPO前夕,鎂佳股份再次完成3069萬美元融資,此時投后估值已達到9.3億美元。
從6000萬美元到超9.3億美元,鎂佳股份的估值在六年間增長了超過14倍。其背后不僅有山行資本、南山資本、紅點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還吸引瞭如「中移創新產業基金」這類戰略投資者。
02#
IPO前與大客户「分手」,
三年虧10億
在創立初期,鎂佳股份便給業務設立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態卡位——在傳統的汽車供應鏈金字塔中,主機廠位於頂端,其下是提供系統總成的一級供應商(Tier 1),再往下是提供零部件的二級、三級供應商,鎂佳股份則將自己定位為「Tier 1.5」。
Tier 1.5的特殊性在於,它既不像傳統Tier 1那樣提供一個功能固定的「黑盒子」,讓主機廠幾乎沒有定製空間,也不像Tier 2那樣只提供某個芯片或軟件模塊。相反,它提供的是一個兼具軟硬件的底層「白標」平臺,主機廠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快速、靈活的二次開發,從而制定出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差異化產品。
圖源:
《招股書》
鎂佳股份的核心產品是其「智能座艙+X」集成式域控解決方案。這里的「智能座艙」是核心,而「X」則代表一系列可以靈活插拔的功能模塊,包括智能駕駛輔助(ADAS)、智能泊車、車聯網、AI語音、車載視覺(DMS/OMS)乃至車身控制模組等。
這種模式的價值主張,指向主機廠「功能-性能-成本」的鐵三角困境,目前國內汽車行業新車型開發周期被極致壓縮,成本控制日益嚴苛,鎂佳股份試圖通過其模塊化、可複用的軟件架構,建立了一個「預開發模塊庫」,使得主機廠在開發新車型時無須從零開始,從而縮短開發和交付時間,以此應對快周期、成本敏感的汽車市場。
這使得鎂佳股份也收穫了一眾奇瑞、長安、東風、長安馬自達、日產、福特等國內外汽車品牌。
然而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背后,是沉重的財務代價,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不難看出其「以虧損換增長」的特性。
圖源:
《招股書》
2022年-2024年,鎂佳股份的營收分別為3.88億元、15.13億元和14.19億元,累計淨虧損高達10.7億元,虧損的核心源頭是高昂的研發投入,2022年至2024年,研發開支分別高達2.62億、2.9億和3.5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鎂佳股份2024年營收不增反降背后,是主動切斷與最大客户的業務聯繫。
圖源:
《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在2022年和2023年,最大客户A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收入,2024年初,鎂佳股份決定「終止與最大客戶A的業務關係」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爲了「開始向更先進的、具更高附加值及變現潛力更強的方向轉型,並優先開發更精密、以軟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更符合我們的長期戰略和盈利目標」。
這一決策的直接后果也直接顯現,鎂佳股份的整體收入在2024年出現了下滑,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毛利率從2023年的12.1%躍升至2024年的21.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現金流層面,鎂佳股份目前應收賬款高企、現金流吃緊,據《招股書》,2024年末其貿易應收賬款約6.49億元,應收票據從上一年的0.57億元激增至2.49億元,增長336%。公司賬上現金僅余1.87億元。
對於鎂佳股份這樣的第三方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長期發展的最大挑戰,莫過於其客户也就是汽車主機廠們決定「全棧自研」的決心。
新勢力造車品牌是「全棧自研」的堅定擁護者。其中,小鵬汽車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座艙系統「天璣系統」,硬件層面,其自研的「圖靈」AI芯片也意在實現軟硬件的深度協同。同樣,蔚來也自研了整車操作系統Sky OS,還推出了5納米制程的自動駕駛芯片,意在對車輛所有核心功能實現底層控制。
清華大學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認為:「車企全棧自研的核心在於軟硬件一體化,具有規模化的成本優勢、技術架構的設計優勢和迭代優化的升級優勢。」
鎂佳股份的IPO之路,既是對過去7年發展成果的檢驗,也是對未來戰略佈局的考量。在智能駕駛這個充滿變數的賽道上,技術實力、客户資源、資本支持、戰略定位,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行業洗牌加速的當下,只有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對此有何看法?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