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河品牌貢獻四成銷量,拉昇吉利汽車業績增長

2025-08-18 17:38

彌補在豪華市場突破、海外渠道優化和品牌溢價提升方面的不足,是吉利汽車實現新目標的關鍵

文|《財經》特約撰稿人 陳亮 趙成

編輯 | 江瑋 

破除價格戰陰霾,吉利汽車(00175.HK)憑藉平價新能源市場的強勁表現,交出了營收與銷量雙創新高的中期答卷。

8月14日,吉利汽車發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增長27%;累計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產品銷量尤為亮眼,達72.5萬輛,同比增長126%。

利潤方面,吉利汽車實現歸母淨利潤92.9億元,同比下滑14%。公司解釋稱,主要受上年同期出售附屬公司收益、本期匯兌收益波動和資產減值虧損波動影響。剔除這些一次性及波動性因素,核心歸母利潤達66.6億元,同比增長102%。

大整合之后吉利汽車2025年上半年核心財務數據向好。 攝影/陳亮 大整合之后吉利汽車2025年上半年核心財務數據向好。 攝影/陳亮

基於這份超預期的成績單,吉利汽車將全年銷量目標從271萬輛大幅上調至300萬輛,展現出對后續市場的強烈信心。

然而,亮眼業績背后暗藏隱憂。本輪增長主要由平價市場驅動。其中,銀河品牌貢獻了近四成銷量,而定位高端的極氪品牌增速驟降至僅3.26%,同時海外出口銷量同比下滑8%。

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悦坦言,高端市場增速放緩和銀河銷量的崛起,直接導致公司單車平均售價下滑1.4萬元。

因此,解決極氪品牌向上突破的瓶頸、加速海外渠道重構、提升整體品牌溢價能力,成為吉利汽車衝擊新目標亟待補齊的三大短板。

平價新能源車快速走量

新能源汽車和走性價比路線的平價車成為吉利汽車本輪業績的發力點。吉利銀河上半年銷量54.8萬輛,同比增232%,佔吉利汽車整體銷量的38.9%,同時佔據吉利新能源總銷量的75%。

吉利銀河品牌的快速走量,得益於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從主流市場來看,價格越低、配置越多、空間越大的車成為消費者首選。吉利銀河將產品價格區間集中在15萬元以內,目標客户羣體為追求高性價比的年輕消費者和家庭用户。

在產品力上,吉利銀河持續對標比亞迪,並與其在20萬元以內市場進行廝殺。例如車身尺寸與比亞迪海豚相近的星願,其價格更低,配置更豐富。

吉利星願與比亞迪海豚車型對比。 製表/陳亮 吉利星願與比亞迪海豚車型對比。 製表/陳亮

更為重要的是,吉利銀河不再是以往依靠單款走量,而是依託「一個吉利」戰略,做到產品聚焦、研發共享,從而實現成本有效控制和結構優化。從數據來看,自2024年8月銀河E5上市以來,其每一款產品均有良好的表現,新能源盈利周期全面開啟,單車核心歸母淨利潤同比漲幅37%,核心歸母淨利率漲幅達57%。

目前,吉利汽車新能源產品市佔率達11.1%,穩居行業第二,相較於第一名比亞迪來説,差距正在縮小。桂生悦表示,隨着吉利汽車的產品不斷完善,有信心與第一名(比亞迪)縮小差距,甚至超過第一(比亞迪)。

極氪增速驟降,信任修復路漫漫

在銀河品牌崛起的背后,毛利率的變化同樣值得關注。上半年,吉利汽車毛利率達16.4%,但同比微降0.3個百分點。而豪華新能源市場則是提升毛利率的關鍵所在。

吉利必須讓極氪品牌跟上集團增長的步伐。上半年,極氪品牌銷量達90740輛,同比增長3.26%,相較於去年同期106.1%的增速,今年下滑嚴重。其與領克品牌相比,更有近20個百分點的增速差距。

極氪品牌的增速放緩與此前透支消費者信任有極大關聯。2023年-2024年,極氪產品快速換代,甚至出現「三代同售」的場景。特別是2025款極氪001在硬件層面做了升級,但價格卻下調了2萬-3萬元,導致2024款車主剛提車即面臨「技術過時」 和「資產貶值」 的雙重打擊。

同時,「0公里二手車」事件也是透支消費者信心的因素之一。有媒體報道,極氪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户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引發大量投訴。這一舉動損害了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影響了后續銷量。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單一爆款車型已從藍海市場進入紅海競爭階段。極氪001初上市時,純電性能轎車市場幾乎處於空白,而如今小米SU7、小鵬P7i、智己L6、星紀元ES 等車型蜂擁而至,這些競品在價格、配置、智駕體驗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分流了極氪001的潛在客户。

為此,吉利汽車開始求變,主動公佈產品節奏,試圖挽回市場信心。桂生悦向所有吉利旗下品牌曾經有背刺感覺的用户表達真誠的歉意。

8月8日,極氪品牌在社交媒體平臺發佈產品更新預告,旗下極氪X、極氪007、極氪001與極氪7X四款車型將在年內推出改款。其他在售車型今年暫無更新計劃。

海外市場意外下滑,重構體系謀破局

除恢復消費者信心外,重新找到海外新增長點也是吉利下半年需要着重佈局的戰略之一。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總出口銷量為18.4萬輛,同比減少8%,此次下降主要受到東歐市場超40%的降幅影響。

主要是俄羅斯市場遇冷。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同比下滑26.3%。俄羅斯汽車諮詢公司ASM今年7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主要市場掌握在本地品牌拉達手中,6月銷量為24165輛,位居其后的是長城哈弗、奇瑞、長安和吉利,這些品牌全部出現三成以上跌幅,尤其吉利下降最為明顯,達到44.4%。

此外,海外市場調研不足及反應過慢也是一大原因。海外市場變化較快,而吉利在市場調研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在資源配置上的支持力度也不夠大。例如,吉利旗下車型在海外的配置和國內一樣,沒有進行本地化調整,相比之下,其他車企在產品本地化設置方面更為紮實,這使得吉利在海外主要市場的售價下降,影響了銷量。

面對出海困局,吉利汽車集團CEO(首席執行官)、吉利汽車控股董事淦家閲在過去幾個月內對海外市場的組織架構和產品策略都做出了一系列調整,並親自掛帥組建快速響應體系,從組織上形成了全吉利一盤棋。

淦家閲表示,下半年在海外成立五大區,包括歐洲區、拉美非區域、中東亞區域、東盟區域和東歐區域。此后,所有的品牌在區域範圍內進行國際化的發展,並在中后臺形成全部資源的統一和調度。

在產品規劃上,吉利汽車在海外繼續堅持「油電並舉」策略,根據不同的區域制定不同的產品策略。尤其是破除吉利汽車以往對中國產品做簡單適應化就出口至不同市場的做法,而是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區域的產品進行不同配置。

目前,吉利汽車注資雷諾巴西,借力其成熟生產體系與渠道網絡切入拉美市場;埃及工廠正式投產、印尼基地啟動試製,強化本地化供應鏈能力。

變革之后,淦家閲立下軍令狀,吉利汽車要打造3個10萬輛級以上的區域,2個5萬-8萬輛的區域。總體上,確保今年全年的出口銷量實現正增長。

價格戰被叫停,后續比拼硬實力

回顧2025年上半年,吉利的主要增長來自售價更加親民的銀河品牌。然而隨着價格戰被叫停,新車上市的價格挪動空間不大,大眾市場的競爭將由價格驅動轉向產品力比拼。

交銀證券指出,如果不能用價格作為主要賣點,市場則會更多轉向配置、駕駛體驗、智能化等綜合價值。

尤其是智能化方面,早已經成為各家車企凸顯自身差異化的關鍵領域。吉利也於今年3月發佈了「千里浩瀚」高階智能駕駛系統,並將該智駕系統覆蓋至吉利系15萬至50萬元級市場。

同時,吉利對智駕團隊進行了優化整合,以進一步提升效率。8月初,極氪智駕團隊、吉利研究院及曠視旗下智駕品牌「邁馳智行」將一同併入重慶千里智駕。吉利方面明確表示,吉利未來將只有一個智駕團隊。

不過,當智能輔助駕駛成為標配后,如何平衡銀河、極氪和領克三品牌之間的關係,打出價格分層、技術分層和品牌分層,依舊考驗着吉利管理團隊的智慧。而能否有效解決極氪的增長困境、快速扭轉海外市場頹勢,並同步強化整體品牌價值,將直接決定吉利汽車能否真正「補齊三短板」。這不僅關乎其全年300萬輛銷量目標的達成,更是其從「平價金礦」邁向全面均衡發展,最終實現全球一流車企願景的關鍵戰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