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批科創債ETF上市滿月成千億規模,機構熱情搶籌,第二批申報在即

2025-08-18 15:38

財聯社8月18日訊(記者 閆軍)10只首批科創債ETF上市滿一個月,最新規模合計爲1161.25億元,成為繼基準做市信用債ETF之后,第二個品類超千億的債券ETF,其中,嘉實科創債ETF率先突破200億元。

  首批科創債ETF在7月17日集體上市,當日成交額達到809億元,4只產品超過百億。這一火爆場景,也讓其他基金公司熱切期待第二批科創債ETF的開閘。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此前市場有數十家基金公司爭奪第二批科創債ETF名額,不過從多方消息顯示,第二批科創債ETF或有十余家入圍。

  據悉,和首批科創債ETF類似,第二批科創債ETF也將跟蹤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等三個指數,均有公司上報,同時兼具跨市場、單市場產品,從市場流傳名單來看,不少基金公司將藉助科創債ETF完成首隻債券ETF的突破。

  「市場一度傳出第二批科創債ETF即將上報的消息,但是截至目前,暫未接到監管消息,我們也是從市場看到名單,向產品部門進行了解才獲悉公司計劃申請。」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債券ETF以機構投資者居多,今年規模增長驚人,引來基金公司紛紛加入。

首批科創債ETF上市滿一個月超千億,券商、銀行參與度高

  截至8月17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上市滿一個月。僅僅一個月時間,首批科創債ETF從上市初始的289.89億元,增長至1161.25億元,增幅達300%。

  從產品上市公告可知,科創債ETF持有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多隻產品機構投資者佔比超9成,在隨后的市場活躍上,也能看到以券商為主的做市商,為基金產品提供了主要的流動性與規模貢獻。

  從科創債ETF前十大持有人來看,券商、銀行、信託公司、理財子和企業均有參與,券商和銀行(不含理財子)是科創債ETF認購主力,持有規模分別為108.11億和53.22億,佔比前十大合計規模分別為54.24%、26.7%。

  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參與程度最高,規模達108.11億元,佔比超過50%。其中,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位居前三,持有規模分別為22.14億、12.76億、11.49億。其中,銀河證券參與了9只科創債ETF首發認購,僅未參與南方科創債ETF,持有規模最多的是博時科創債ETF;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分別參與了7只科創債ETF首發認購;申萬宏源、國投證券參與規模也突破10億。

  銀行(不含理財子)配置科創債ETF較積極,規模達53.22億排名第二,佔比26.7%。10只科創債ETF產品有5只託管在興業銀行,興業銀行合計配置了41.4億規模,且均為第一大持有人。此外,中信銀行長沙銀行、天津銀行等也參與到此次科創債ETF認購中。

  信託公司主要通過其管理的資金信託計劃配置科創債ETF,規模27.47億排名第三,佔比13.78%。共計有8家信託公司參與了科創債ETF的首發認購,建信信託、中信信託、華潤信託合計規模位列前三,分別達10.54億、6.97億和3.50億。

  此外,兩家理財子公司通過理財產品資金參與科創債ETF首發銷售,規模達9.98億,佔比5.01%。招銀理財主要參與招商科創債ETF,多隻理財產品合計持有規模達7.27億。興銀理財則主要參與了景順長城、嘉實、易方達旗下科創債ETF。

業內期待第二批科創債ETF申報

  「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科創債ETF迎來了規模爆發,一是機構資金投資額較大,很容易上量;二是在債券投資超額空間變小,被動投資則迎來配置的風口。」有基金公司表示,這是今年債券ETF規模發展迅速、資金持續流入的原因,也是基金公司積極參與的重要原因。

  財聯社記者獲悉,不僅頭部固收大廠對科創債ETF感興趣,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也希望藉助科創債ETF入場,畢竟在債券這一品類中,中小基金公司憑藉網紅產品突圍的案例不在少數。

  「一般而言,創新產品獲批的重要門檻就是相關類型產品的規模,比如權益類指數上報要看權益規模,債券ETF也不例外。首批獲准發行的基金公司均是固收大廠,在二批上報方面,希望監管能夠放寬規模限制,讓更多基金公司有參與的機會。」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在基金公司看來,機構的資金遠不止如此。以銀行為例,同業部門、託管部門都高度關注債券ETF的發展。「當前來看,興業銀行在科創債ETF中參與程度最深,但是同爲股份行的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亦有參與的意願。」上述人士指出,有些銀行也在加緊推動債券指數成分券的入池流程,以便儘早參與到這一波規模擴張中。

債券ETF規模突破5400億元再創新高

  中金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債券ETF市場迎來供給側改革,信用債ETF密集發行,從1月份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到7月份首批10只科創債ETF,債券ETF的市場版圖不斷完善。債券ETF存量產品數量已拓展至39只,包括2只轉債ETF,16只利率債ETF和21只信用債ETF。

  39只債券ETF最新規模達到5414.03億元,首次超過5400億元。年內資金淨流入達3045.6億元。其中,23只債券ETF規模超過百億,佔比近6成。海富通短融ETF最新規模571.58億元,博時可轉債ETF躍居第二,為525.82億元。

  千億品類上,除了10只首批科創債ETF合計規模超千億,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合計規模1281.59億元,8只產品均超百億規模,其中,易方達公司債ETF、南方公司債ETF以及華夏信用債ETF規模均超200億元。

  從基金公司排名來看,海富通基金旗下債券ETF仍領先,旗下6只產品合計規模為1088.48億元;博時基金旗下5只債券ETF合計規模933.95億元緊隨其后;富國基金儘管只有2只產品,以645.6億元的總規模位居第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