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10:00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國瓷材料(300285.SZ)、威高骨科(688161.SH)、昊海生科(688366.SH)、樂普醫療(300003.SZ)、藍帆醫療(002382.SZ)、心脈醫療(688016.SH)等
產業概況
1、定義
生物醫用材料是一類用於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新型高科技材料,按用途可分為骨、牙、關節、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統修復材料,皮膚、乳房、食道、呼吸道、膀胱等軟組織材料,人工心臟瓣膜、血管、心血管內插管等心血管系統材料,血液淨化膜和分離膜、氣體選擇性透過膜、角膜接觸鏡等醫用膜材料,組織粘合劑和縫線材料,藥物釋放載體材料,臨牀診斷及生物傳感器材料,齒科材料等。
2、產業鏈剖析:中游為核心環節
生物醫用材料製造行業上游市場為原材料市場,主要分為金屬、高分子、生物陶瓷等原材料,中游即為產品開發,由製造企業通過對上游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之后得到生物醫用材料成品。下游則面向醫療機構與患者,實現臨牀應用。
從生態圖譜來看,中國生物醫用材料上游原材料供應企業主要包括:東尼電子、凱賽生物、華熙生物、鉅子生物等,中游的生物醫用材料生產製造企業主要包括:國瓷材料、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樂普醫療、藍帆醫療、心脈醫療等。
3、產業發展歷程:行業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從遠古的經驗應用起步,歷經仿製追趕、體系構建、創新突破,正逐步走向全球技術前沿。這一歷程不僅反映了材料科學與醫學的深度融合,更體現了國家戰略、資本驅動與臨牀需求的協同作用。未來,隨着前沿技術的持續突破與產業生態的完善,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有望在保障國民健康、推動醫療技術革新及參與全球生物經濟競爭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4、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下迎來發展新機遇
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衞健委、國家醫療保障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範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生物醫藥材料技術發展方向、產業升級、質量審覈規範、國家集採等內容。具體政策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投融資熱度波動調整
2016-2025年1-7月,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製造行業融資呈現「先升后降、波動調整」的特點。融資次數從2016年1起逐步增長,2021年達峰值13起,隨后回落調整,2025年1-7月為4起,整體呈「起步-增長-高峰-調整」趨勢。融資金額2017年因大額投資躍升至23.5億元,2019-2021年持續增長至峰值54.73億元,2022年后顯著回落,2025年1-7月僅2.01億元,金額波動較次數更明顯。
2、市場規模持續攀升
2016至2024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呈現階梯式加速增長態勢,從1730億元擴張至6895億元,九年間規模擴大近4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7%,反映出行業在政策驅動、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共振下的快速崛起。
3、上游:金屬和高分子材料為主
2022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上游細分材料結構中,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佔比相對較高。基於行業趨勢,2024年生物醫用材料細分市場中,複合材料因3D打印等技術應用、生物衍生材料因醫美需求激增份額上升,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醫用陶瓷受替代效應或市場競爭影響份額微降。
4、中游:血管介入和骨科等佔比相對較高
2022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中游細分產品結構中,低值醫用耗材、血管介入和骨科佔比相對較高。基於行業趨勢,2024年生物醫用材料細分市場中,血管介入、眼科、口腔科等領域因國產替代加速、需求升級等呈份額增長,低值醫用耗材、骨科等受集採影響份額微降。
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
據成都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統計,我國80%-90%的生物醫用材料成果仍處於研發階段,企業基本生產中低端產品,70%的高端產品依靠進口。隨着研發能力的不斷增強,在心血管支架、封堵器、生物型硬膜補片、骨創傷修復器械等部分生物醫用材料方面已實現進口替代。
2、區域競爭
從中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鏈企業區域分佈情況來看,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北京、上海等地區,其中山東省企業分佈最多。
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2030年市場規模接近1.3萬億元
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發病率上升及公眾健康意識提升,持續擴大骨科植入物、心血管介入耗材、創傷修復材料及血液淨化設備等臨牀剛需場景。同時,再生醫學、精準醫療等新興療法的發展,催生對生物活性材料、可誘導組織再生支架及智能監測材料等新型應用的增量需求,形成「傳統剛需升級+前沿領域創新」的雙軌驅動。結合2016-2024年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增長情況,前瞻預計,2030年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1.3萬億元。
——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具體分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用材料(生物醫學材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