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10:41
上周港股衝高回落,恆指再度刷新階段新高。港股三大指數今日高開,恆指漲0.09%,國指漲0.21%,恆生科技指數漲0.4%。盤面上,中醫藥股、互聯網醫療股上漲,生物醫藥股走勢分化,金斯瑞生物科技跌超3%。
消息面上,國家醫保局對「2025年國家醫保目錄及商保創新葯目錄」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正公示,公示期截至今天(8月18日);隨后將進入專家評審與談判階段。此次同步推進「商保創新葯目錄」。
相關ETF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高開高走,盤中漲近2.5%,成交額破2000萬,換手率超5%,該ETF近五日獲資金淨流入1600萬,備受市場關注。成分股中超半數上漲,亞盛醫藥-B漲超9%;聯邦制藥漲超3%;科倫博泰生物-B、再鼎醫藥、信達生物、三生製藥、麗珠醫藥漲超2%;石四藥集團、錦欣生殖、復星醫藥等個股跟漲,漲幅均超1%。
恆生醫療ETF(513060)高開,盤中持續震盪,截至發稿,上漲近1.5%,成交額近5億元,換手率超6%。成分股中半數上漲,亞盛醫藥-B、四環醫藥漲超8%;聯邦制藥、平安好醫生、時代天使、再鼎醫藥等個股跟漲,漲幅均超3%。
相關機構發文表示,當下的政策主線,政策+BD雙輪驅動。目錄雙軌(基本醫保+商保創新葯)意味着「能進醫保走醫保、談不成進商保」的支付閉環雛形已定,釋放「真創新更易放量」的信號;時間軸看,8月公示收官→三季度評審與談判→10–11月結果發佈,政策催化將貫穿3–4個月窗口。對A+H公司而言,已在公示名單內或具有新增適應症者,階段性更易獲得資金關注。
結構與節奏上,業績線與事件線疊加。創新葯在醫保/商保支付「雙軌」與MNC數百億美元級BD「干火藥」共振下,中國創新葯板塊系統性重估仍在繼續;互聯網醫療(平臺+藥房/到家)在高增長與盈利改善帶動下,是H股醫藥里相對收益的主賽道之一;設備耗材側,帶量集採在部分品類節奏持續,短線對單一產品依賴度高、議價能力弱的企業形成估值壓制,但中長期關注出清后龍頭份額提升與國產替代的結構性機會。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聚焦港股上市創新葯企業,權重股包括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三生製藥、翰森製藥、再鼎醫藥、藥明康德等龍頭公司,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恆生醫療保健ETF(513060)作為覆蓋AI醫療龍頭(如訊飛醫療)、創新葯企及智能設備製造商的指數化工具,將直接受益於技術滲透與市場擴容的雙重紅利。當GPT-5將醫療誤診率壓縮至近乎人類專家水平,當它用百萬級上下文守護患者全周期健康數據,這場由通用人工智能點燃的醫療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精準醫療普惠化。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