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09:30
今年春節前,準備回老家過年的羅聲(化名)給要「留守」5天的橘貓添置了小玩伴——一個高約10釐米的陪伴機器人。
「雖然已經給它準備好了三個貓廁所、智能餵食器和飲水機,解決了吃喝拉撒的問題,但仍然放心不下。因為按照往年的經驗,‘留守’在家的后幾天,貓咪的精神狀態看起來都不太好,我們回到家的時候它會嗷嗷叫很久,所以就想着買個小機器人陪伴一下它。」羅聲説。
這個陪伴機器人支持遠程遙控、通話、記錄和逗寵,完美契合羅聲的需求。「感覺還挺值的。原來的攝像頭侷限性比較大,很多時候看不見貓,不知道它在干什麼、怎麼樣,但通過機器人可以與貓咪遠程對話,或者學一些貓狗叫,讓它獨自在家的生活不那麼枯燥。」
羅聲並非智能養寵方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為「家庭成員」,寵物的生活正被「鏟屎官」們構建得日益精緻,設備也越來越智能化。除了智能貓砂盆、智能餵食器等基礎智能設備,智能陪伴機器人、智能項圈也陸續走進千家萬戶;就在今年,為寵物打造的智能手機也將正式上市。
寵物也過上智能生活
畢業后工作的兩年間,西西(化名)為毛孩子置辦了智能餵食器、飲水機、智能貓砂盆等各種智能設備,花費近六千元。「我太‘懶’了,圖省事就買了很多智能設備。加上現在工作了,想買啥就買啥。」西西説。
對於養貓的人來説,鏟屎是每天固定的家務活。由於普通貓廁所多為敞開式設計,若不及時清理寵物糞便,臭味將嚴重影響家居環境。如果有段時間不在家,如何鏟屎成了棘手的事情。
智能貓砂盆解決了「鏟屎官」們的痛點。它能在寵物便后及時、自動清理,具有除臭、殺菌等功能,還能區分寵物的大小便,並記錄每天的便便次數,形成系統的如廁數據。
這大大減輕了「鏟屎官」們的負擔。「我的工作是早六晚七,真的不喜歡也沒有余力鏟屎。用了智能貓砂盆后,只需3天換一次垃圾袋、兩周洗一次球倉,輕松、方便了很多,非常滿意。」西西説。由於養了5只貓,僅智能貓砂盆她就買了兩個。
江蘇的藍田(化名)去年在鄰居的推薦下置辦了智能貓砂盆。在他看來,智能貓砂盆的好處在於寵物便便后能立即被機器剷掉,不會過分擴散到家里,貓咪似乎也很喜歡。「它也很享受有人立即給它鏟貓屎的感覺,活得像公主一樣。」
電商平臺上的「智能貓砂盆」
目前,市面上智能貓砂盆的售價在500元到2500元不等,多數產品的價格集中在千元左右。
除了智能餵食器、智能貓砂盆等解決寵物生理需求的智能設備,不少寵物主還已經開始探索和嘗試更加智能的設備,試圖用科技管理寵物的健康和安全狀態。
在運動手錶幾乎成為健身人士的必備單品時,寵物也開始有了自己的「運動手錶」——智能項圈。
與市面上常見的運動手錶、兒童電話手錶類似,寵物智能項圈也具備睡眠、步數等基礎的運動監測功能,但定位是其主打功能,還附帶聲音尋寵的功能設計。一些產品還設置了「電子圍欄」的功能,即寵物的位置超出設定的半徑範圍時,設備會向寵物主發出警報。
今年5月底,雲南的趙佩(化名)給自己的灰泰迪買了只智能項圈。「看到這款產品可以監測狗狗的睡眠、步數,還自帶小夜燈,我就買了。」在購入智能項圈以前,趙佩給自家狗狗用的是人用的電話手錶,「(電話手錶)沒有智能項圈輕,戴着很容易歪。」
通過智能項圈,趙佩可以更細緻地瞭解到狗狗的健康情況,以及每天的活動軌跡。「它的定位功能還是起了不小作用的。有一次它被別人嚇到,跑丟了,我沿着回家的方向去找它、沒找到,后面打開定位器才發現,它跑去了與家相反的方向。」
用科技讀懂寵物情緒
隨着寵物智能設備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寵物智能設備正在經歷從基礎功能性到情感性的過渡,開始更多地聚焦寵物情緒感知和行為識別。
在今年3月舉行的MWC2025大會上,優克聯發佈了號稱「全球首款智能手機」的PetPhone。重量約37克,可佩戴在寵物脖頸上。PetPhone具備情緒通話、安全定位、健康監測和社交功能,還能夠識別寵物情緒。例如,寵物的綜合焦慮值超過閾值時,設備將自動撥打主人電話安撫寵物。同時佩戴了該產品的兩隻寵物還可以相互添加好友,通過訓練進行寵物間通話。《消費者報道》記者獲取的一份產品使用指南顯示,產品還支持寵物主通過訓練寵物規律起跳、觸發PetPhone自主撥打電話給主人的功能。
優克聯在最新財報中透露,這一產品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消費者報道》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優克聯官網客服諮詢時獲悉,該產品具體上市時間為8月20日。
「留守」在家的寵物也開始有了「貼身管家」。國外的一個團隊研製出了名為ORo的寵物陪伴機器人,目前官網售價爲799美元。ORo配備了傳感器和基於激光雷達的同步定位以及地圖繪製系統,能生成詳細的室內地圖並動態避開障礙物,從而能自如地在室內陪伴寵物。
ORo的智能音頻和圖像分析算法還可以監控寵物的行為、健康和情緒,從而全面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主人不在家時,ORo 能夠利用機身的彈射裝置來陪狗狗玩撿球遊戲,緩解寵物獨自在家時的孤獨情緒。
不僅如此,配備了智能餵食器的ORo,還能通過揚聲器呼叫寵物用餐,並通過內置攝像頭確認寵物來到餵食器前,從而確保寵物分配到新鮮的食物。
除了情緒交互,寵物智能設備的技術還滲透到了家居協同的生態聯動領域。
一家國外團隊打造了一款名為Pawport的智能寵物門,這款寵物門可以嵌入牆內,通過對寵物項圈的識別讓寵物靈活進出家門。在寵物佩戴項圈的情況下,每當寵物靠近,它就會自動感應並開啟。
寵物主可以在配套的app上對不同寵物設置出入時間表,監控他們的外出時長;項圈的靈敏度範圍和開門的範圍也可以通過app進行設置。Pawport寵物門的售價最低為499美元,需要和室內版本搭配使用的户外防水型號,起售價爲399元。
養寵人與寵物智能設備還需「磨合」
儘管市面上的寵物智能設備在功能性上已有不小的突破,但由於實際生活中不同寵物所處場景遠比想象中複雜,智能設備在特定場景上的應用仍然存在短板。
例如,目前大多數智能項圈的主打功能是户外定位,更適合狗狗等户外活動較多的寵物。而貓貓的活動場景以室內為主,部分智能項圈在室內場景的定位還不夠細緻。
深圳的陳文(化名)「散養式」養貓,她的貓經常獨自外出。爲了方便定位找貓,去年11月,她在網上購買了某款智能項圈。但在使用中發現並不太適用。「這款項圈的户外定位表現十分優秀,但我家貓不是出去了找不到回家路,而是回到樓內找不到家門。」
陳文對《消費者報道》記者稱,「我住在一棟公寓樓里,每一户的門都差不多,我家貓能夠自己回到公寓樓里,但有時會錯進了其他住户的門。它發現進錯家門后就會躲起來。直到被人發現、聯繫公寓管家才能找回,而這個期間,項圈在樓內的定位是完全不準確的。」
雖然項圈帶有響鈴尋寵的功能,但陳文反映,設備的呼叫聲音太小,貓貓在別人家時,沒法聽到設備發出的鈴聲。
其他使用過智能項圈的寵物主還表示,貓貓實際的活動情況偶爾與設備反映的並不一致。比如,有時候貓貓已經離家外出,手機上卻未收到任何出逃提醒;。而在另一些時候,貓貓明明在家,設備卻發出出逃提醒。
儘管功能還有待完善、售價也不低,「鏟屎官」們仍然願意為愛寵花費這筆錢,而寵物智能設備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鏟屎官」們的養寵壓力。
「我的寶寶值得一切好的東西,我也會盡我所能給它最好的。」「有了這些智能設備,養6只貓也不會感到麻煩和累。」趙佩、朱麗(化名)對《消費者報道》記者如是説。
科學化、智能化養寵的推動下,寵物智能設備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全球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寵物智能用品市場規模將接近60億美元(約424億元)。預計在2024年至2034年間將以19.5%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