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澳洲躍居全球儲能前三甲,市場劇烈波動催生萬億儲能商機

2025-08-18 09:20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電池投資者正大舉湧入澳大利亞,試圖通過"低買高賣"的儲能策略,從全球波動最劇烈的電力市場中獲利。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本月已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三大大型電池儲能市場,裝機容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隨着支撐電網的煤電機組陸續退役,到2035年該國公用事業規模電池儲能容量將較2024年激增八倍。

這個擁有2800萬人口的國家正在逐步淘汰老舊煤電,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提升逾一倍至82%,使其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試驗場。

屋頂光伏的爆發式增長雖加速了轉型,卻也導致午間電力過剩,為大型電池創造了低價儲電、高價返售的套利空間。

殼牌澳大利亞子公司交易業務副總裁David Guiver表示。"澳大利亞面臨獨特局面——或許該稱為挑戰——每天都有大量過剩電力湧入市場,"這家持有多個大型電池項目的能源巨頭指出,這正是大規模儲能投資激增的原因。

image.png

澳大利亞大型電池市場蓬勃發展

光伏電力大量併網疊加煤電機組頻繁故障,導致供需嚴重失衡——2022年甚至引發前所未有的市場失靈。午間電價常現負值(意味着用户用電可獲得補償),而傍晚用電高峰時段價格則飆升,形成顯著套利機會。

去年四季度(涵蓋南半球春季大部分時間),澳大利亞主電網電價在23%的五分鍾調度區間出現負值或零值,遠超歐洲主要電力市場水平。

據清潔能源委員會統計,2023年澳大利亞大型電池項目投資達69億澳元(46億美元)創紀錄后,去年再獲37億澳元承諾投資。與此同時,屋頂光伏安裝量創2021年以來新高——儘管全國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安裝光伏板,普及率全球居首。

黑石集團旗下Akaysha Energy首席執行官Nick Carter指出,"市場嚴重低估了波動性藴含的巨大機遇。"這家在澳、日、美佈局電池項目的企業預測,價差空間未來五到十年將維持甚至擴大。

image.png

澳大利亞電力市場波動性創紀錄

上季度,接入國家電力市場的公用事業電池通過套利獲得1.208億澳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逾三倍。

商業模式正發生根本轉變。Edify Energy能源市場主管Andrew Steil表示:"套利正取代輔助服務成為電池主要收入來源,這種趨勢將持續。"這家由John Laing集團支持的開發商指出,特斯拉2017年在南澳建成全球首個百兆瓦級電池的項目,標誌着行業轉折點的到來。

對AGL能源和Origin能源等傳統電力公司而言,電池儲能還具備對衝風險的功能。Origin已投入17億澳元開發兩個大型電池項目,併爲在建項目鎖定承購協議。

AGL作為澳洲最大煤電運營商,目前運營兩座電網級電池,第三座將於明年初投運。

"電池完美解決了短時儲能和快速響應需求,"AGL交易業務總經理Simon Sarafian表示。該公司CEO Damien Nicks在半年報説明會上稱,預計2028年起電池收益將完全覆蓋上漲的燃煤燃氣採購成本。"未來十年所需部署的電池規模將超乎想象。"他補充道。

目前Akaysha投運的十億澳元級超級電池,容量已達特斯拉南澳項目的八倍。這種不持有發電資產、無零售客户的純儲能商業模式,正憑藉政府合約與市場套利開闢新賽道。

隨着電池在8%的時段成為電網定價者(其報價常達水電基準價的三倍),澳大利亞電力市場格局已迎來深刻重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