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6月全球動力電池同比增長37.3%,7月硅片主動控產穩價【民生電新·周觀察·20250817】

2025-08-17 21:33

行業觀點概要

 本周(20250811-20250815)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5.84%,漲跌幅排名第4,強於上證指數。本周工控自動化漲幅最大,核電指數跌幅最大。工控自動化上漲7.43%,鋰電池指數上漲6.56%,太陽能指數上漲5.32%,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3.85%,儲能指數上漲3.55%,風力發電指數下跌0.56%,核電指數下跌1.52%。

新能源車:2025年1-6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37.3%

根據 SNE Research最新數據,2025年 1-6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 504.4GWh,同比增長 37.3%。從裝機量來看,寧德時代以 190.9 GWh的絕對優勢穩居榜首;比亞迪以89.9GWh 緊隨其后;LG新能源以47.2 GWh位列第三。蜂巢能源表現尤為突出,以裝機量12.9 GWh實現同比增長208%,成為Top10中同比增速最快的企業。從市場份額來看,寧德時代市佔率 37.9%,是唯一市場份額超35%的企業。比亞迪市佔率 17.8%,兩家龍頭企業合計市場份額高達55.7%,持續領跑全球。

新能源發電:25H1組件TOP10廠家出貨同比略增,7月硅片主動控產穩價

2025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組件供貨商總出貨量約為247.9GW,環比去年同期增長10%,全球前十大組件供貨商的出貨重心依然集中於國內市場,中國地區出貨佔比約58%,海外市場佔比約42%。從技術路線看,TOPCon組件已成為全球前十大供貨商的一致主力產品,BC與HJT技術受限於愛旭股份及主要HJT廠商本期未進入前十榜單,此統計並未能真實反映全球市場佔比。2025上半年,組件行業依然在低谷中摸索前行,當前光伏行業正處於行情低谷的反轉期,龐大的出貨量雖能體現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與渠道滲透能力,但長遠而言,持續盈利的能力纔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電力設備及工控:2025年國網計量設備2批招標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十三批採購(營銷項目第二次計量設備招標採購)招標,總計425個標包,招標物資總數量達到2066萬隻,其中:電能表1746.14萬隻,配件5.1萬隻,電能表需求同比增加12%,環比減少45%。

■ 本周關注:寧德時代,科達利大金重工海力風電德業股份良信股份盛弘股份廈鎢新能許繼電氣明陽電氣等。

■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等。

■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2025年1-6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37.3%

1.1 行業觀點概要

據 SNE Research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已達到504.4GWh,同比增長37.3%。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行業領軍企業,佔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合計市場份額達到55.7%,持續領跑市場;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新能源三家公司憑藉其公司規模與技術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領先地位,排名一直穩居前三,呈現出行業內"強者恆強"的態勢。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1-6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已達到299.6GWh,累計同比增長47.3%。

從裝機量來看,2025年1-6月,寧德時代以190.0GWh遙遙領先,同比增長38%;比亞迪緊隨其后,以 89.9GWh 位列第二,同比下降56%;LG新能源以47.2GWh 位列第三,同比增長4%;中創新航裝機量21.8 GWh,同比增長22%,位列第四;SK On和松下裝機量分別為19.6GWh 和 18.8GWh,分別同比增長 11%和 14%,位列第五,六名;億緯鋰能(維權)裝機量13.6 GWh,同比增長 66%,位列第九;蜂巢能源裝機量 12.9GWh,同比增加208%,位列第十名。

從市場份額來看,寧德時代市佔率領跑眾龍頭,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2025 年 1-6月,寧德時代市佔率 37.9%,同比提升0.5%,依舊是唯一佔據 35%以上市場份額的電池供應商;比亞迪市佔率 17.8%,同比提升 15.6%;第三名 LG新能源市佔率9.4%,同比下降23.6%;中創新航的市佔率4.3%, 同比下降10.4%;SK On和松下的市佔率分別為 3.9%和 3.7%,其中SK On同比下降18.8%,松同比下降17.8%;億緯鋰能的市佔率為2.7%,同比增長 22.7%;蜂巢能源市佔率 2.6%,同比提升52.9%。

投資建議:

電動車是長達10年的黃金賽道,25年國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延續,國內需求持續向好,重點推薦三條主線:

主線2:4680技術迭代,帶動產業鏈升級。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續若體系上使用高鎳91系和硅基負極,系統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並可以極大程度解決高鎳系熱管理難題。重點關注:大圓柱外殼的【科達利】斯萊克和其他結構件標的;高鎳正極的容百科技】、【當升科技】、【芳源股份】、【長遠鋰科】、【華友鈷業】、【振華新材】、【中偉股份】、【格林美;佈局LiFSI的天賜材料】、【新宙邦和碳納米管領域的相關標的。

主線3:新技術帶來高彈性。重點關注:固態電池【廈鎢新能】、【奈科技】、【元力股份等。

新能源發電

新能源發電:25H1組件TOP10廠家出貨同比略增,7月硅片主動控產穩價

2.1 行業觀點概要

2025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組件供貨商總出貨量約為247.9 GW,環比去年同期增長10%。本次數據統計自百兆瓦,出貨總量相差不超過5%的廠家並列排名。

在第一梯隊前四名中,晶科能源以些微差距奪得榜首,隆基綠能緊隨其后佔據第二。兩者在上半年已逐步拉開與其他企業的出貨差距。天合光能與晶澳太陽能並列第三,上半年前四出貨佔比接近總量的六成,大者恆大的局面底定。

第二梯隊中,第五、第六名依序是通威股份、正泰新能;一道新能與阿特斯並列第七,第九名與第十名分別是協鑫集成以及英利發展,觀察第二梯隊的全球出貨表現,多數企業實現環比增長,其中通威股份與一道新能的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幅達到 30-40%,凸顯其組件業務版圖的快速擴張。

此外,本次榜單邊緣的企業橫店東磁、愛旭股份表現同樣值得關注。橫店東磁長年耕耘歐洲市場,憑藉渠道優勢,今年上半年海外出貨佔比逼近 60%。愛旭股份做為老牌專業電池廠,透過前沿 BC 技術的差異化競爭,成為上半年唯一實現全 BC 組件出貨的企業。兩者在海外高端市場的溢價能力同樣值得企業借鑑。

受中國市場節點搶裝影響,2025 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組件供貨商的出貨重心依然集中於國內市場,中國地區出貨佔比約 58%,海外市場佔比約 42%。在海外市場中,除亞太及歐洲等傳統需求中心外,多數企業亦積極佈局中東與非洲,上半年在這兩大新興市場的出貨均實現增長。從技術路線看,TOPCon 組件已成為全球前十大供貨商的一致主力產品。上半年統計顯示,前十 TOPCon 出貨佔比超過 94%,PERC 僅在尾端保有零星出貨。至於BC與HJT技術,受限於愛旭股份及主要 HJT 廠商本期未進入前十榜單,此統計並未能真實反應 BC 和 HJT 的全球市場佔比,而更側重於呈現前十大企業在出貨策略上的技術選擇。

2025 上半年,組件行業依然在低谷中摸索前行。當前光伏行業正處於行情低谷的反轉期,龐大的出貨量雖能體現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與渠道滲透能力,但長遠而言,持續盈利的能力纔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全球前十組件供貨商均為一體化企業,雖具備規模優勢,但在虧損周期內,產能越大、固定成本壓力越高,反而面臨更嚴峻的經營挑戰。相較之下,擁有充裕現金儲備與健康資產負債率的企業,能在行業下行時期保有余力,掌握投資經營主動權。

過去市場競爭多聚焦於擴大出貨與搶佔先機;如今,隨着多數區域市場已經被覆蓋,行業或許更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差異化產品滲透細分市場、契合客户需求,並提升長期黏性,從而走出」產品同質化」的內卷困境。隨着反內卷的聲音漸起,唯有在規模與盈利間找到平衡,將競爭從價格轉向價值,把短期增量沉澱為長期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在下一輪上行周期中脫穎而出。

產業鏈價格及產量:

硅料:根據infolink統計,在價格方面,本周硅料企業產品報價大致穩定,延續上周報價水平,賣方報價緻密料價格約每公斤 49-55 元人民幣之間不等,現貨取貨價格 49-55 元人民幣,其中部分給予大客户的報價約落在每公斤 46-50 元人民幣不等。顆粒料約每公斤 43-46 元人民幣不等,新單報價約 46 元人民幣的水平。本周硅料主流價格為緻密料 42-47 元人民幣、緻密復投 45-50 元人民幣、顆粒料 43-46 元人民幣。需要注意受惠價格大幅抬升的狀況之下,也誘發部分廠家規劃復產提產,雖仍有部分廠家檢修,但測算整體八月硅料產量高達 12.5-13 萬噸的水平。海外硅料均價雖暫時落每公斤 18-19 美元的水平,受到大而美法案影響,輸美廠家近期調整供應鏈生產結構,八月整體價格落在 18 美元的水平。

在產量方面,七月覆盤產量小幅增加來到 10.9 萬噸,以硅耗量 1,900 噸/GW 折算約合 57.3 GW。展望八至九月,整體產量增加幅度將較明顯,八月產量增加來到 12.6 萬噸,以硅耗量 1,900 噸/GW 折算約合 66.5 GW。當前熱點議題在於收儲事宜,然截至月初尚未底定,考慮審查資金等狀況到位恐需觀察至年末。

硅片:根據infolink統計,在價格方面,本周硅片價格雖局部價格出現松動,但整體仍延續上周水平。主流成交價方面,與上周一致:183N 堅守在每片 1.20 元人民幣,210RN 維持在每片 1.35 元人民幣,210N 則為每片 1.55 元人民幣。然而,大尺寸產品中已出現零星低價成交,210RN 低價成交至每片 1.33 元人民幣,210N 亦有每片 1.53 元人民幣的成交價格。細部觀察個別尺寸,183N 受限於供應面持續收縮,本周價格相較大尺寸規格更為穩定,變動相對有限。相比之下,210RN 和 210N 近期受下游採購節奏放緩影響,硅片廠出貨動能略顯疲軟,市場氛圍由前期的積極轉為謹慎甚至偏悲觀。儘管如此,多數廠家仍維持統一報價與挺價策略,買賣雙方博弈明顯,但價格走勢仍不排除后續下行的可能性。

在產量方面,七月單月硅片產出約為 51.9 GW,較六月 58.2 GW 顯着下滑。不同於過去因需求疲軟而被動減產,多數硅片企業在七月主動降低開工率,藉此促使價格回穩。整體來看,市場對價格進一步下探的疑慮已有所緩解,氛圍亦較此前轉趨樂觀。八月起部分廠家已陸續調升開工率,預計單月產出將上升至約 55.3 GW。尺寸產出分佈上,183N 產出佔比預計將進一步下滑至約 25%,反映其市場需求持續萎縮,但受近期海外需求支撐,該產品仍維持一定出貨表現。210RN 則隨產線升級推進,有望於本月攀升至 57-58%,持續鞏固其市場主導地位,至於 210N,則預計維持在約 21%。

電池片:根據infolink統計,在價格方面,N 型電池片部分:本周各尺寸價格本周仍然持平,183N、210RN 和 210N 分別為每瓦 0.29 元、0.285 和 0.285 元人民幣,183N 價格區間為每瓦 0.29-0.30 元人民幣,210RN 和 210N 則為每瓦 0.285-0.29 元人民幣。如同上周所述,考慮終端對調價接受程度仍未明朗,組件環節難以持續接受電池片價格繼續上揚,而電池片作為議價能力相對薄弱的環節,仍大幅受制於上下游壓力傳導,因此本周電池片價格仍相應持穩。

在產量方面,七月全球電池片實際產出約 58.1 GW,八月份全球電池片排產則預計約 58.8 GW,環比上升約 1%。以技術區分電池片產出,八月份 TOPCon 預計佔比約為 90 %,PERC、BC 佔比皆為 4% 以上,HJT 則低於 1%。

組件:根據infolink統計,在價格方面,本周需求疲軟影響逐漸顯現,TOPCon 組件現貨新單小量簽訂在 0.65-0.7 元人民幣不等的水平,但對於后續訂單報價已開始走跌。當前新單成交量體較少,多數前期訂單執行為主,本周庫存壓力影響,較低的價格水平出售狀況增加許多,拉低部分產品售價。集中項目雖持穩不動,但也有松動的跡象。TOPCon 組件集中項目價格約 0.61-0.68 元人民幣訂單發貨為主。分佈項目較少執行,價格暫時僵持。本周前單與新單較為混雜,整體綜合均價暫時穩定。BC 方面,N-TBC 的部分,本周價格維穩,當前執行價格約 0.73-0.8 元人民幣之間的水平,整體報價不含經銷商與庫存售價。

在產量方面,七月組件排產吻合上期預測,落在 52.4 GW 左右,較上月 53 GW 稍減。八月份組件排產仍將維穩,單月產量預估約在 52-53 GW 之間。其中,受到先並后裝影響,以及四季度項目往前挪移的現象,中國市場仍有分佈式與集中式項目尚在拉貨。中國單月產出支撐在 43-44 GW,海外產出則落在 8-8.5 GW 左右。

玻璃:據SMM統計,在產量方面,7月國內光伏玻璃產量繼續下降,7月國內光伏玻璃總產量為48.09 GW,較6月環比下降0.7%,雖表觀下降量不大,但由於7月生產天數較6月增加一天,實際減產量較多,接近2GW。7月致使減產的主要原因為企業虧損,7月國內整體窯爐冷修產能單月達到6750噸/天,達到總產能的5.21%,其中龍頭企業減產量達到4800噸/天,為7月總減產量的71.11%。8月雖目前規劃減產產能較少,但近期工信部會議上,多家玻璃企業提倡進一步減產,疊加前期冷修窯爐影響,8月甚至9月,國內光伏玻璃產量仍呈現下降趨勢,預計今年運行產能低點或將下降至8.3萬噸/天左右,對應對組件供應量約為42GW左右。

投資建議:

光伏

海內外需求預期旺盛;產業鏈技術迭代加速,強調差異化優勢,各廠家有望通過持續研發打造差異化優勢,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持續擴張下游應用場景。伴隨着「反內卷」治理持續深入,光伏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建議關注五條主線:

1)硅料環節為供給側改革抓手,收產能相關舉措持續推進后,產能出清有望加速,關注成本曲線左側的硅料龍頭企業協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

2)行業出清除了政策端變化外,還要關注產能出海和新技術。銅漿導入提速,關注與龍頭深度綁定的粉體與漿料企業博遷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主鏈環節BC產業化進展持續加速,有望通過高效率和差異化競爭率先穿越周期關注愛旭股份、隆基綠能,TOPCon技術進步持續推進,關注TOPCon領先企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3)推薦深度受益光儲需求高景氣的逆變器環節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科技、德業股份、禾邁股份昱能科技;關注有望受益於大電站相關的陽光電源,中信博上能電氣等。

4)北美市場需求復甦,關注有望受益於北美市場高盈利的鈞達股份、橫店東磁、阿特斯、博威合金、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

風電

當前的交易核心仍舊是需求;中期看,目前已經進入行業趨勢驗證期,行情演繹逐步從事件驅動迴歸需求景氣度驅動,內外有望共振;短期看,進入24Q4項目推進明顯提速,基本面和市場面的右側信號都逐漸明朗,對於確定性較高的公司可以更樂觀。

1)關注海風,管樁(海力、天順、泰勝等),海纜(東纜、中天、亨通等);關注深遠海/漂浮式相關(亞星錨鏈);

2)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零部件和主機廠等:振江股份、大金重工、明陽電氣、日月股份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三一重能

3)關注適應降本增效需要、滲透率有望提升的大兆瓦關鍵零部件等,關注崇德科技盤古智能等。

儲能

儲能需求向上,關注儲能三大場景下的投資機會。

場景三:工商業側儲能,重點推薦蘇文電能】【金冠電氣】【金冠股份】【澤宇智能等。

工控及電力設備

電力設備及工控:2025年國網計量設備2批招標

3.1 行業觀點概要

電力設備: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十三批採購(營銷項目第二次計量設備招標採購)招標,總計425個標包,招標物資總數量達到2066萬隻,其中:電能表1746.14萬隻,配件5.1萬隻,電能表需求同比增加12%,環比減少45.42%左右;採集終端部分,終端76.32萬隻,配件167.22萬隻,終端需求同比增加80.81%,環比增加126.01%;計量互感器部分,總體需求71.51萬隻,同比減少24.22%,環比減少66.77%。

國家電網公示2025年數字化設備2批中標情況,累計公示9個標的、169個標包、中標金額17.5億元;其中,服務器7.76億元,調度類硬件3.09億元,網絡設備1.89億元,調度類安全設備1.41億元,通信綜合數據網1.37億元。

分公司來看,上市公司合計中標金額12.80億元,佔比73.13%;其中,國電南瑞中標7.55億元,國網信通中標3.43億元,積成電子中標0.61億元,許繼電氣中標0.32億元,四方股份中標0.31億元,東方電子中標0.22億元,國電南自中標0.20億元,國電南自中標0.12億元。

投資建議:

電力設備

主線一:電力設備出海趨勢明確。電力設備出海有望打開設備企業新成長空間,我國擁有完整的電力設備製造供應鏈體系,競爭優勢明顯(總承包經驗豐富+報價具有競爭力+項目執行效率高),推薦變壓器等一次設備【金盤科技】【明陽電氣】【思源電氣】【伊戈爾】;變壓器分接開關【華明裝備】;取向硅鋼【望變電氣】;建議關注變壓器電磁線【金盃電工】;建議關注電錶&AMI解決方案【海興電力】【三星醫療】【威勝控股】;推薦電力通信芯片與模組【威勝信息】;建議關注:線纜【華通線纜】;複合絕緣子材料【神馬電力】。

主線二:配網側投資佔比有望提升。配網智能化、數字化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十四五」電網重點投資環節,推薦【國電南瑞】【四方股份】,電力數字化建議關注【國網信通】;分佈式能源實現用户側就地消納,推薦EPCO模式服務商【蘇文電能】【澤宇智能】,分佈式能源運營商【芯能科技】,新能源微電網【金智科技】;建議關注:功率及負荷預測【國能日新】;虛擬電廠運營商【安科瑞】【東方電子】【恆實科技】。

工控及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大時代來臨,站在當前產業化初期,優先關注確定性&價值量。

思路一:確定性高的Tesla主線,參與Tesla機器人產品前期設計研發,定位一級供應商,大概率確定供貨。關注Tier1【鳴志電器】【三花智控】【拓普集團】,以及供應Tier1的間接供應商【綠的諧波】【五洲新春(維權)】【斯菱股份】;

思路二:考慮人形機器人后續降本需求,國產供應鏈廠商具備量產性價比,且多數企業正在陸續與國內機器人本體廠接觸,有望受益后續大規模量產。建議關注(減速器)【中大力德】【精鍛科技】;(絲槓)【鼎智科技】【恆立液壓】【貝斯特】;(電機)【偉創電氣】【儒競科技】;(傳感器)【柯力傳感】等;

行業數據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5.84%,漲跌幅排名第4,強於上證指數。滬指收於3696.77點,上漲61.64點,漲幅1.70%,成交43266.02億元;深成指收於11634.67點,上漲506點,漲幅4.55%,成交60566.48億元;創業板收於2534.22點,上漲200.26點,漲幅8.58%,成交30344.5億元;電氣設備收於7931.06點,上漲437.35點,漲幅5.84%,強於上證指數。

板塊子行業:本周工控自動化漲幅最大,核電指數跌幅最大。工控自動化上漲7.43%,鋰電池指數上漲6.56%,太陽能指數上漲5.32%,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3.85%,儲能指數上漲3.55%,風力發電指數下跌0.56%,核電指數下跌1.52%。

行業股票漲跌幅:本周漲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中電鑫龍 42.97%、卧龍電氣 26.85%、中恆電氣(維權) 24.04%、融鈺集團 22.61%、中材科技 19.94%、跌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浙富控股 -3.28%、紅相電力 -3.55%、科恆股份 -3.83%、甘肅電投 -4.16%、全信股份 -7.85%。

行業公告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風險提示

政策不達預期:各主要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預期,則新興產業增長將放緩;

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若行業參與者數量增多,競爭加劇下,價格可能超預期下降。

研究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1-6月全球動力電池同比增長37.3%,7月硅片主動控產穩價【民生電新·周觀察·20250817】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8月17日

報告撰寫:

鄧永康 SAC編號S0100521100006

王一如 SAC編號S0100523050004

李佳 SAC編號S0100523120002

朱碧野 SAC編號S0100522120001

李孝鵬 SAC編號S0100524010003

趙丹 SAC編號S0100524050002

林譽韜 SAC編號S0100524070001

席子屹 SAC編號S0100524070007

許浚哲 SAC編號S0100123020010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