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匯源果汁大戰「重整恩人」,「江蘇富豪」的鵬欣繫懷揣「殺手鐗」!

2025-08-17 13:1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 高遠山

  匯源果汁工會一紙聲明,宣告與昔日「重整恩人」徹底撕破了臉!

  8月11日,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匯源)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在股東諸暨文盛匯的辦公室召開,據北京匯源工會發布的《異議函》描述,公司唯一的職工監事依法出席會議並準備提出程序異議時,會議主持方強行關閉了他的發言麥克,阻止其表達立場。

  8月14日晚間,北京匯源工會委員會發布措辭激烈的聲明,痛斥大股東諸暨文盛匯「打着重整投資的旗號,但一半投資義務都未能履行」,已投入資金全部由其直接管控,對北京匯源只是「畫餅充飢,並非真實投資」。

  雙方的聯姻還要追溯至2022年6月。當時因為匯源負債超過百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批准匯源破產重整。文盛資產作為重整投資人承諾投入16億資金,由此成為北京匯源控股股東。此外,文盛資產還表示要為匯源設計證券化方案,力爭三到五年內實現A股上市。

  文盛資產沒有「失約」。2024年7月,「江蘇南通首富」姜照柏旗下上市公司國中水務發公告稱,要進一步收購文盛資產股份,進而成為北京匯源的控股股東。交易完成后,匯源將實現曲線A股上市。

  圖源:罐頭圖庫

  然而,正當外界認為匯源即將奔赴A股上市公司國中水務之際,突然曝出匯源與「幕后的資本操盤方」文盛資產恩斷情絕的新聞。

  而因為訴訟糾紛,北京匯源目前大股東諸暨文盛匯股權遭法院凍結,且收購標的估值存在爭議,導致該重組於2025年4月終止。各方矛盾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暴露在公眾面前。

  從牽手到蜜月,再到決裂撕破臉,匯源與文盛資產共事已經3年,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強行閉麥背后的利益較量

  根據北京匯源工會的描述,8月11日,由諸暨文盛匯部分人員以監事會名義召集的臨時股東會,程序違反公司章程及治理制度,會議內容超出股東會權利範圍。更嚴重的是,當職工監事提出程序異議時,會議主持方強行閉麥,剝奪了監事合法表達的權利。

  工會委員會依據《公司法》規定,對此次臨時股東會提出三點嚴正呼籲:不承認股東會合法性;不執行股東會決議;不承認股東會選舉的董事。這一強硬的公開表態將公司內部矛盾徹底公開化。

  北京匯源在8月9日曾在官方微信中刊發《致全體股東及轉股債權人的公開信》,其中提到8月11日臨時股東會,議題包括以北京匯源資本公積彌補虧損。財聯社援引市場分析認為,這一議題的設置可能是為分配公司現有利潤鋪路。

  北京匯源稱,諸暨文盛匯提議以北京匯源資本公積彌補虧損。目前,尚有大多數債權人暫未受領北京匯源股權,部分債權人仍可選擇股權之外的不同清償方式。若現在以資本公積彌補虧損,等於逼迫債權人被動確認債轉股行為。

  圖源:罐頭圖庫

  這可能是雙方矛盾爆發的導火索,畢竟利潤分配應該按實際投入和權益來。

  匯源工會在8月14日的聲明也提到:「匯源的現有利潤是在重整再生后由全體員工積極奮戰和債權人延債展期所創造的」,而諸暨文盛匯「絲毫未投入北京匯源的經營運轉、對北京匯源的現有利潤未有任何貢獻」。

  注資疑雲:16億承諾8.5億逾期

  這場控制權之爭的深層次矛盾在於重整資金不到位問題。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6月,上海文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持股平臺諸暨文盛匯,承諾投入16億元資金重整北京匯源,並取得70%控股權。

  然而,匯源工會聲明揭露,三年過去了,諸暨文盛匯僅完成部分注資,實繳出資僅佔北京匯源註冊資本的22.8%。其承諾的16億元投資,尚有8.5億元已逾期一年以上,且經北京匯源11次催繳仍未實繳。

  圖源:罐頭圖庫

  更令人驚訝的是資金管控問題。工會指出,已投入的資金「除少量用於清償破產費用和小額債務外,其余6.47億余元資金由諸暨文盛匯直接管控,分文未投入北京匯源的生產經營活動」。

  大股東以22.8%的實際出資比例,卻能把控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總經理的提名權,形成出資比例與控制權的嚴重不對等。這種結構性問題為今日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江蘇富豪姜照柏的匯源圖謀

  文盛資產對匯源最大的貢獻在於,拉來了在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鵬欣系「掌舵人——江蘇「南通富豪」姜照柏。他和匯源的結緣,還要説到其麾下的國中水務。國中水務主營污水處理,因經營乏力,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別虧損0.91億元和1.16億元。在業績下行的困擾下,國中水務亟需尋求轉型。

  在文盛資產的推動下,自2022年4月起,國中水務先后三次耗資9.3億元受讓文盛資產持有的諸暨文盛匯股份,間接持有北京匯源21.89%的股份。2022年5月,「鵬欣系「核心人物之一丁宏偉被選舉為國中水務董事長。

  北京匯源也不負厚望。2023年,國中水務在匯源身上實現投資收益8283.63萬元,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275.77%,成功扭虧為盈。2023年,國中水務歸母淨利潤為3003.86萬元,同比增長125.94%。

  圖源:公司官網

  於是,姜照柏籌劃控股北京匯源,並將其裝入國中水務。2024年7月,國中水務披露重組公告,籌劃繼續收購諸暨文盛匯股份,實現對北京匯源的絕對控股。不過,因訴訟糾紛諸暨文盛匯股權遭法院凍結,且標的估值存在爭議,導致該重組於2025年4月終止。

  此后,匯源及其大股東文盛匯之家的矛盾日趨激烈。

  雖然重組未能繼續推進,但因為國中水務已投入了9.3億元資金,仍然是匯源極為重要的間接股東。

  而在匯源工會公開發聲之后,國中水務的投資者也在股吧、雪球等投資者社區發出疑問,質疑上市公司是否充當了「冤大頭」?

  因為,文盛匯拿下北京匯源控股權支付了7.5億元,已經從國中水務處套現了9.3億元,而且還賺了1.8億元。

  這也是匯源工會反覆強調的,文盛匯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不花一文錢就拿到控股權,如今還要謀求以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分配公司現有利潤,因此激化了雙方矛盾。

  在兩方爭鬥之下,國中水務的態度略顯曖昧。其手中有一張「殺手鐗」:

  《收購協議》明確約定,若北京匯源重整相關協議不能被執行,國中水務有權要求文盛資產回購諸暨文盛匯股權。

  即便如今,北京匯源「炮轟」文盛匯一半出資不到位,國中水務還是沒有明確表態。

  來源:罐頭圖庫

  值得注意的是,國中水務與文盛資產合作緊密。2020年10月,文盛資產與「鵬欣系」地產公司共同成立上海鵬文琰,姜照柏弟弟姜雷出任董事長。2021年12月底,文盛資產與鵬欣資源共同成立了上海鵬文欣盛企業,文盛資產與鵬欣資源分別持股50%,由文盛資產旗下公司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而且,國中水務兩次與文盛資產聯合收購資產,但最終均未成功。投資北京匯源是雙方第三度合作。

  「鵬欣困局:

四大上市公司僅1家盈利

  「江蘇富豪」姜照柏自身經歷堪稱勵志,其從工地材料員到一度登頂「南通首富」。2021年,姜照柏與弟弟姜雷以140億身家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

  但如今,姜照柏麾下的「鵬欣系」正陷入危機:2024年8月10日,「鵬欣系」旗下鵬都農牧(002505.SZ)公告,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作為「鵬欣系」收入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鵬都農牧退市牽連400萬股民,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小投資者。

  「鵬欣系」另一家上市公司鵬欣資源(600490.SH)已經連續三年虧損。2022年-2024年分別虧損7.93億元、2.02億元和1.93億元。直到2025半年報才扭虧為盈,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億元-1.5億元左右。目前,鵬欣資源是「鵬欣系」唯一盈利的公司。

  「鵬欣系」港股上市公司潤中國際控股(0202.HK),早在去年,姜照柏就將其持有的股份全部轉讓給兒子姜孝恆。按照年度報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億港元,同比增長5.56%;歸母淨利潤虧損4021.1萬港元,上年同期虧損3.2億港元;較上年度,虧損有所收窄。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894.5萬港元,上年同期為-3131.4萬港元;當前,潤中國際控股基本每股收益為-0.0055港元,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3.64%。

  靠着匯源扭虧為盈的國中水務,如今又再次轉為虧損。2025半年報預告顯示,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900萬元至-1600萬元。

  虧損原因為報告期內確認諸暨市文盛匯自有資金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收益為 220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17萬元。

  這也足見北京匯源之於「鵬欣系」和姜照柏、姜雷、姜孝恆姜氏家族的重要性。隨着匯源矛盾的激化,接下來國中水務會不會使用要求文盛資產回購股份的「殺手鐗」?或者通過談判角色互換,強勢入局?可以拭目以待。

  根據天眼查APP信息,北京匯源大股東諸暨文盛匯,穿透之后的大股東為上海邕睿,持股52.47%;國中水務為第二大股東,持股36.49%,文盛資產目前直接持股僅0.0063%。此外,文盛資產旗下公司持有上海邕睿1%的股權。

  從股權來看,也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有投資者在東方財富網股吧許願:「諸暨文盛匯出局!國中水務直接入局,收購70%的股權」。這種聲音也代表了部分投資者的希望。

  你怎麼看待北京匯源爆發的激烈矛盾?對接下來的局勢變幻有何預判?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