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7 00:57
兩件相互矛盾的事情可能同時發生。但這種情況或許不會無限期持續下去。
投資者正思索着金融市場中那些看似矛盾的趨勢,想知道它們能持續多久。特朗普總統的關祱政策已開始給實體經濟帶來震動,然而股市卻持續走高,彷彿繁榮時代即將來臨。這有道理嗎?
至少就目前而言,投資者想必是認為有道理的。
買家持續買入,覆蓋面較廣的標普 500 指數(^GSPC)在接近歷史高點的位置徘徊,而覆蓋面較窄的道指(DOW)也接近去年 12 月以來的首次創紀錄收盤水平。自特朗普在 4 月初放棄高額關祱,轉而採取更為温和的逐國貿易協議策略后,股市便一路飆升。
但並非一切都安好。8 月 15 日《紐約時報》的一個標題告訴讀者:「股市正變得令人恐慌。」 經濟學家伯頓・馬爾基爾指出,股票估值已接近 230 年來的最高水平,並警告稱 「有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可能已經失控」。
擔憂的不止是主流媒體。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 Evercore 的基金經理們正讓客户做好股市可能下跌 10% 至 15% 的準備。高盛則認為,如果有任何因素打破脆弱的 「Goldilocks (金發姑娘,指恰到好處)」 狀態,就存在 「潛在的平倉風險」。在 8 月 14 日給客户的一段視頻中,投資公司 Fundstrat 的聯合創始人湯姆・Lee強調了近期批發通脹的飆升,並表示 「然而股市幾乎不為所動」。
目前的情況似乎是股市與實體經濟正在偏離。經濟放緩的跡象包括就業增長大幅放緩,以及主要由特朗普所有新的進口關祱引發的批發通脹飆升。消費者預計,生產商成本上升將在未來幾個月推高零售成本,從而使整體通脹率從目前的 2.7% 升至 4.5% 左右。這正打擊着整體的消費者信心。
股市和經濟走向略有不同並非什麼令人擔憂的事。正如山姆・羅在其《TKer》時事通訊中指出的,股市往往扮演着 「貼現機制」 的角色,用於評估未來的增長和收益。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2025 年初的暴跌 —— 標普指數從 2 月下旬到 4 月初下跌 21%—— 反映出股市已將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經濟放緩因素納入定價。如果真是這樣,當前的上漲或許是在告訴我們,到年底時經濟表現將好於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的 1% 這一温和的 GDP 增長率。
耶爾迪尼研究公司的經濟學家埃德・耶爾迪尼在其 8 月 11 日的時事通訊中提出 「為何股價仍在上漲?」 的問題,隨后給出了答案,列舉了對股票價值持樂觀態度的四個原因。
其一,美聯儲降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是應對經濟放緩的常規手段。較低的利率會降低借貸成本,並有助於提高企業收益。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投資者認為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 90%。
耶爾迪尼還認為,美國經濟仍具韌性,強勁的生產率增長抵消了就業增長放緩的影響。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工智能和其他數字技術進步是收益增長的真正驅動力,而非一時的潮流。他預測,到本十年末,標普指數還將上漲 55%。
如果近期出現回調,顯然會削弱特朗普關於美國已進入新 「黃金時代」 的説法。選民們對特朗普治下的經濟本就持懷疑態度,他在經濟方面的支持率已從 2 月的 42% 降至目前的 37%。他的關祱政策不受歡迎,人們對就業市場的擔憂也日益加劇。
但股市回調並非沒有先例,大多數投資者都會安然度過。試圖通過買賣股票來把握市場漲跌時機是出了名的糟糕投資策略,因為市場走勢往往難以預測。即便《紐約時報》在警告市場令人恐慌的同時,也表示普通投資者真正能做的就是偶爾調整資產配置,這是永不過時的建議。
還有一條建議也一樣:明智投資,然后去擔心別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