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6 16:00
快遞圈近期熱鬧非凡,抖音在物流環節又有動作了。
據《北京商報》報道,8月14日,有市場消息稱抖音正在測試「我的快遞」服務,該功能位於抖音APP的錢包內,與抖音支付、打車等生活功能享有同一流量位。對此,抖音相關負責人迴應稱,這個功能與抖音電商無關,僅是爲了方便用户查詢自己的散件快遞信息,目前也僅處於測試階段。
現階段,「我的快遞」與極兔速遞達成合作,用户可查詢和寄送極兔的包裹。不過,在未來,會接入更多的快遞公司。
事實上,物流作為電商履約的核心環節,直接關係到用户體驗與平臺生態閉環的完整性,因此,這一環節早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競逐的關鍵賽道。
抖音,在物流領域的佈局與探索,也已持續多年。
據瞭解,2018年初,字節圍繞抖音開始建設電商。到了2020年6月,字節跳動正式成立電商業務部門,統籌旗下多個平臺的電商業務運營,意味着電商成為字節跳動的戰略級業務,而抖音是落實這一戰略業務最核心的平臺。
自此之后,抖音電商一路狂飆,據公開網絡資料顯示,2021-2024年間,分別拿下了約7300億、1.4萬億、2.7萬億、3.5萬億的年GMV。
伴隨着抖音電商規模的持續擴張,其在物流領域的建設也隨之逐步推進。
需要注意的是,抖音並未搭建獨立物流體系,而是採取與各快遞公司合作的模式開展物流工作。
2022年1月,抖音測試快遞服務「音尊達」,該項服務主要與中通、圓通、韻達三大快遞公司合作,針對性解決派送不電話聯繫、不送貨上門、服務態度差等問題。據抖音官方稱,這項服務可以降低商品物流原因退貨率,並通過優質服務提高用户復購率。
同年7月,抖音電商還測試了「極速達」服務,該服務可實現商品同城當日達、周邊城市次日達的配送時效。
到了9月,「音尊達」服務升級為「音需達」,並新接入了順豐、京東物流兩大快遞公司。商家可在平臺上按商品+收貨地區的組合方式來訂購送貨上門服務,后來,這一服務,覆蓋了超200座城市。
不過,「音需達」服務於2025年4月24日12:00全面下線。彼時,外界一度猜測抖音或將啟動自建物流體系,這一猜測源於2021年起抖音在物流領域的系列動作:投資成立上海道趣躍動、星辰躍動等物流科技公司,投資智能物流企業,更注資20億成立深圳盛盟供應鏈公司。
時間推進至2024年6月底,抖音新增了「自選快遞」功能,商家可在配置運費模塊新增自選快遞,消費者在下單時可選擇指定快遞發貨,不過,該服務僅有順豐接入。
2025年618大促期間,申通快遞與抖音電商深化戰略合作,成為抖音即時零售領域唯一加盟型物流服務商,共同構建「次日達」時效體系。
如此看來,抖音在物流賽道的發展軌跡,可謂在服務迭代中持續試錯,其間既藏着對自主佈局與合作借力的戰略權衡,也透着其在物流履約賽道深耕時的路徑搖擺。
抖音在物流領域的糾結,本質上是輕資產擴張邏輯與重體驗戰略需求的持續博弈。
在當下主流電商平臺中,這種矛盾在抖音身上尤為凸顯:一方面,平臺強調不自建物流的輕資產立場,另一方面卻通過投資、深度綁定等方式逐步強化對物流鏈條的控制力,形成戰略表態與實際行動的割裂。
這種割裂,實則是現實運營中矛盾的具象化體現。
抖音,典型的興趣電商,訂單量高度依賴內容熱度、算法推薦與用户即時消費衝動,往往呈現出大促期爆發式增長、日常時段分散的波動性特徵。
這種流量波動,對於自建物流來説,存在固定投入與動態需求錯配的情況,旺季物流資源不足影響體驗,淡季資源閒置吞噬利潤。
此外,自建物流,雖有助於提升其履約服務能力和消費者購物體驗,但自建物流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且回本時間較長。
京東集團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體系,到2023年下半年纔開始盈利,這一結果,走了16年。2019年,京東物流因調整配送員薪資結構陷入輿論風波,主要原因在於京東物流的財務狀況,2018年全年虧損23億,這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如果扣除內部結算,則虧損28億。如果繼續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
再看阿里集團,以自營倉配一體化模式服務於天貓、天貓超市、淘寶等電商平臺的丹鳥於2025年7月出售給申通快遞。
以此為樣本,自建物流對抖音來説,無疑需要直面「投入與回報、短期與長期」的雙重矛盾,甚至為此背上沉重的財務壓力。
既然如此,那麼迴歸合作本質、與第三方快遞公司深化協同,便成為抖音在物流履約賽道上更具現實適配性的選擇。
這一方式,一方面有助於完成抖音電商的生態閉環,另一方面,也規避了自建模式下的資金負擔,在生態完善與成本可控之間找到了更適配的平衡。
之前的「音需達」,如今測試的「我的快遞」,都屬於這一合作模式。
但這一模式的短板也隨之顯現,對快遞服務質量的核心掌控權缺位,難以從根本上改善末端服務體驗。
不過,就目前來看,抖音當前策略更像是處在輕資產安全區與重資產投入之間的動態平衡上:一邊與第三方快遞公司展開合作保障當下履約效率;一邊通過投資物流科技公司、佈局供應鏈實體等動作悄悄積蓄自主能力,在不揹負過重成本的前提下,為未來在物流鏈條中爭取更多話語權埋下伏筆,既不脱離當前電商擴張的節奏,也未放棄對長期體驗優化的佈局。
此次「我的快遞」的測試,是抖音在物流合作模式與體驗優化路上的又一次探索,其背后藏着的閉環野心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