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6 16:36
來源:汽車K線
剛熱乎的「智駕平權」被滅了?
8月13日,是中國汽車行業迴歸健康理性發展的拐點,對資本市場也將帶來影響。
當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信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與規範宣傳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這項《通知》對那些依靠虛假過度營銷「輔助駕駛」為「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的上市車企和品牌,更是當頭棒喝。這些公司正是通過還沒成熟的輔助駕駛,拉動股價和概念炒作,纔有瞭如今的市值。
8月14日,此前將「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作為主要宣傳噱頭的上市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開始出現波動。
可這無疑對行業長遠發展是重要的利好消息,有技術實力、更靠譜的上市車企將脫穎而出。
01
8月15日,小米集團、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股價均繼續下挫,有分析稱,或與進一步嚴管有關。
即便是早盤前發佈公告與大眾汽車集團擴大合作的小鵬汽車,也沒能扭轉下行頹勢,連跌兩日。
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有關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能力、系統邊界等信息時,應當真實全面,不得做虛假、誇大系統能力或引人誤解的宣傳,確保消費者正確理解和駕駛。
具體而言,企業在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或功能命名及營銷宣傳中,不得暗示消費者可以視其為自動駕駛系統、具備實際上並不具備的功能,防止駕駛員濫用。
此外,企業也應當避免誇大宣傳車輛駕駛性能,誤導消費者以不合理的高速駕駛車輛。
此前,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曾在場地展示200公里時速剎停,可中國高速公路最高限速為120公里/小時。
02
2025年3月,三名女大學生駕駛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安徽高速路上發生碰撞后,車輛爆燃導致車上三人全部身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官方媒體報道,事發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超過110公里時速持續行駛。
4月份,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強調智能駕駛的宣傳邊界,提出「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同月底,《汽車K線》在上海國際車展發現,主要參展的跨國汽車巨頭,包括大眾汽車、豐田汽車等,以及吉利汽車、比亞迪等國內汽車頭部公司,均把發佈會準備講的「智能駕駛」, 連夜改為「智能輔助駕駛」,就已經顯示出風向發生變化的苗頭。
5月初,小米、理想、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也紛紛調整線上、線下宣傳物料中的「智駕」描述,統一改稱為「輔助駕駛」。
03
對於8月13日發佈的這份《通知》徵求意見稿,一旦執行,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大對企業誇大駕駛輔助功能、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等情形的監督檢查力度,組織召回技術機構開展過度宣傳等問題的技術認定工作,並會同工信部開展專項聯合調查,做好整治規範工作。
除了加強企業廣告活動和商業宣傳行為監督,《通知》徵求意見稿還提出,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與召回管理力度、強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強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事件事故報告與深度調查。
這標誌中國會全面收緊和嚴禁車企過度宣傳輔助駕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04
今年以來,多家中國上市車企發佈智駕普及戰略,或披露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L4級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落地時間,不過駕駛員因使用智能駕駛、輔助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
這也引發社會對輔助駕駛安全性,尤其是對生命財產安全的關注。同時,在汽車市場,也讓消費者變得愈加理性,關注汽車產品的本身駕駛,尤其是品質和安全。
的確,當何小鵬把「顏值」放在第一,那些「智能駕駛」、「自動駕駛」仍然需要完善的技術,暫時將不再出現在中國車企迷惑消費者的宣傳中。
不難預見,未來當自動駕駛再次出現,將會更加可靠和安全,不再是拿消費者和車主共測。所謂哪家上市公司率先拿出真正的L3級輔助駕駛,或者L4級,那麼其勢必將在資本市場得到青睞。
目前來看,多家出行公司正在加速該進程,推動Robotaxi商業化運營普及。
Views of Autoskline:
脱韁野馬很美,但是對人很危險。自動駕駛或者智能駕駛正是如此,過度虛假營銷宣傳只會讓其危害加倍,反噬上市公司。可是如何從根源解決問題?出現問題的責任如何劃分?違規車企和相關責任人將被如何懲罰?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則通知。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