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與極兔聯姻四年后,百世快遞再成「拖油瓶」

2025-08-16 07:54

與大部分物流企業早在上世紀末就成立,並且專注於快遞業務不同,百世集團直到2007年才成立,不光打造了百世快遞,並且還多元化發展,運營金融、便利店、國際物流等業務。

儘管2021年,百世快遞依然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由於深陷虧損泥潭,並且市場影響力不斷下滑,百世集團對該業務已喪失信心。2021年10月,百事集團發佈公告稱,擬將百世快遞以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

百世快遞已成為百世集團沉重經營負擔的背景下,極兔仍選擇接手,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藉此切入「淘系」電商平臺。

衆所周知,作為電商巨頭,阿里曾將觸手伸向物流領域。2008年以來,阿里頻頻投資以百世快遞為代表的物流企業。

不可否認的是,百世快遞立竿見影地提高了極兔的市場影響力,但由於此前深陷內卷競爭泥潭,服務質量不佳,隨着整合完成,其內在的「裂痕」也逐漸給極兔帶來負面影響。

圖源:致快遞
圖源:致快遞
圖源:致快遞
圖源:致快遞

雖然收購百世快遞之初,極兔的市場影響力飛速攀升,但近年來,其市場影響力已開始走低。致快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極兔的市佔率為11.3%,2025年上半年,這一數字下降0.2個百分點至11.1%,與「三通一達」相去甚遠。

凡此種種,很大程度上説明,百世快遞雖然擁有一定的供應鏈資源以及單量基本盤,但並非優質的物流資產。隨着中國電商邁入存量時代,快遞企業不能繼續困守低價,而是需要在服務、時效等維度,構築深厚的商業護城河。遺憾的是,服務質量不佳恰恰是百世快遞的短板。

如果接下來,百世快遞不能儘快補足短板,極兔或許也會像曾經的百世集團一樣,將其視為「燙手的山芋」。

圖源:鄭州市消費者協會

百世快遞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延續到了極兔身上。2024年3月,鄭州市消費者協會針對鄭州市民日常快遞使用情況、快遞消費體驗等進行網絡調查,在不滿意的快遞公司調查中,3348人選擇了「極兔」,佔總樣本數據的30%,排名第一。

現階段,快遞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平臺需要靠優質的服務吸引消費者。因囿於低價競爭,百世快遞頻頻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很難不削弱極兔的生命力。

圖源: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

比如,2025年7月7日,一用户就投訴稱,自己將貨物打包好后,聯繫百世快遞的快遞員上門收貨,向快遞員支付600元運費,保價7000元,快遞員回倉庫后加固包裝發貨。結果,商家簽收時發現快遞破損,遂聯繫快遞員,提供相關證據,向百世快遞申請賠償。證據完整的情況下,百世快遞卻藐視法律法規,拒絕賠償。

圖源:黑貓投訴

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以「百世」為關鍵詞檢索,可以發現超3萬條投訴,諸多消費者均控訴稱,百世快遞存在亂收費、服務態度差、破損拒絕理賠等問題。

圖源:南方都市報

事實證明,收購百世快遞后,極兔確實一躍成爲了中國物流市場的重量級玩家。虎嗅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快遞業務量為20.8億單,市佔率僅為2.5%。2022年,收購百世快遞后,極兔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0.08%,位列中國前五大物流企業。

對此,極兔在《招股書》中驕傲地表示,「我們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單日5000萬單的里程碑,在中國市場的同行中所用時間最短。」

三、服務質量不佳,百世快遞反噬極兔

圖源:百世集團招股書

百世集團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時,阿里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4%。作為阿里的「親兒子」,百世快遞自然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承接阿里系電商的物流需求。百世集團2020年財報顯示,「淘系」商家產生的快遞單量約佔百世快遞總單量的41%。

對於而言,由於極兔的創始人李傑和拼多多的創始人黃錚都是段永平的「弟子」,極兔創業之初,極度依賴拼多多平臺。招股書顯示,2021年,在中國區,極兔來自拼多多的收入佔比高達78.7%。

由此來看,儘管百世快遞素質不佳,但其卻能幫助極兔實現擺脫對拼多多平臺依賴、覆蓋「淘系」電商平臺的戰略目標,因而擁有巨大的投資價值。

圖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招商銀行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百世快遞份額為11.9%,一年后跌至10.2%。南方都市報測算,截止2021年Q3,百世快遞的份額已低於5%。

顯而易見,百世集團盲目多元化,是百世快遞身陷囹圄的關鍵誘因。由於百世集團把有限的資金資源投入到了關聯甚少的多元業務中,百世快遞在供應鏈、資金層面存在天然短板,難以應對激烈的價格戰,最終陷入了「虧損加劇-市場份額走低」的惡性循環。

二、瞄準「淘系」資源,極兔「接盤」百世快遞

圖源:百世集團

比如,2015年,百世集團推出百世店加,涉足便利店市場;百世金融則致力於提供融資租賃、商業保理、汽車金融等定製化金融產品。

由於業務線過於龐雜,需要海量資金投入,百世集團的資產負債率持續飆升。財報顯示,2016年,百世集團總負債為39.62億元,資產負債率僅為59.62%。而2021年Q3,百世集團總負債攀升至175.4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57%。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后,中國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層出不窮。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百世快遞單票毛利分別為0.15元、0.14元、-0.01元,不斷走低。

這直接導致,百世集團持續深陷虧損的泥潭,2018年-2020年,其淨虧損分別為5.08億元、2.19億元、20.51億元,三年合計虧損27.78億元。

正如步步高(維權)創始人、投資人段永平所言,「多元化一般是主業不夠強,想靠多元化找出路,結果找了一條岔路。」百世集團盲目追求多元化,使得公司的現金流捉襟見肘,難以拿出足夠的資金,應對快遞行業激烈的價格戰,最終導致百世快遞的市場影響力節節敗退。

圖源:極兔2025年Q2經營數據

2025年7月8日,極兔披露2025年Q2經營數據,來自中國市場的包裹量為56.14億件,同比僅增長14.7%;上半年中國包裹量共106億件,同比增速僅為20%,與行業平均增速持平。要知道,過去幾年,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包裹量增速動輒超30%。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21年,憑藉收購百世快遞,極兔一躍成為中國快遞行業的重量級玩家。然而,由於百世快遞「大而不強」,不光持續深陷虧損的泥潭,並且服務質量不佳。如今,極兔似乎開始遭到百世快遞的反噬。

這也給快遞行業敲響了警鍾,儘管企業可以通過資本的力量,併購二流玩家,快速佔領市場,但由於難以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很難成為「常青樹」。從這個角度來看,百世快遞似乎成了「負資產」。

一、卷不動價格戰,百世快遞節節敗退

百世快遞不能儘快補足短板,極兔或許也會像曾經的百世集團一樣,將其視為「燙手的山芋」。

作者/無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