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300非銀指數估值降至歷史低位

2025-08-16 09:00

(來源:ETF鍊金師)

  本周市場發生了兩件重要事件,影響了非銀金融行業的整體表現。首先,在8月14日,港交所公佈信息顯示,中國平安(股票代碼:601318)增持了中國太保(股票代碼:601601)H股約174萬股,交易價格為每股32.07港元,增持總金額達5583萬港元。此次增持后,中國平安持有中國太保的H股股份比例達到了5.04%,這標誌着自六年前以來,保險公司首次對另一家保險公司進行舉牌,直接推動保險板塊的集體上漲。

  其次,在8月15日,香港證監會向所有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佈通函,明確了對穩健託管客户虛擬資產的要求。這一舉措為行業採納更先進的託管技術提供了基礎支持,促使券商板塊,尤其是金融科技概念股,普遍上漲。

  在估值方面,300非銀指數的市盈率(PE)現為13.04倍,低於歷史上87%的時段;市淨率(PB)為1.59倍,低於歷史上67%的水平。綜合來看,這兩項指標的總體估值低於歷史上73%的情況。這種低估反映出市場情緒的悲觀和周期性下行的雙重影響,隨着市場風險偏好的逐步修復,板塊的估值修復潛力顯而易見。

  在保險行業方面,負債端的回暖帶來了積極變化。壽險渠道的改革初見成效,利率的下降使得儲蓄型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新業務價值增速有望實現正增長並持續改善。而在資產端,隨着宏觀經濟的企穩,長端利率的下降空間將有限,甚至可能出現温和回升,這將緩解險資配置的壓力。此外,權益市場的回暖將直接提升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例如,在上半年,保險公司對銀行股的積極投資表現出色,帶動了顯著的漲幅。

  券商行業也在市場回暖中釋放了業績的彈性。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證券交易印花税收入達到了785億元,同比激增54.1%,顯示出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的顯著提升。這一變化為券商行業帶來了三大收入來源:首先,市場的回暖推動了權益類資產的增值,券商的權益倉位普遍提升,帶動了自營投資收益的爆發;其次,日均成交額達到1.39萬億,同比增長達60%,直接促進了佣金收入的增長;最后,港股IPO市場的募資額為1071億港元,同比增長701%,而A股的再融資規模同比增長60.4%,均有助於投行業務收入的提升。至7月底,共有29家上市券商發佈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全部實現了業績增長或扭虧為盈,呈現出行業「全員報喜」的良好局面。

  在政策環境方面,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支持態度進一步明確。一方面,放寬了保險企業的權益投資限制,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另一方面,鼓勵券商進行併購重組與創新業務試點,例如國泰海通通過併購海通證券來提升其綜合實力。此外,公募基金的配置新規向滬深300靠攏,將推動約6.24%的券商配置缺口和3.3%的保險配置缺口逐步填補,為整個板塊帶來持續資金的增量。

  綜上所述,300非銀指數當前呈現出「低估值、高彈性、強政策」的三重驅動特徵,券商的業績增長、保險的價值重估以及政策的催化都指向板塊中長期的超額收益機會。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投資者可關注相關的ETF產品,以抓住未來可能來的投資機會。

  同時,本文整理了127個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供投資者參考。每周末,我將會發布最新的數據分析,歡迎關注、點贊、轉發,以支持該信息的傳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