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6 07:00
智通財經APP獲悉,白宮堅持認為關税並未推升美國通脹,但本周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可能挑戰這一説法。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進口價格環比上漲0.4%,為一年多以來最大漲幅,主要由商品成本攀升推動。儘管該指標未包含關税在進口環節后附加的成本,數據暗示出口商並未主動降價來抵消美國進口商的關税負擔。
就在本周,總統特朗普提名的美聯儲理事會候選人Stephen Mir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完全沒有看到關税引發通脹的證據」。這一言論與特朗普本人的觀點一致,關税並未對美國造成通脹或其他問題,反而為財政部帶來了大量收入。
然而,近期數據卻逐漸顯現關税對物價的影響。周四公佈的7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顯示,商品與服務的出廠成本顯著上升,引發通脹擔憂,並削弱了標普500指數夏季的強勁漲勢。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7月零售及餐飲服務銷售額增長0.5%至7263億美元,但該數據未剔除通脹因素,意味着增幅既包含消費量增加,也包含價格上升。
從分類數據看,與亞洲供應鏈高度相關、對關税敏感的服裝銷售同比大增7.4%,而餐飲支出則下降0.4%,反映出消費者在部分可選支出上趨於謹慎。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Jeffery Roach指出,未來投資者應關注汽車銷售及餐飲等可選消費,以判斷消費動能是否放緩。
密歇根大學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則降至三個月低點,其中一年的通脹預期及五年的長期通脹預期均顯著上升。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稱,這表明美國家庭仍對通脹上升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輪關税反制措施出台之后。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amuel Tombs則警告稱,儘管零售銷售數據尚屬穩健,疲軟的就業市場疊加關税推動的商品價格上行,意味着美國家庭實際收入或基本停滯。
根據Leuthold Group的測算,特朗普本月初宣佈的關税計劃已將美國的有效關税率提高至18%至19%之間,而去年8月僅約為3%。BLS將在9月11日公佈的8月CPI數據料將反映部分關税效應。Leuthold Group資深研究員Chun Wang指出:「海外賣家並未明顯降價來吸收關税衝擊,這對美國CPI前景並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