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亞朵,貴有貴的理兒

2025-08-15 23:25

(來源:伯虎財經)

  都説亞朵的房價跌回了五年前,但在小紅書上,關於亞朵房價昂貴的吐槽帖子仍不在少數。

  事實上,亞朵房價整體確實比2019年低了。

  2025年一季度,股東淨利下滑5.5%,酒店主業三大核心指標全線下跌:日均房價跌至418元,入住率降3.1個百分點,單房收益暴跌7.2%。作為對比,2019年,亞朵的日均房價就達到了429.5元。

  但要是説亞朵貴,也沒有冤枉它。

  根據酒店之家數據,2024年全行業的ADR(日均房價)為200元。而四大酒店的日均房價分別為:亞朵為437元、首旅為245元、華住為289元、錦江為241元。

  很明顯,亞朵聚焦中高端,確實靠更好的體驗,獲得了更高的溢價能力。

  只是,這一溢價的根基和可持續性,正面臨新的考驗。

「細節決定溢價」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亞朵位居國內中高端連鎖酒店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第一位。其酒店遍佈國內209個城市,註冊會員超過8900萬,且以對品質敏感的中高端消費者為主。

  不僅如此,無論是RevPAR(每間可售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OCC(入住率)亞朵都處於前列,也印證了市場對其體驗的認可。

  這個成績是怎麼來的,此前在《亞朵:上市了,還是很慌》分析過,靠的是精準的市場定位,以及「細節」決定成敗。

  一方面,亞朵對品質和服務的高要求,花在用户體驗上的錢,轉化成更好溢價。

  據多位會員分享,一直選擇亞朵,是因為早餐、自助洗衣機烘乾機、六點退房、設施很棒等等。

  比如最近多位網友在小紅書分享的驚喜體驗:亞朵S洗護香氛換le labo了!此前引入的英國奢華水療護膚品牌ESPA和高定香氛品牌Jo Loves也曾讓消費者感嘆。

  通過對體驗的不斷優化,亞朵給消費者提供了超出預期的入住感受,甚至酒店內的吹風機、枕頭、香薰等用品,都能成為小紅書上的「同款爆款」,形成與其他品牌的差異化壁壘。

  更顯著的是,亞朵還探索出住宿場景向零售消費延申的增長路徑。

  2021年,亞朵創立零售品牌亞朵星球,主推枕頭、牀墊和被子三大核心睡眠產品。

  雖然亞朵不是第一個做零售的酒店,但把零售做成第二增長曲線的酒店,少之又少。

  公司財報顯示,2024年,亞朵集團零售業務商品交易總額(GMV)在2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28%。零售收入為22億元,同比增長126%,佔總營收比重達30%。其中,「深睡記憶枕PRO系列」產品累積銷量380萬隻;被子77萬條,品類GMV同比增長超300%。

  這也證明了亞朵在消費者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住宿品牌,更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

  另一方面,亞朵也在積極適應消費需要變化,持續迭代產品,提升品牌價值與競爭力。亞朵酒店首家店於2013年開門迎客,10余年間經歷過7次產品迭代創新,這種動態進化的能力,使其在酒店行業同質化嚴重的當下,亞朵始終擁有一定的品牌競爭力。

  只是一路狂奔的亞朵,這份引以為豪的「體驗優勢」似乎正在減弱。

降價實屬無奈

  關於亞朵為何降價,無奈之舉。

  亞朵的零售業務,確實帶來了不少驚喜,GMV在快速上升,也成為對外講故事的資本。

  但火熱的背后是,高昂的營收費用。

  2025年一季度,亞朵營收同比增長接近30%,零售業務成本、銷售與營銷費分別同比上漲63.7%、61.9%——均高於總營收的增速。也就是説燒錢砸增長,導致營收雖高,利潤卻不可觀(同期股東淨利下滑5.5%)。

  更不可觀的是,零售業務依賴的枕頭、被子等爆品,作為標品,其本質並沒有太強的壁壘,亞朵的爆款也是基於合作商品品牌產品的改進而成,簡單來説,產品沒有什麼競爭力。亞朵同款毛巾、香氛,放到電商平臺上一搜,一堆平替產品價格便宜體驗差不多,已經分流了不少消費者。

  同時,亞朵需要面對牀品品牌們,還有下場做自有品牌的商超和互聯網大廠,以及綜合能力更強的同行們。

  今年華住集團發佈了一款「華住會M3記憶枕」,作為國內最大的酒店集團,供應鏈方面實力不俗,還擁有2.7億會員常旅客,很難説對亞朵零售業務沒有威脅。

  更重要的是,零售業務能不能成,很看酒店帶來的好口碑和信任感。

  要是住宿業務的關鍵數據波動了,或者因為服務不好壞了品牌名聲,那不光是零售業務會受影響,品牌原本的獨特優勢也會慢慢變弱。

  所以,根基還是酒店。

  但住宿本身的壓力更直接。

  一個殘酷的事實:整個酒店行業都不好過。消費者變得謹慎了,而行業變得捲了。

  在今年第一季度,亞朵、華住、錦江、首旅其是RevPAR(每間可售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OCC(入住率)幾乎是全面下跌。

  亞朵只能降價求生,它需要流量,需要入住率,更需要加盟商。

  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亞朵加盟管理酒店收入為10.32億元,同比增長23.5%,佔總營收的54.1%。

  加盟商是亞朵酒店的命脈。

  為此,亞朵對高頻運營物資大幅降價,小到紙杯、抹布,大到窗簾、裝配版等工程物資,究其根本是爲了幫助加盟商減輕前期投入壓力,維持擴張規模。

  這幾年,亞朵可以説是飛速狂奔,從「小而美」到「酒店巨頭之一」,但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從規模來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亞朵酒店數量攀升至1727家,客房總數達194559間,註冊會員數已突破9600萬。

  但快速擴張的背后是,用户對亞朵的體驗反饋開始出現割裂——有的門店服務還不錯,有的就開始「快捷酒店」化,裝修粗糙、服務生硬,完全不是那個講「人文」「温度」的亞朵。

  這其實是管理能力和加盟體系的錯位。

  擴張快了,管理體系就會變得薄,培訓不到位、巡檢不及時、執行有偏差,比如今年以來,亞朵酒店連續發生品控問題,絕大部分都集中在衞生領域,毛發纏花灑、酒店房間驚現醫院的枕套、牀品過敏,都表明其管理出現了失控。

  與此同時,同行都在進步。

  亞朵靠體驗起家,但體驗這個東西,是能被學會的,一旦你的優勢變成了行業的「平均水平」,你就沒有優勢了。

  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的2406條投訴下,亞朵的光環已經沒那麼耀眼了。

  亞朵該慢下來嗎?它沒有選擇權。

  對於一個酒店品牌來説,沒有規模,很難被記住。

  即便去年酒店價格戰打了一年,也是酒店近五年來規模增長最迅猛的一年,全國規模酒店總量淨增長近3萬家。

  而亞朵若不加速擴張,可能就會被競爭對手趕超。

  這意味着,亞朵的未來並非取決於它是否能夠保持「體驗感」的領先,而是它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堅持住自己的品牌定位,同時不被快速增長吞噬掉根基。

  亞朵的故事本質是中高端酒店在規模與品質之間的平衡難題——既要跑得快以搶佔市場,又要走得平穩守住初心,而這條路,明顯不好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