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連勝之后匹配「豬隊友」,連敗之后則「擺爛」都能贏?中國遊戲算法第一案開庭,資深玩家與《王者榮耀》對簿公堂

2025-08-15 20:03

《王者榮耀》資深玩家孫千和起訴騰訊,要求公開遊戲匹配算法機制,認為遊戲通過控制玩家勝率提高留存率。

騰訊迴應稱匹配算法屬公司核心知識產權,公開將導致不公平競爭和外掛氾濫。雙方爭議焦點在於匹配機制是否應公開。業內人士認為該機制屬騰訊技術祕密,強制公開不利於市場和技術創新。

目前該案庭審已結束,判決時間未定。

連續三年在營收上霸榜全球第一的《王者榮耀》,遇到了一位較勁的玩家。

8月12日晚,《王者榮耀》資深玩家、律師孫千和結束庭審,走出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儘管該案涉及的遊戲匹配機制與遊戲算法在定義上不完全重合,但此案仍被冠以「中國遊戲算法第一案」。

目前該案的庭審部分已結束,具體判決時間仍未可知,卻已掀起輿論巨浪,「王者榮耀」作為關鍵詞甚至登上了當日(8月12日)的微博熱搜榜。孫千和的媒體賬號也引發諸多關注,有人稱她為「當代堂吉訶德」,手持長矛挑戰風車;也有人質疑她「博流量」「不懂技術」。

8月14日,孫千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自己的核心訴求很明確,即要求騰訊公司公開《王者榮耀》的匹配算法機制,或以脱敏、概括性方式説明其基本運行邏輯,保障玩家對遊戲規則的知情權。在她看來,《王者榮耀》有意通過控制玩家勝率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玩家的留存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參與庭審的人士方面亦瞭解到,騰訊在庭審現場展示了隨機抽取的多位玩家勝率情況均不是「50%左右」,這些證據都試圖表明孫千和提出的「控制玩家勝率在50%」的描述與事實不符。而騰訊方面的迴應,也是典型的「技術祕密抗辯」:匹配算法屬於公司核心知識產權,公開將導致不公平競爭和外掛氾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儘管如此,在孫千和看來,《王者榮耀》日活躍用户數量極高,已具備顯著公共屬性,平臺不應以「技術祕密」為由完全封閉算法,否則將形成「算法黑箱」。這已不僅僅是一場關於輸贏的對局,而是一次對「算法規制」未來走向的叩問。

多方激辯:匹配機制是否應公開?

據瞭解,雙方當天庭審的爭議焦點在於《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是否應該公開。

孫千和是《王者榮耀》的資深玩家,她覺得遊戲匹配機制不公平:在連勝之后會匹配到很弱的隊友,而連敗之后則能匹配到很強的隊友,「擺爛」都能贏。在起訴時,孫千和要求公開《王者榮耀》遊戲的玩家對局匹配機制,具體包括影響《王者榮耀》系統給玩家賬號匹配隊友和對手的具體因素,各因素在不同遊戲模式下(如排位賽、巔峰賽、匹配賽、娛樂模式等)的佔比和權重大小。

簡言之,孫千和的核心訴求在於要求騰訊公開《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或算法邏輯,至少以脱敏、概括性方式向公眾説明其運行原則。

參與庭審人士透露,騰訊現場展示了隨機抽取的多位玩家勝率情況:例如,玩家A當前賽季71場比賽勝率為70.4%,全部比賽752場勝率為76.1%;玩家B當前賽季79場勝率為68.4%,全部比賽2398場勝率71%;玩家C當前賽季94場勝率為88.3%,當前賽年472場比賽勝率為81.6%等。以上玩家勝率均不在50%左右,這些證據都試圖表明孫千和「控制玩家勝率在50%」的描述與事實不符。

騰訊方面同時在庭審中表示,一方面,遊戲匹配機制並不完全等於遊戲算法。同時,遊戲對局的勝負受團隊配合、陣容搭配、戰術選擇、玩家狀態等諸多因素影響,並非由匹配機制決定,匹配機制無法決定遊戲對局勝負;另一方面,匹配機制的公開將導致惡意玩家濫用及黑產肆虐,將為惡意違規者提供清晰的規避指引,為黑產提供操作便利,使其能迅速開發針對性強、成本低廉的作弊腳本與外掛工具。

另外,部分惡意玩家也可能濫用匹配機制「鑽空子」,干擾匹配結果、刻意控分、安排演員等,由此將嚴重影響遊戲公平的對局環境並最終損害玩家利益。

對此,孫千和指出,即便是技術祕密,騰訊提交的證據中並未展示充足的具體保密措施。「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去關注遊戲領域的算法,去破除算法黑箱,讓大家更多地關注算法透明。」孫千和説。

孫千和告訴記者,此次庭審她沒有指派律師而是親自辯護,雙方爭議的焦點為匹配算法機制是否屬於商業機密,對此存在較大分歧。

孫千和表示,希望雙方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度,按照這個最低限度的原則,既能保護騰訊方認為的技術祕密,又保護玩家該有的知情權,這樣是最好的。「我覺得比較好的一點是,雙方都同意在儘可能維護被告商業祕密的前提下,去滿足玩家對於匹配機制的一些合理訴求。」孫千和補充道。

遊戲公平 VS 技術隱私

據瞭解,目前中國尚無明確判例要求遊戲公司公開匹配算法。儘管2021年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法規陸續出臺,要求平臺提供「關閉選項」或「説明機制」,但執行層面的標準仍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曾發文否認通過匹配算法刻意安排「坑隊友」。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王者榮耀》官網發佈《狄仁傑答疑|匹配算法全面解析》的文章。文中提到,《王者榮耀》並不存在通過匹配算法刻意為連勝狀態下的召喚師匹配「坑隊友」的情況。每一位召喚師在單局中的表現與發揮,並不能由匹配算法完全決定,還會受到對局中陣容搭配、操作狀態、套路配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匹配算法要達成的目標,是儘可能將水平儘量相當的召喚師放入同一局比賽。匹配算法是基於長期的數據基礎,評估出每位召喚師的綜合能力。

文章強調稱,「我們沒有任何動機去干預召喚師們的對局結果與勝率,這樣做對《王者榮耀》毫無好處。」「操控單個召喚師的勝率對於《王者榮耀》並沒有任何益處,只會讓大家心生抱怨。」

文章還提到了算法匹配規則「ELO等級分系統」——「ELO等級分系統更適合對競技類遊戲選手的技術等級進行評估,是用以計量個體在對決類比賽中相對技能的算法系統;對於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而言,需要創造雙方勢均力敵的競技環境,讓每場對局儘可能地接近公平。」

據記者瞭解,騰訊方面在此次庭審中重點強調了匹配機制公開后會對廣大玩家帶來的負面影響:多款其他遊戲的部分玩家濫用匹配機制、操控匹配結果,嚴重破壞遊戲的公平競技環境,損害了正常玩家的合法權益。

騰訊舉例稱,某款遊戲玩家通過連續故意投降使匹配機制誤認為其實力較低,降低隱藏分,之后系統為其匹配較弱的對手,大量玩家濫用此機制快速上分。這一案例充分説明,匹配機制的公開將導致惡意玩家濫用及黑產肆虐,將為惡意違規者提供清晰的規避指引,為黑產提供操作便利。

因此,騰訊認為,強制要求公開匹配機制的技術方案和技術細節極有可能被部分惡意玩家濫用並誘發黑產,存在破壞遊戲公平對局環境的風險,並最終損害廣大正常遊戲玩家的利益。在討論匹配機制的公開問題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匹配機制公開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被答辯人未考慮匹配機制技術細節公開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相關訴求不具有合理性。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實質上是騰訊公司為解決「如何更科學、更公平地在短時間內將十個實力相當的玩家識別並匹配到同一對局中,以完成一場勢均力敵的公平對戰」這一技術難題,所設計的一套技術解決方案。

這套保密技術方案,能為騰訊公司在遊戲服務市場帶來相應的競爭優勢,屬於公司技術祕密。若強制要求騰訊公司公開《王者榮耀》遊戲匹配機制的技術方案和技術細節,既不利於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也不利於促進遊戲行業的技術創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經頭條」,作者:張梓桐,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