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經濟信心説丨綠水青山間,織就中國式現代化錦繡畫卷

2025-08-15 21:06

今天,我們迎來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光陰流轉,在神州大地織就中國式現代化錦繡畫卷的同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理念也如春風化雨般,不僅重塑了人們對生態與發展關係的認知,更催生無數生態惠民、生態富民的生動實踐,成為引領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燈塔。

這20年來,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在世界上率先實現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實現全球最快的新能源汽車普及……這一系列驚人成就,讓祖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回眸這20年,這一切來之不易。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要用短短几十年時間,走完西方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道路,才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與此同時,生態環境污染加劇、資源能源瓶頸約束,又讓我們意識到,傳統的粗放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再也不能吃子孫飯、斷子孫路。

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難道猶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經濟學有一個外部性理論的概念,指當經濟活動的成本或收益未被市場價格充分反映時,就會造成市場失靈。生態破壞具有典型的負外部性——污染企業的利潤背后,是全社會承擔的環境治理成本;而生態保護產生的正外部性,如清新空氣、清潔水源等公共產品,卻往往難以轉化為保護者的經濟收益。

「兩山」理念的核心智慧,在於打破「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的固有思維,揭示出二者共生共榮的辯證關係。其突破性意義在於,通過制度創新和市場機制,讓負外部性得到遏制,讓正外部性獲得補償,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良性循環。

浙江安吉余村的轉型實踐,堪稱「兩山」理念的生動示範。曾經採礦帶來短期收益的背后,當地付出了山體破壞、水源污染的沉重代價。關停礦山后,余村復綠整治礦山,治理污水垃圾,發展鄉村旅遊,好山好水好空氣為余村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抱團式發展、共享化運營,讓過客變住客、常客,流量變留量、增量。2024年,余村累計接待遊客122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000萬元,實現了外部成本內部化、生態價值經濟化的雙重轉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全國生態日這個特殊節點,回望20年「兩山」實踐,我們收穫的不僅是更藍的天、更清的水,更是發展理念的昇華與發展路徑的創新。

內蒙古昔日的茫茫沙海,如今變成了為祖國輸送清潔能源的光伏「藍海」;浙皖兩省在新安江畔攜手護綠,換回了千島湖的萬頃碧波、醉人景色;江西萍鄉這座「江南煤都」使礦山重新披上「綠裝」,迎來了如織的紅色研學遊客……我們以科學方式守護綠水青山,自然會收穫可持續的金山銀山。這種轉化不是簡單的資源變現,而是通過生態修復、產業升級、價值重構,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螞蟻森林」項目和「藍色循環」模式……中國的綠色轉型方案,先后獲得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衞士獎」。就在一部分西方人還在把環保與發展尖鋭對立時,中國的20年實踐已經用無數令人信服的案例,雄辯地證明了「兩山」理念的巨大生命力。

20年探索之路證明,守護綠水青山就是守護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讓我們以更堅定的信念踐行「兩山」理念,讓綠色成為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在生態與發展的平衡中,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文丨杜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