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8:57
持續兩年多的蘇丹武裝衝突近期又增變數。當地時間8月6日晚,蘇丹國家電視臺報道稱,蘇丹空軍在該國西部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摧毀一架載有哥倫比亞籍僱傭兵的阿聯酋飛機,造成至少40人死亡。同一天,蘇丹民航局表示,阿聯酋政府於當天起禁止蘇丹航空公司運營的航班在阿聯酋境內機場降落。8月7日,阿聯酋港務局發佈命令,暫停為懸掛阿聯酋國旗並計劃前往蘇丹港的船隻發放航行許可證,並禁止在阿聯酋各港口裝卸來自或前往蘇丹港的貨物或集裝箱。
在此之前,蘇丹外交部曾於8月4日發表聲明,指責阿聯酋資助哥倫比亞僱傭兵為蘇丹快速支援部隊作戰,對抗蘇丹武裝部隊,並稱已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相關證據。阿聯酋外交部隨后在10日發表聲明,指責蘇丹政府捏造事實,蓄意宣傳虛假信息,強調阿聯酋一直支持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的外交努力,期盼儘快實現蘇丹國內停火。
斷交后又停航
阿聯酋與蘇丹關係惡化早有跡象
蘇丹在新一輪衝突發生前曾一度與阿聯酋保持着較為密切的政經關係,但2023年4月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之間的大規模武裝衝突爆發后,形勢急轉直下:
△2023年2月,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訪問阿聯酋並會見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
阿聯酋的「非洲戰略」與蘇丹危局
過去十余年,阿聯酋將地緣政治戰略與經濟利益相結合,在非洲展開全方位佈局。阿聯酋不僅在非洲大量投資物流、能源、礦業等領域,還在十余個非洲國家取得港口運營權,打造覆蓋非洲的「港口鏈」,鞏固其亞非貿易樞紐地位。2025年2月,阿聯酋外貿國務部長薩尼·澤尤迪在世界政府峰會上透露,阿方已在非洲各國前景被看好的領域總計投資約1100億美元。
在防務和軍事方面,阿聯酋也通過海外基地、軍備供應、人員培訓、反恐合作等方式不斷增強其在非洲大陸的存在感;同時在外交層面以「調解者」角色提升軟實力,曾參與促成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和解和推動厄立特里亞與吉布提邊境爭端斡旋,併爲非洲各國提供大量人道主義援助。也正是由於阿聯酋在紅海周邊乃至地中海與西印度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外界甚至將其稱為「中東斯巴達」。
△阿聯酋在2024年的國際人道主義會議期間承諾為蘇丹提供價值1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具體到阿聯酋與蘇丹,情況則更為複雜。位於紅海沿岸的蘇丹扼守全球重要航道,直接關係阿聯酋石油運輸與貿易安全,同時還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20世紀70年代起,阿聯酋便在蘇丹農業領域大舉投資,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控股公司(IHC)在蘇丹租種數萬公頃農田。
阿聯酋資本在蘇丹金融體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在多家蘇丹銀行持有大量股份。來自阿聯酋的阿布扎比伊斯蘭銀行是首家在蘇丹經營的外國銀行。阿聯酋還是調解蘇丹政治進程四方機制的成員之一,該機制的另外三個成員是美國、英國和沙特阿拉伯。
值得注意的是,蘇丹還擁有巨大的黃金儲量,阿聯酋則是蘇丹黃金的最主要出口市場,而快速支援部隊控制着蘇丹境內擁有豐富金礦資源的達爾富爾和科爾多凡等地。公開資料顯示,快速支援部隊至少在2015年就與阿聯酋建立了聯繫,並參與了沙特為首、阿聯酋參與的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在與阿聯酋軍隊並肩作戰的同時,也獲得了阿方在資金方面的支持。蘇丹武裝衝突爆發以來,外界普遍認為阿聯酋與快速支援部隊存在密切關係,而可能將其相連接的因素之一就是黃金,不過阿聯酋對此堅決否認。
△金礦是蘇丹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
斷交停航或將加劇蘇丹人道主義危機
蘇丹武裝衝突爆發后,蘇丹政府一度關閉全境領空,目前也僅開放東部地區領空,位於紅海沿岸的蘇丹港機場成為全國唯一仍在正常運營的國際機場,也是食品藥品等人道援助物資進入蘇丹的主要航空樞紐,而該機場至阿聯酋等國的航線也是蘇丹與外界僅有的航空聯繫,兩國斷交后,蘇丹港機場來往阿聯酋的航線均已暫停,至今尚未恢復。
△蘇丹港機場是蘇丹全國唯一仍在正常運營的國際機場
更為嚴峻的是,阿聯酋的迪拜和阿布扎比作為中東地區重要海運樞紐,其與蘇丹港之間的海運航線是物資進出蘇丹的重要通道。由於國內其他基礎設施發展滯后,蘇丹港在武裝衝突爆發前長期承接蘇丹接近90%的國際貿易,阿聯酋宣佈切斷與該港口的海上聯繫,不僅將削弱蘇丹與外界的物流往來,使整個國家的貿易收入進一步減少,也將嚴重阻礙人道援助物資的運輸,加劇當地經濟和民生困境,甚至大幅限制與外界的人員交流。
外部介入加劇內部困局
蘇丹和平前景依然渺茫
蘇丹武裝衝突已經進入第三年,戰場局勢仍不明朗,衝突雙方在中部和西部多個地區持續交火。當前,蘇丹武裝部隊控制蘇丹東部、北部和中部大片區域,快速支援部隊佔據西部的達爾富爾和科爾多凡大部地區,形成東西割據之勢。7月26日,快速支援部隊領導的政治聯盟「蘇丹創始聯盟」宣佈組建名為「和平」的「平行政府」,使得蘇丹出現兩個政府並立的局面,進一步加劇了國家分裂風險。
△2025年2月22日,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及其同盟政治力量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簽署政治憲章
自衝突爆發以來,外部勢力的介入從未間斷。蘇丹武裝部隊與快速支援部隊背后均有域外勢力的強力支撐。當地媒體普遍認為,埃及、沙特和土耳其支持蘇丹武裝部隊,快速支援部隊的背后則是阿聯酋、肯尼亞、乍得和利比亞東部武裝「國民軍」。域外勢力不斷向各自支持的衝突方輸送資金和物資,成為蘇丹衝突久拖不決的重要原因,也使得這場衝突加速向「代理人戰爭」演變。
對於域外勢力來説,藴藏豐富自然資源的蘇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成為大國爭奪影響力的博弈場。蘇丹與周邊國家關係的起伏,正是內外力量為爭奪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縮影。如今,蘇丹內有兩大政權對峙,外有多方勢力角逐,讓局勢更加錯綜複雜、和平前景仍然渺茫。
監製丨穆莉
製片人丨李超
記者丨趙遠方 李超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