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俄羅斯沒錢了

2025-08-15 21:15

孫子: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鋭,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

去年7月,俄羅斯央行行長埃爾維拉·納比烏林娜,曾公開指出:因為勞動力短缺、缺乏投資、被歐美市場封鎖技術,俄羅斯的經濟一切都很糟糕。

這三大因素,可以説全是戰爭帶來的。

4個月后,1119日,據《莫斯科時報》,埃爾維拉·納比烏林娜再次發表「打擊士氣」的言論:俄羅斯經濟中幾乎所有可用資源都已耗盡。

當時,這些言論受到不少抨擊。

但現在,冰冷的數據證明,她並非危言聳聽。

……

不論表面上如何贏贏嬴,隱祕處的風險仍在不斷積累。

2025810日,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開數據:2024年上半年,共計14.1萬法人實體宣告破產,其中製造、建築、貿易業佔比超過70%

這是一場波及全產業鏈的災難。

據俄羅斯建設部統計,由於奧地利水泥、德國鋼鐵等建材斷供,企業貸款審批周期從30天延長至180天,全國43%建築企業因資金鍊斷裂而停工。

據官方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66%勞動人口的個人總債務達到38.5萬億盧布;2025年一季度,俄羅斯家庭逾期貸款率達到10.5%,資產負債表的壓力日益加劇。

俄羅斯銀行、萊夫艾森銀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阿爾法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等巨頭中的至少三家,已向央行申請救助。

不論在哪里,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都是社會經濟的毛細血管、支撐就業的頂樑柱。

當他們開始成批倒下,不論寡頭們賺多少、紙面數據多好看,真實的底色一定是灰暗的。

然而,在這樣的底色下,俄羅斯的就業數據卻非常「良好」。

20256月,俄羅斯失業率與上個月持平,保持在歷史最低水平2.2%,低於市場預期。

明明中小企業大量倒閉,怎麼失業率反而持續下降?

明明就業越來越「好」,企業怎麼反而大規模倒閉?

這些看似反常的現象,對於深陷戰爭無法自拔的集團而言,再正常不過了。


01 吞金巨獸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句話不是説説而已。

2024年,俄羅斯直接國防開支飆升至10.8萬億盧布,相比2021年翻了三番;除此之外,4.1萬億盧布的經濟部門支出中,也有3.05萬億被列為軍事工業補貼支出。

也就是説,整個2024年,俄羅斯的實際戰爭投入至少為13.85萬億盧布,佔財政預算的38%GDP7.7%

平均每天的軍費,高達380億盧布。

這已經是個很誇張的數字了,但到2025年,數據還將繼續攀升。

2025年,俄羅斯的直接國防預算為13.5萬億盧布,比2024年還要增長25%

即便經濟部門的補貼不變,仍為3.05萬億(大概率不止)。

那麼,2025年,俄羅斯的戰爭投入資金,至少也是16.55萬億盧布,平均每天超過453億盧布。

為什麼錢越花越多?

我們來算幾筆賬。

2025年,俄羅斯軍隊總規模將擴大至239萬人。

其中,合同兵98萬人,軍官23萬人。

俄羅斯前線軍官的月薪為22萬盧布/月,前線合同兵的月薪為26萬盧布/月。

后方人員的收入較低,保守一點,分別按12萬盧布/月、10萬盧布/月計算。

假設有4萬軍官和30萬合同兵上前線。

那麼,以10%的平均通脹率,可以粗略計算:

合同兵2025年的總薪資為(300000×260000+680000×100000)×1.1×12=19272億盧布。

軍官2025年的總薪資為(40000×220000+190000×120000)×1.1×12=4171.2億盧布。

剩余118萬義務兵和文職人員,即便按照最低標準10萬盧布/月來算,總薪資也高達1180000×100000×1.1×12=15576億盧布。

……

總體加起來,俄羅斯2025年僅僅給軍隊發工資,最少最少就要支出19272+4171+15576=19747億盧布,近2萬億。

不過,從2024年開始,俄羅斯方面明顯出現人手不足,否則戰場上也不會出現1.2萬朝鮮士兵……

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穩住士氣,當局很有可能給士兵加薪。

所以上面算的2萬億盧布薪水,真的算是非常保守了。

而這些,依然不是全部。

戰爭中,人命是最廉價的。

據俄羅斯國內一家名為Mediazona」的獨立媒體聯合BBC俄語頻道,對士兵的遺囑認證處、以及對士兵家屬的追蹤調查:

截至2024117日,確定的訃告數量為77143

士兵從戰死到家屬發出訃告,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訃告數並不能完全反應陣亡數。

假設延迟率為20%,那麼截至2024年的陣亡士兵可能在9萬人以上。

而截至20258月初,還是該機構的數據,陣亡俄軍士兵的訃告達到121507份。

還是以20%的延迟率算,真實的陣亡人數可能在15萬人以上。

也就是説,近10個月,俄軍陣亡人數至少增加了6萬人。

很明顯,戰爭的烈度正在升級。

但即便按照平均值來算,2025年全年的陣亡數,也至少是0.6萬×12=7.2萬人。

每名陣亡者的家人,最低將獲得總統一次性賠償金(500萬盧布)、國家保險金死亡賠償金額(約344萬盧布,按繼承人平分)、國家一次性補償金(約516萬盧布)和地方補償金(100-300萬盧布)。

平均下來,每人約1450萬盧布/15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其他獎金和保險支出。

那麼,僅僅撫卹金這塊,按照最保守的估計,2025年的支出就至少是1450萬×7.2=10440億盧布。

甚至,這還不是全部。

戰爭不光要人(炮灰),還要武器。

作為前蘇聯的最大繼承人,俄羅斯曾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之一。

但隨着戰爭不斷消耗,這已經成為過去。

2023年開始,俄羅斯的武器出口總額,就從過去多年140-150億美元的穩定水平,驟然下降至10億美元以下。

不僅出口沒了,甚至進口額還在不斷加大。

2021-2025年,俄羅斯對外採購軍事裝備數額,從1800億盧布飆升至4400億盧布,漲幅超過140%

預計到2027年,若戰爭仍未結束,將增長至6000億盧布。

以俄羅斯的軍工業能力,如果可以,一定是選擇自己生產。

但現在這種情況,只能説明其國內的軍工業即便超負荷運轉,也無法承擔戰爭的消耗。

僅僅只看以上三筆賬的保守數字,俄羅斯2025年在戰場上的支出,也已經超過3.5萬億盧布。

除此之外,陣地的修繕、武器供給、物資運輸……等等,都需要大量金錢。

只要戰爭一天不結束,前線損失的年輕戰士、消耗的資金,將一天比一天多。

與此同時,國內勞動力也將越來越緊缺,對經濟的打擊越來越大,很難想象這究竟還能撐多久。


02 竭澤而漁


戰爭最初一段時間,俄羅斯確實是「越制裁越有錢」。

2022年前上半年,全球能源價格暴漲,歐洲市場極度恐慌。

面對制裁,俄羅斯以停止天然氣供應相威脅,以盧布結算為手段,僅僅用了2個月,就讓匯率回升至開戰前的水平。

2022年前4個月,俄羅斯貿易順差近1000億美元,是往年同期的3-4倍;財政盈余1.1萬億盧布,創30年新高,是2021年的3倍……

彼時,克宮和民眾都沉浸在越打越有錢的喜悦中,各種贏麻了、十分魔幻。

但這種好日子就像一陣風,明顯無法長期維持。

如果真能「越制裁越有錢」,伊朗和委內瑞拉早就國富民強了……

現在的事實證明,俄羅斯並不特殊。

通過每年倍增軍費,大量資源集中於戰時經濟,軍工業火力全開,確實可以營造出一時的火熱。

同時,通過加印貨幣、快速推高宏觀槓桿率,也確實可以短暫掩蓋戰爭對社會經濟的系統性損害。

但是,這些都算是飲鴆止渴。

202211-12月,俄央行通過回購交易,給國有商業銀行系統注入1.5萬億盧布貸款,銀行又買下超過90%聯邦貸款債券,價值3.1萬億盧布。

聯邦政府就這麼拿到了3.1萬億現錢。

這算是比較正經的,還有個更騷的操作。

比如,202212月,俄羅斯央行通過國家福利基金,增發2.4萬億盧布。

根據財政部的説法,他們是以2.4萬億盧布的價格,把1218.52億日元、27.7億英鎊、285.17億歐元的海外資產,賣給央行。

這些外幣,是被制裁凍結的資產,並不在俄羅斯政府手上……

所以,整個交易過程都是虛擬的。

……

總之過去三年,通過類似的操作,俄羅斯的流通貨幣量迎來史無前例的增長,平均增長率約為2009-2022年的兩倍。

貨幣越來越氾濫,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本已有些起色的盧布,又開始貶值。

20223-7月,俄羅斯盧布兑美元曾一度反彈133%,匯率還要超出開戰之前;但從2024年初開始,幾乎又返回原點。

盧布與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並列為新興市場最弱的三大貨幣。

而這,還是嚴重注水的結果。

俄羅斯每天可兑換的外匯總額,被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遠低於戰前的30億。

這就導致,想把盧布換成外幣,你得排隊、排隊、排隊。

而在你排隊的這會,盧布依然在貶值,誰等得及?

在黑市,盧布換美元早就跌到了250:1

甚至,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許多高端場所,都禁止顧客用盧布結賬。

只要央行敢放開盧布兑換外幣,可能所有銀行都會被紅了眼的人們,擠兑到破產。

爲了延緩貨幣貶值的速度,在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俄羅斯被迫選擇了相反的方向。

20238月,俄央行首次宣佈加息3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2%

此后短短14個月,俄央行連續8次加息,於20241025日將基準利率推至21%的歷史最高水平。

一直維持到今年7月,纔將基準利率下調200個基點至18%,並暗示今年可能會再次降息。

高息確實延緩了貨幣貶值的走勢,但很明顯,這只是將問題延后、並沒有解決問題本身。

本質上是以空間換時間。

但前線戰爭迟迟不結束,所能爭取到的時間,也越來越捉襟見肘。

2025年,俄羅斯通脹率持續下降,目前已經降至8.8%

但實際實際的情況,遠比表面數據更糟糕。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佈食品價格統計數據:2024年,麪包、牛奶的價格同比上漲12%-15%,蔬菜價格同比漲超20%,黃油同比上漲超30%,土豆上漲至少73%……

而居民實際工資增長率,則從11.3%一路下降至5%以下。

也就是説,在物價飛漲的同時,居民的實際收入卻是在縮水的。

更關鍵的是,民間的支出,不僅僅只體現在物價上。

戰爭雖然是上位者發起的,但后果卻是全民承擔。

早在202384日,克宮就簽署了一項針對企業賺取超級利潤的法律,以補充政府虧空,被稱為「戰爭税」:

規定年收入超過10億盧布的俄羅斯企業,要將其利潤超過上年的10%作為税款。

這個力度並不算大。

力度不大的結果,就是錢不夠用。

202511日起,「戰爭税」開始全面擴大:

對年收入超過240萬盧布的人徵收15%-22%的所得税,企業所得税税率從20%增加至25%

240萬盧布,當時相當於17萬人民幣,這個覆蓋範圍是比較廣的。

而此前,俄羅斯的統一税率為13%

除此之外,各種名目的「雜税」,也都在加碼:

離婚手續費從650盧布提高到5000盧布,房地產交易税增長1.5-2倍,違反交通規則的罰款平均將增加1.5倍……

雖然還不到百姓之費,十去其七的地步,但現代也不可與古代同日而語,民間的心態必然產生重大變化。

這大概也是一個現代國家,在維持不崩潰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03 尾聲


當寒冬降臨,誰能熬到春天?

6月21日,普京在第二十八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會議上發表講話,稱俄羅斯已經成功抑制了通脹,減輕了對能源出口的依賴。

並向與會的政府部長和央行行長發出的明確指示:絕不允許經濟出現停滯或陷入衰退。

但客觀規律,不會因「指示」而改變。

86日,據俄羅斯央行的預測報告,一季度GDP增長1.4%,二季度增長1.8%,但三季度又將放緩。

樂觀預測,7-9GDP將增長1.6%,四季度跌至0%;悲觀預測,7-9GDP將增長0.8%,四季度增長率為-0.5%

總體來説,2025年俄羅斯GDP增長在1%-2%,明年將陷入停滯,預測為-1%-1%

遠低於全球GDP增速的3.1%2.9%

戰爭前期,在輿論的引導下、愛國情緒高漲,民眾本身就是前線最大的后方和堡壘。

然而,一旦戰場陷入僵局,前線不斷增加的傷亡、后方不斷降低的生活水平,將漸漸消磨掉所有人的熱情。

當熱情降低到臨界點,前線的戰士會開始懷疑自己為何而戰,后方的民眾也不再是他們最堅固的堡壘。

戰爭何時結束?

或許並非決出勝者,而是彈盡糧絕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