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獲小米、大疆力挺 這家OLED「獨角獸」衝刺IPO

2025-08-15 13:07

憑藉先進的技術實力與工藝生產能力,視涯科技已一舉打破索尼在熱成像、夜視儀等傳統專業市場的壟斷格局,實現進口替代。 

長期以來,OLED微顯示行業被日本索尼、美國eMagin(2023年被韓國三星收購)、法國MICROOLED等海外廠商把控,不過,隨着國內相關領域內企業不斷突破產品性能、工藝技術的極限,在產品關鍵性能、產能規模及可靠性等方面的進步,該領域「卡脖子」的現象,正在被「國產替代」打破。

根據上交所網站披露,7月21日, OLED「獨角獸」視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涯科技」)申請科創板IPO的審覈狀態更新為「已問詢」。

自成立之初,視涯科技即定位成為全球領先的微顯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此次IPO,視涯科技擬募資20.15億元,主要用於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顯示器件生產線擴建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獲諸多「明星」資本追投

招股書顯示,顧鐵系視涯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 其持有控股股東上海箕山100.00%股權,通過上海箕山及其控制主體可合計控制視涯科技29.36%的股份。結合特別表決權的設置 安排, 本次發行前,顧鐵合計控制視涯科技表決權 比例為6 1.79%。 

顧鐵出生於1968年,1989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其后赴美深造,屬於那個時代的高材生。1994年,他順利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工程博士學位。 畢業后,顧鐵曾先后在美國通用電氣、珀金埃爾默、上海天馬微電子等知名企業擔任高管,主導了美國首條2代TFT-LCD生產線的組建,並領導了世界第一臺胸腔數字X光機的研發與製造。同時,在天馬微電子工作期間,顧鐵還成功組建或收購了多個TFT-LCD和LTPS-LCD工廠,帶領其成為全球中小尺寸顯示領先企業。 

2011年,顧鐵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他和幾個老同事聯合創辦了奕瑞科技,奕瑞科技主營醫療用數字化X線探測器(CMOS傳感器),是國內首家在該領域實現國產替代的公司。 由於顧鐵以往在業界的戰績,奕瑞科技在創立的第二年便獲得了紅杉中國的首輪投資,此后又在B輪融資中加碼增資。2020年9月,奕瑞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A股首家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截至8月13日,奕瑞科技的市值約194億元。 

在奕瑞科技籌備上市之前,以顧鐵為核心的創始團隊洞察到微顯示產業未來的巨大發展需求,於2016年10月正式創立視涯科技, 致力將其打造為全球領先的微顯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奕瑞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后,顧鐵創立的視涯科技迅速獲得了小米、大疆、紅杉、中金等產業方和知名機構的追投。

根據招股 書,視涯科技背后的股東包括精測電子歌爾股份、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上海飛來(大疆全資子公司)等產業方,招銀國際、中金資本、正心谷資本、源碼資本、天際資本等知名機構,以及合肥地方政府等。其中,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精測電子、歌爾股份分別持股6.02%、5.40%,位列視涯科技第二、第三大股東,而小米、大疆則兼具「客户+股東」的雙重身份。

2025年5月23日,奕瑞科技發佈公告表示,擬投資不超過18億元建設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生產項目,「通過本次項目建設,預計將新增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產能5000張/月,以滿足特定客户及視涯科技需求。」 

作為同一實控人下的「兄弟公司」,奕瑞科技表示,作為特定客户批准的供應商,向視涯科技供應其生產所需的核心材料之硅基OLED微顯示模組背板。 由於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與CMOS傳感器在原材料、設備、工藝等方面具有通用性,奕瑞科技表示奕瑞合肥可利用現有CMOS傳感器產線生產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但現有產能有限,為完成特定客户及視涯科技要求的供應量,擬通過自有/自籌資金及視涯科技保證金購買設備並擴充產能。 

此次,奕瑞科技與視涯科技的聯動,被外界解讀為顧鐵正在兩者之間通過首次「技術協同」,嘗試構建一個以硅基CMOS技術為核心的「顯示+醫療」產業生態。 着眼未來,視涯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后,憑藉醫療影像和XR顯示,顧鐵將成為「奕瑞+視涯」雙上市公司實控人,成功造就「顧氏系」資本拼圖。 

營收持續增長 業績仍在虧損

近年來,AI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海量信息交互需求。人類超七成的信息是由人眼感知獲取,而AR眼鏡、VR頭顯等XR終端設備憑藉貼近人眼的天然優勢以及多模態數據感知能力,正躍升爲AI落地的首選載體。 

作為全球領先的微顯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視涯科技的核心產品為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 同時還為客户提供包括戰略產品開發、光學系統和XR整體解決方案等增值服務。其核心產品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技術憑藉輕薄、高對比度、廣色域、快響應速度、高像素密度、低功耗等優勢,與AI技術革新和場景需求形成深度耦合,是XR設備中價值佔比最高的核心硬件。經過多年研發及產業化,視涯科技目前已形成覆蓋0.3英寸至1.4英寸不同尺寸、不同規格的產品陣列。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視涯科技在我國微顯示產業鏈中佔據中上游的重要位置,作為產業鏈引領企業,視涯科技牽頭承擔了硅基OLED標誌性產品攻關等任務,提升了新型顯示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據招股書介紹, 視涯科技通過對工藝、設備及材料等技術攻關在業內率先實現了全球首條12英寸硅基OLED產線的規模量產,是全球少數具備硅基OLED「顯示芯片+微顯示屏+光學系統方案」全棧自研能力的科創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打破了索尼等境外企業的長期壟斷。

目前,視涯科技已成為下游眾多頭部客户的戰略供應商。截至報告期末,視涯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字節跳動、雷鳥、聯想等。其中,雷鳥、字節跳動與視涯科技的「客户三」合計佔2024年度全球XR市場出貨量比例超80%。 

隨着AI產業應用的加速落地,視涯科技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視涯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0億元、2.15億元、2.80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1.27%,其中,2024年其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貢獻的收入佔比將近八成。 不過,視涯科技至今尚未實現盈利,報告期內,淨利潤虧損金額分別為2.47億元、3.04億元、2.4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8億元。

視涯科技表示,一方面,硅基OLED行業系典型的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行業,當前公司房屋建築物與機器設備等折舊金額較高,部分產線處於建設階段尚未達產,且公司為維持技術和產能競爭優勢將持續加大研發和建設投入;另一方面,AI產業仍處於高速建設階段,產業爆發式增長的時點可能推迟。 

對此,視涯科技作出風險提示:「若未來產業增長、公司產品市場拓展的速度不及預期,則經營業績不能保證持續增長,短期內或無法覆蓋未彌補虧損,公司將存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無法盈利或進行利潤分配的風險。」 

三年累計研發費用率超115%

自創立伊始,視涯科技便堅持「自主可控」,創新性自研硅基OLED強微腔技術、硅基OLED串擾截斷技術和硅基高光效疊層OLED全綵技術、低温濾光彩膜工藝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產品性能、工藝技術的極限,在產品關鍵性能、產能規模及可靠性等方面已達到或超越索尼。 

根據招股書,公司已成為全球第二、境內第一的微顯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憑藉先進的技術實力與工藝生產能力, 視涯科技一舉打破了索尼在熱成像、夜視儀等傳統專業市場的壟斷格局,實現了進口替代,並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XR賽道搶佔高地。

儘管業績仍處於虧損階段,但視涯科技在研發上卻持續高強度投入。報告期內,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7億元、2.87億元、2.69億元,最近三年研發費用複合增長率為6.46%, 最近三年累計研發費用7.93億元,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收的比例為115.61%。 截至2024年末,視涯科技已取得境內外專利共25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2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33項。 

高額研發費用的投入也影響到了公司的流動性。報告期各期,視涯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2.23億元、-2.87億元、-0.76億元。 對於資金狀況,視涯科技表示,如公司無法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實現盈利或籌措到足夠資金,將可能對公司資金狀況、業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研發投入、市場拓展、生產經營持續性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公司認為:「公司目前的核心任務是通過持續大額的研發投入,形成領先的產品性能和工藝技術優勢,對行業后進者保持足夠的技術壁壘和先發優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