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92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參加服貿會金融專題展,專業和普通觀眾日活動各具特色

2025-08-15 19:42

(來源:上觀新聞)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將於9月10日—14日在北京首鋼園5號館和6號館舉辦。目前,已吸引92家國內外金融機構線下參展,包括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68家,國際化率為45.7%,展覽面積達1.1萬平方米。

兩大主題展區各具特色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曾林峰今日下午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本屆金融服務專題將以「數智驅動 開放共贏」為主題,創新融合「展(展覽)+研(探討)+洽(洽談)+驗(體驗)」四大維度,全力打造「全球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展示、重要政策和行業規則發佈、合作伙伴洽談、前沿金融體驗」四大平臺。

在本屆金融服務專題中,兩大主題展區各具特色。5號館為「融通開放」主題展,集結了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支付清算等內外資機構,展示在建設金融強國、推動「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業擴大開放等方面豐碩成果;6號館為「智惠共享」主題展,將聚焦金融機構與頭部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呈現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

「金融強國」建設主力軍齊聚

在92家線下參展金融機構中,40余家為國內頭部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平、中國再保等。曾林峰表示,這些國內頭部金融機構將組成「金融強國」建設主力軍矩陣,通過豐富多元化金融產品矩陣與創新服務實踐,全方位展示金融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豐碩成果,為全球金融合作貢獻「中國方案」。

本屆專題還吸引了亞投行、匯豐銀行、瑞穗銀行、萬事達卡、倫交所、德交所等40余家外資金融機構參展,將分享各自在跨境金融服務、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和解決方案,多角度呈現全球金融與中國機遇的深度融合與共贏發展。

AI濃度更高,數字人民幣應用更廣

與往屆相比,本屆專題的AI濃度更高,參展機構將加大AI技術在展覽中的運用,強化互動體驗,着力打造一個智能化金融創新的沉浸式展覽平臺,通過前沿技術交互與場景化展示,全面呈現人工智能與金融業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比如,工商銀行將現場擺放千億級金融大模型,突出展示以大模型基礎支撐及應用範式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北京銀行將攜智能交互數字機器人「京小寶」亮相展臺,並通過多種數智交互形式讓觀眾體驗科技金融、綠色、普惠、養老以及社保、人才等各類聚焦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和創新成果。浦發銀行將聯合多家科創企業及生態夥伴,集中展示新型交互機器人等前沿產品,生動詮釋「投行+商行+生態」服務體系對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的支撐,以金融力量推動產業升級,為服貿會注入滿滿數智活力。

今年金融服務專題還將升級打造數字人民幣潮流集市,精心規劃近1千平方米的沉浸式數字人民幣生態體驗展區。特邀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聯袂打造「數字人民幣+」創新展示矩陣,進一步利用AI賦能,激發金融創新新動能,為觀眾帶來未來金融生活沉浸式體驗。

精心策劃互動活動

在充分借鑑Sibos(Swift International Banker's Operation Seminar,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國際銀行業運營大會)2024年會經驗的基礎上,本屆專題首次打造專屬會議區。5天會期內,金融管理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專業媒體、專家智庫將圍繞全球金融熱點和金融機構關切焦點,平行舉辦30余場會議論壇。其中,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將牽頭舉辦系列高規格活動,共商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發力點,為首都金融業與產業融合提供決策參考。

在「北京服務」板塊,中國銀行將重點展示其聯合中國聯通、北京一卡通公司專為外國來華遊客打造的全國首款「三卡合一」融合創新服務產品——冪方卡,以及離境退税特色創新服務。中國人保將重點展示其牽頭組建的全國首個商業航天保險共保體。萬事達卡和萬事網聯將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全新中國萬事達卡產品,以及地鐵拍卡過閘等優化境外來華人士支付體驗活動。

此外,專題還將根據專業觀眾與普通觀眾不同需求,精心策劃互動活動,打造特色交流場景。專業觀眾日(9月10日—12日)將舉辦金融家賦能服貿會活動,在展會期間每天組織30人左右金融機構高管團,對接其他專題參展企業融資需求,實現金融「精準滴灌」;普通觀眾日(9月13日—14日)將舉辦AI數字金融體驗之旅、金融為民大講堂、金融展PIN拼樂活動等。

原標題:《92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參加服貿會金融專題展,專業和普通觀眾日活動各具特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張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