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7:33
張奕琰 和君諮詢新消費事業部高級諮詢師
企業組織模式作為戰略落地的載體,其設計合理性直接決定資源配置效率與市場響應速度。在食品飲料行業,從區域小廠到跨國集團的成長曆程中,組織模式始終扮演着「成長引擎」角色。從初創期通過極簡架構實現快速試錯,到成長期依靠專業化分工突破規模瓶頸,最后在成熟期藉助數字化轉型穿越增長天花板。本文通過梳理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企業生命周期中所採用的不同組織形態,旨在為廣大食品飲料企業提供組織設計的底層邏輯,助力其在「不確定」的時代持續穿越周期。
— 1—
不同生命周期的組織模式選擇規律
生存期(0-3年)
企業面臨「活下來」的核心命題,直線職能制成為最優解。此時組織需聚焦銷售轉化,企業領導人直接掌控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如初創期的元氣森林(2016-2019),元氣森林以產品為核心,構建了以產品經理為主的小組模式。每個小組配置了品牌、銷售、設計、研發等人員,產品經理擁有較大的決策權。
發展期(3-10年)
規模擴張+多產品線催生專業化分工,事業部制+中臺化成為主流。2022年開始,隨着公司規模的擴大,元氣森林開始進行中臺化調整。原本分散在各個團隊的品牌、市場等職能被抽離重組,資源由中臺統一整合,設立了PMO(項目管理辦公室)崗位,負責把控產品從開發到上市的整個流程,極大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
成熟期(10年以上)
企業面臨創新僵化風險,數字化轉型成為破局關鍵。通過構建數字化科技中心或全域用户中臺等核心部門,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完善會員分析數據模型,輸出用户洞察和分析,實現數據共享和技術賦能。這種組織形態不僅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還增強了市場響應速度和用户粘性。
— 2—
所有制性質決定的組織基因差異
國有企業:穩健底色下的改革探索
恆順醋業採用「總部集權+品類事業部」混合架構,總部通過「三重一大」機制集中把控重大投資與合規風險,並對鎮江周邊4500畝糯米基地等核心原料資源實行統一管理。食醋、醬油、料酒三大事業部在定價、促銷及渠道策略上擁有充分自主權。2024年,公司董事會為應對行業發展新格局,不斷深化變革,圍繞增強盈利能力和提高運營效率等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對子企業重新梳理排定「一企一策」,清退非主營業務範圍內的子公司,關停連續三年虧損的子公司等,為公司進一步整合優化資源奠定堅實基礎。
民營企業:效率優先的靈活機制
農夫山泉的組織活力體現在「數據驅動+區域自治」的平衡術:農夫山泉通過300人稽查隊+大數據分析,對數百萬終端網點的庫存、貨齡、動銷進行高頻掃描;同時,農夫山泉的經銷商網絡覆蓋縣級行政區,但區域團隊被授權可以在「一條街」維度制定促銷政策。例如,針對某大學城夜宵攤的檸檬水產品,區域經理可自主設計「買水送烤串券」的異業合作,無需總部備案。
外資企業:全球化與本地化的辯證統一
可口可樂的「特許裝瓶商模式」堪稱輕資產運營典範:總部僅保留濃縮液生產與品牌管理,將裝瓶、分銷等重資產業務外包給太古、中糧等合作伙伴。通過數千家全球裝瓶廠的本地化佈局,實現單瓶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
雀巢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製造集團,擁有2000多個品牌,通過合理併購和本地化策略,成功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全年營收接近8000億元人民幣。雀巢把「良好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擁有食品工業領域核心技術、公司管理穩定有序、併購后能夠提升當地市場佔有率」這四項作為併購的基本原則,保證資源協同效率的最大化。
面對如此龐大的業務羣,雀巢將大部分公共職能(如戰略決策、關鍵人才、品牌管理、基礎研究)集中在總部,而將研發、生產、銷售分佈在各個區域組織,既能兼顧有效的管控,同時節約管理成本,降低管理複雜度。
— 3—
產業鏈角色塑造的組織形態分化
上游供應商:全鏈條協同的生態構建
中糧集團作為糧油巨頭,中糧集團目前實行「總部—專業化公司—區域公司」三級管控,並在糧油板塊內部推行「品種+區域」矩陣。中糧貿易等專業化公司制定全國採購標準,東北區域公司深耕大豆主產區,通過訂單農業已綁定數十萬畝種植基地。這種縱向整合不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為下游企業提供溢價空間,也同時保證了供應鏈的質量和供給穩定。
中游生產商:專業化與柔性化的平衡
海天味業的「扁平化敏捷單元」模式頗具代表性:譬如醬油事業部專注核心品類迭代,設立數個創新小組孵化調味醬等新品。同時,海天味業通過智能產線改造,單條生產線可實現20種規格或130個SKU的不同產品的生產,並擁有最快7天的定製化產品交付周期,滿足不同區域的定製需求。
東鵬特飲以「去中間化+技術穿透」重構營銷體系:截至2024年底,東鵬通過「一物一碼」累計連接超過2億名不重複消費者和400萬終端網點,精準匹配終端補貨需求,市場響應周期從周級縮短至小時級。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銷量計,東鵬飲料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自2021年起連續4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5.0%增長到2024年的26.3%。
下游品牌商:敏捷響應的組織進化
元氣森林的「扁平化產品事業羣」顛覆傳統飲料企業架構:2023年,元氣森林撤銷了元氣森林氣泡水、元氣滿滿乳茶所屬的CNY、外星人電解質水所屬的NB等多個巨型產品事業部,轉為相對扁平化的具體產品事業部制,相關產品線直接對接市場、生產等部門。這次調整一方面實現資源複用,推動了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設立了更加科學、完善的產品立項、孵化、測試的流程和機制。在產品創新的源頭上,建立了「元氣宇宙大會」這樣的開放性機制,即任何人可在會上拋出產品創意、市場洞察或改進方案,沒有層級限制;被認可的創意可立即進入立項—試產—上市的快速通道。
下游平臺商:平臺+合夥人模式的創新應用
高調進入外賣業務的京東,近日開出了「合營品質餐飲製作平臺模式」下的北京首店——「七鮮小廚」,提供外賣和自提兩種服務,菜品種類涵蓋特色小炒、意麪小吃、拌飯蓋飯等,補貼后的菜品單價大多在10~20元。
「七鮮小廚」本質上採用的是「京東做房東+廚師做合夥人」的新模式,即京東包攬選址、租金、人力、食材與運營,只向廚師/品牌收取菜品配方,雙方按銷量分成。京東目的是打造重資產供應鏈和極致坪效,目標在3年內全國複製1萬家門店,用20元以內的高品質外賣把「幽靈外賣」擠出市場。這樣的創新模式,可以被視作破解餐飲外賣市場「好吃、便宜、安全」這個不可能三角的全新嘗試。
— 4—
組織模式設計的啟示
戰略-組織-能力的三角驗證
成功的組織模式需滿足三個匹配:戰略目標決定組織架構,組織架構支撐核心能力,能力反哺戰略實現。
戰略維度:明確價值主張與競爭定位,若想擴充品類,可以參考元氣森林將事業部拆成一個個「小戰隊」,每個戰隊只負責一款飲料。
組織維度:設計最小可行架構,參考農夫山泉區域事業部+渠道特戰隊,把貨鋪到每個縣城。
能力維度:匹配不可替代的核心資產,如海天味業的柔性供應鏈。
三者形成閉合因果鏈:戰略牽引組織,組織固化能力,能力反芻戰略。
動態調整的四步法則
診斷戰略缺口:找到區域盲點,洞察利基市場,探明競爭窪地。
識別組織障礙:總部是否集權過度,職能部門是否協同不足,事業部是否活力缺失。
設計調整方案:嘗試給區域放權,重塑組織結構,調整部門職責,簡化業務流程。
配套資源支持:升級數字化系統、引入外部人才、提高預算金額。
食品飲料行業特有的適配原則
供應鏈響應速度:常温、低温、冷凍、生鮮各條鏈路必須差異化架構,嘗深化「區域倉+前置倉」的佈局組合。
渠道協同效率:讓餐飲、商超、電商、O2O等渠道可以共享品牌,獨立損益,有效協同;食品安全管控,讓質量追溯體系穿透全鏈條,質量監測團隊實時觀測,定期覆盤。
生態型組織能力:用「內部人才市場」把員工變成可插拔的能力模塊,通過「菜品合夥人」、「共創實驗室」把供應商、廚師、設計師、KOL/KOC等相關生態夥伴納入組織邊界,形成「輕資產、高密度」創新網絡。
組織模式沒有最優解,只有最合適。從恆順的百年傳承到元氣森林的顛覆創新,成功企業的共性在於:讓組織能力成為戰略的「放大器」,而非「絆腳石」。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組織進化是各類食品飲料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和君諮詢新消費事業部
和君新消費事業部背靠和君諮詢的平臺和生態,每年服務20+中國消費品牌,十年累積服務超過300+高價值高成長性屬性的中國消費品牌,既包括產業龍頭企業,更有新消費勢力。和君新消費事業部致力於以「構建新增長」為核心價值定位,成為中國消費品牌尋求業績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戰略伙伴
我們的賽道:紮根新消費
我們的願景:專注高價值
我們的使命:構建新增長
我們的口號:最佳陪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