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周報:突發利空,恆生指數衝高回落!

2025-08-15 17:14

本周,港股先揚后抑,恆生指數衝高回落,周漲1.65%。

消息面上,本周二晚,美國公佈7月CPI數據,同比增長2.7%,低於預期,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如果我們在5月或6月看到這些修正后的非農數據,我懷疑美聯儲可能已經在6月和7月降息了。這告訴我們,9月份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非常高。」

話音剛落,美國7月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數據出爐,同比漲幅從前月的2.3%飆升至3.3%,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並且遠超預期的2.5%。環比看,7月PPI環增0.9%,為2022年6月以來最大漲幅,預期0.2%,前值 0%。

受此影響,市場削減對9月降息押注。

國內方面,本周公佈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減少500億元,分析師預期同比增加3000億元,這是自2005年7月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貸款降低,也是自1999年12月以來單月最大降幅。

房價方面,2025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但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31%,下降幅度創8個月以來記錄。

消費方面,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為今年以來的最低,低於上個月的4.8%,國補帶動的家電、手機等品類零售額增速有所放緩。

一系列利空下,港股衝高回落。

不過,在中資股二季報超預期的情況下,個股走勢精彩紛呈,其中,港股股王 $騰訊控股(00700)$ 二季報大超預期,股價一度重回600元大關; $京東健康(06618)$ 上半年實現收入352.90億元,同比增長24.5%,實現經營盈利21.27億元,同比增長105.5%,股價大漲12%。

下周,小米、泡泡瑪特等明星中資股將發佈財報,關注財報后表現。

從板塊上看,本周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板塊領漲,能源表現不佳:

南下資金本周淨買入381億,值得關注的是,僅周五一天,南下資金就淨買入358.8億:

本周港股大事件:

1.    寧德時代宜春鋰雲母礦停產; $寧德時代(03750)$

2.    中慧生物-B上市首日暴漲158%,IPO獲4006.64倍超額認購; $中慧生物-B(02627)$

3.    中美聯合發佈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聲明,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税90天;

4.    中國恆大將於8月25日上午9時起取消上市地位;

5.    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減少500億元,20年來首次下降;

6.    美國7月CPI同比上漲2.7%,低於預期;

7.    騰訊二季度總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18%;

8.    中國平安舉牌中國太保H股;

9.    京東集團第二季度淨營收3566.6億元 同比增22.4%; $京東集團-SW(09618)$

10. 網易Q2淨收入279億元,同比增長9.4%; $網易-S(09999)$

11. 銀諾醫藥-B上市首日暴漲206%; $銀諾醫藥-B(02591)$

12. 美國7月PPI同比漲幅從前月的2.3%飆升至3.3%,9月降息預期降温;

13. 7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14.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萬億,同比增長3.7%,不及預期。

本周老虎用户熱門交易個股:

Top2:銀諾醫藥,本周五,銀諾醫藥登陸港交所,首日暴漲206%,IPO獲5364倍超額認購,公司是國內GLP-1創新葯龍頭;

Top5:中慧生物,本周一,中慧生物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暴漲158%,次日再漲31%,本周最高較IPO發行價暴漲362%;

Top6:騰訊控股,本周三,騰訊發佈二季報,總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18%;超市場預期,股價一度回到600,為4年來首次;

Top9:京東集團,本周四,京東發佈二季報,淨營收3,566.6億元,同比增22.4%,預估3,354.5億元。新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9%,但經營虧損高達148億:

下周值得關注的大事件:

1.    下周五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堪薩斯城聯儲年度央行會議上,就經濟前景及美聯儲政策框架評估發表演講;

2.    下周,零跑、小米、泡泡瑪特、快手、嗶哩嗶哩等公司將發佈財報: $零跑汽車(09863)$$小米集團-W(01810)$$泡泡瑪特(09992)$$快手-W(01024)$$嗶哩嗶哩-W(09626)$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