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7:21
日前,深圳坪山比亞迪總部大樓的內部人事調整公告發布,引發業內關注。其中提到,免去尹小強比亞迪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總經理職務,由原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尹雪芹接任。
這位執掌比亞迪儲能3年半的「老將」突然卸任,距離其7月3日代表比亞迪簽約國網湖南綜能項目僅過去41天。
這場毫無徵兆的高層更替,恰逢比亞迪儲能組織架構大重組與行業變革的關鍵節點。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維權)等對手紛紛亮出大電芯產品之際,技術派女帥臨危受命,暗藏了比亞迪怎樣的戰略野心?
1突發換帥
突發換帥
尹小強在比亞迪的25年履歷堪稱傳奇。2000年從基層實驗員起步,歷經品質管理、工廠運營、區域統籌等多崗位錘鍊,2016年出任青海基地總經理期間,主導了比亞迪在西部的重要產能佈局。
2022年接掌儲能事業部后,他主導推出「比亞迪魔方」儲能系統,並創新性提出「六個極致」理念,大幅優化了產品綜合效能。在其任期內,比亞迪儲能業務實現全球擴張,覆蓋110個國家和地區,為超360個項目提供解決方案,積累75GWh商業運營經驗,登頂2024年全球儲能系統出貨量冠軍。
7月初,尹小強仍以總經理身份簽約國網項目,如今人事變動,更凸顯此次調整的突發性。
接任者尹雪芹雖少在公眾視野露面,卻是比亞迪儲能的「技術支撐」。作為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她深度參與多項核心專利研發,2023年在SNEC國際儲能大會首提 「魔方-刀片電池」融合技術理念,主導與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產學研合作。技術背景高管執掌業務部門,也契合了比亞迪「工程師治企」的傳統基因。
如此高層的閃電換帥,在比亞迪體系內實屬罕見。
據悉,該事業部直接向電池事業羣CEO、高級副總裁何龍匯報,屬集團核心戰略單元。人事調整同步伴隨着多個電池工廠負責人的變動,或是暗示着更大範圍的業務重組。
2
「七國混戰」到兩大戰區
人事震盪背后,一場組織架構革命已悄然完成。此前比亞迪儲能採用「戰區中心」模式,設E戰區、大客户戰區、國內戰區及三個解決方案部共7個平行部門,均直接向總經理匯報。這種架構導致「每個項目對接人不同,資源調配混亂」,業務邊界模糊。
改革后的架構有了大幅的精簡。
大儲國內中心:整合國內戰區與解決方案部
大儲海外中心:細分歐洲、中東非、亞澳拉三大區域,統轄海外業務
兩大中心負責人直接向總經理匯報,形成國內國際雙輪驅動的清晰格局。
「新架構解決了過去三年業務野蠻生長帶來的管理冗余」,接近比亞迪的業內人士透露,「尤其在海外項目競標時,過去常出現多部門內耗,如今海外中心實現拳頭集中」。
架構與人事的調整,直指儲能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
今年實施的「136號新政」取消新能源強制配儲要求,「394號文」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標誌着儲能行業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化搏殺。企業必須直面經濟性考驗,技術迭代成為生存關鍵。
更緊迫的壓力來自產品換代。2025年,大容量電芯成為行業新賽道,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瑞浦蘭鈞、億緯鋰能、南都電源等相繼推出500Ah+產品。
「當前電芯容量競賽類似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戰爭。」有券商電新首席分析師指出,「在系統集成趨同的背景下,大電芯能直接降低單位成本,已成為市場化競爭的關鍵籌碼。」
3
海外掘金到國內攻堅
比亞迪儲能的獨特基因,或許解釋了此次技術派高管上位的邏輯。
早在2008年,王傳福就提出電動車、光伏、儲能的「三大夢想」,同年建成全球首座磷酸鐵鋰儲能電站。其發展路徑與同行迥異:採取「先海外后國內」戰略,2010年率先進軍美國市場,市佔率一度超60%,在英國更高達80%。
這種路徑選擇源於技術自信。比亞迪是極少數掌握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的企業,從電芯到系統集成自主可控。2025年接連斬獲沙特12.5GWh、智利3.5GWh等超級訂單,印證了其技術路線的全球競爭力。
但國內市場需要另一套打法。「海外項目看重品牌與全生命周期成本,國內更追逐初始投資回報率」,某頭部儲能企業銷售總監分析,「大電芯在國內已成為敲門磚,比亞迪需要補齊這塊拼圖」。
尹雪芹的技術背景正對應此需求。其主導研發的「魔方-刀片電池」技術,被業內視為比亞迪大電芯的雛形。將刀片電池的長薄化設計理念融入儲能系統,可實現更高空間利用率和熱管理效率。
「這可能是比亞迪儲能的第三次創業」,一位觀察比亞迪十年的業內人士評價,「第一次是2008年從零起步,第二次是2022年全球擴張,當下則是從產品提供商向能源解決方案商的躍遷」。
截至發稿,尹雪芹的名字雖然尚未出現在比亞迪官網高管名單中。
但風暴中換帥,從來不是撤退的信號,更有可能是總攻的號角。
活動預告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