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7:14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8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聚焦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關心的問題,提出7個方面26項措施。這是北京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進行全面部署。
《實施意見》強化了對青年等重點羣體的就業支持。其中提出,整合政策資源,吸引急需緊缺人員特別是青年人才在京就業,出臺新就業羣體友好若干措施。要制定實施促進青年就業行動計劃,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科研助理、基層服務等崗位,推動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建設,組織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支持青年就業創業。同時通過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等舉措,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近年來,北京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實施意見》立足北京實際,着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出聚焦建設高質量充分就業首善之區的目標,完善協同聯動、推進落實、考覈評價3項機制,建立協同化就業工作體系、現代化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精準化就業支持體系、多元化崗位開發體系、便捷化就業服務體系、平等化就業保障體系6大體系,明確到2030年,北京市基本形成高質量充分就業格局;到2035年,高質量充分就業格局進一步鞏固。
《實施意見》突出就業優先導向,明確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推動經濟社會與就業協調聯動,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建立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制定調整重大政策、佈局重大產業、確定重大項目時,同步開展崗位創造、失業風險評估。開展首都人口與就業常態化監測,建立高質量充分就業評價指標體系,推進出台《北京市就業促進條例》,實施「城鄉就業融合與區域就業結對子」工程,促進就業均衡發展。
「結構性就業矛盾是當前就業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指出。
對此,《實施意見》以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為重點,積極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推動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對就業質量不高的學科專業進行預警,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促進教育與就業協同聯動。實施技能北京培訓行動,以產業發展和就業需求為導向,開發職業技能培訓資源。暢通人才發展通道,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推動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與職稱、學歷雙向比照認定。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完善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加大人才供給和引進力度。
《實施意見》還提出,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發展鄉村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實施以工代賑,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和轉移就業。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加強技能培訓和政策扶持。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完善就業支持政策,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就業底線。
北京擬多措並舉開發就業崗位。《實施意見》提出,要制定全市就業崗位開發專項計劃,大力開發數字產業、綠色產業崗位,挖掘首發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冰雪經濟等領域崗位創造潛力,開發收納師、護理師、育嬰師等實用型、兜底性就業崗位,擴大崗位供給。建立企業吸納就業評價機制,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強化政策支持和用工服務。實施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培育硬科技初創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持續釋放創業帶動就業效應。制定支持平臺經濟吸納就業指導意見,推進零工市場規範化建設,鼓勵多渠道就業。
《實施意見》也對保障平等就業權利,促進勞動者體面勞動作出規定。其中提到,要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查處招聘錄用和解僱裁員中的違法行為,保障婦女職業全周期合法權益和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健全殘疾人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自主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勞動、知識、技術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強工資宏觀指導和調控,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實施基層調解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聯合執法,治理欠薪欠保、違法裁員、求職陷阱等亂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