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恆指跌0.98%,科技股、內銀股齊挫,中資券商股火爆!

2025-08-15 16:52

8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受科技股、內銀股走弱影響,大市表現低迷但熱門板塊相對活躍。

截止收盤,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均下跌0.98%,恆生科技指數跌0.59%。

盤面上,「牛市旗手」中資券商股大幅拉昇上漲,互聯網醫療股全天強勢,半導體股、蘋果概念股、軍工股等多數呈現上漲行情。大型科技股普遍表現低迷拖累大市走低;摩通指消費貸補貼政策料對內銀財務影響有限,內銀股集體下跌,煤炭股、海運股、濠賭股、乳製品股紛紛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資金今日大幅淨買入港股358.76億港元,創有史以來單日淨買入額新記錄。


具體來看:

大型科技股普跌,京東、網易、阿里巴巴跌超3%,美團跌超2%,百度跌1%,小米跌0.66%,騰訊勉強飄紅,嗶哩嗶哩漲超2%。

內銀股跌幅居前,民生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跌超3%,招商銀行、建設銀行跌超2%。有機構認為,套利資金「分紅即走」策略加大短期拋壓。7月迎來上市銀行分紅高峰期,部分投資者或存在「分紅前買入、登記日后賣出」的短期套利行為,多隻銀行股分紅期重疊進一步加劇短期拋壓。此外,分紅后除權除息也導致股價出現技術性下跌。

穩定幣概念走低,耀才證券金融大跌近8%,京東、阿里跌超3%,連連數字、聯易融科技跌超2%。消息面上,香港金管局及香港證監會就穩定幣相關市場波動發佈聯合聲明。聲明稱,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證監會留意到近期出現與穩定幣概念相關的市場波動。這些波動看似源於擬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從事相關活動或探討此類計劃可行性等相關的公告、新聞、社交媒體帖文或市場揣測。

中資券商股火爆,中信建投漲超10%,中國銀河、中州證券漲超9%,中金公司漲超8%,中信證券漲超7%。消息面上,香港證監會今天向所有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出通函,刺激券商板塊尤其是金融科技股大漲。廣發證券發佈研報稱,政策與資金面雙輪驅動金融科技景氣度向上。從資金面看,在居民投資習慣轉變與資金配置結構優化的大趨勢下,互聯網金融平臺擁有獨特路徑吸納增量資金,中長期資金正持續入市。這輪增量資金入市加上制度優化,不僅有助於傳統券商的業績增長,更直接推動了線上交易與數字投顧等細分領域的擴容。

蘋果概念股漲幅居前,鴻騰精密大漲超33%,比亞迪電子、瑞聲科技漲超3%。消息面上,iPhone 17系列9月發佈臨近,據最新供應鏈消息,該系列新機已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將在9月初正式發佈。另外消息稱,蘋果明年春季將推出第十二代iPad,搭載A18芯片支持蘋果智能。

半導體股走強,英諾賽科大漲超17%,順泰控股漲超8%,華虹半導體漲超5%。東海證券認為,AI領域投資強度仍未放緩,體現長期增長潛力。短期看,由於美國在先進製程、AI芯片等領域具備技術優勢,國產芯片短期難以完全替代,或致使產能爬坡延迟、終端產品漲價、企業盈利水平承壓,長期看有望加速國內半導體國產化替代進程,加快本土半導體供應鏈建設,形成新的國際合作關係,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

展望后市,國海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港股彈性或好於美股。

該機構認為,美國通脹擔憂緩解前,以滯脹交易為主,階段性切向寬松交易情形1(是一種「預期糾正」驅動的温和寬松)和衰退交易情形1(對應滯后的貨幣政策轉向)。

結合覆盤與當前市場環境,繼續看好美股,尤其是受益於財政和關税談判而投資增加的TMT、能源、材料和工業方向;港股彈性或好於美股,首推TMT、能源、電訊行業;美債的避險屬性相較之前幾次有所下降,預計10Y美債收益率將在4.2%-4.5%之間反覆波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