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統計處:香港2025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長3.1%

2025-08-15 16:48

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15日,香港政府統計處發佈《2025年半年經濟報告》和2025年第二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修訂數字。署理香港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博士闡述2025年第二季的經濟表現,以及最新的2025年全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和物價預測。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佈的修訂數字,2025年第二季香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1%(與預先估計相同),上一季上升3.0%。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香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二季上升0.4%(與預先估計相同),上一季上升1.8%。

對外貿易

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繼上一季同比實質上升8.4%后,在2025年第二季的增長加快至11.5%。外部需求強韌,加上因美國暫緩關税措施而令部分貨物搶先付運,均為出口表現提供支持。參考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並按主要市場分析,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繼續錄得雙位數增長。輸往東盟市場的出口進一步加快,輸往大部分亞洲高收入經濟體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升幅。輸往美國的出口轉為下跌,輸往歐盟的出口進一步下跌。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二季實質上升2.9%。

服務輸出繼上一季同比實質增長6.3%后,在第二季繼續顯著擴張7.5%。所有主要服務組別的輸出均進一步增加。具體而言,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強勁增長和跨境運輸量持續擴張,旅遊服務輸出和運輸服務輸出進一步上升。受惠於金融及相關商業服務活動在香港本地股市暢旺下表現活躍,金融服務輸出和商用及其他服務輸出亦繼續增長。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服務輸出在第二季實質微跌0.5%。

內部經濟

香港的私人消費在2025年第二季略見回穩,扭轉在此之前的一年間在市民消費模式改變下的疲弱表現。就業收入持續增加、本地息口下降、本地股票市場暢旺,以及住宅物業市場回穩提供了支持。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轉為同比實質上升1.9%,上一季下跌1.2%。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私人消費開支實質上升3.4%。同時,政府消費開支繼上一季同比實質上升0.9%后,在第二季上升2.5%。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政府消費開支實質上升0.9%。

按香港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計算的整體投資開支繼上一季同比實質上升1.1%后,在第二季上升2.8%。購置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的開支躍升38.4%,當中私營機構開支增幅尤為強勁。然而,樓宇及建造開支繼續減少9.5%。擁有權轉讓費用較去年的高基數縮減8.7%。

勞工市場

香港勞工市場在2025年第二季稍為放緩。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上一季的3.2%上升至3.5%。就業不足率亦由1.1%上升至1.4%。全職僱員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名義計算在第二季同比進一步穩健增長6.3%。

資產市場

香港本地股票市場在2025年第二季維持升勢。儘管四月初美國宣佈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税」后,港股跟隨其他主要市場出現大幅拋售,但其后美國暫緩實施大部分關税措施,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市場氣氛因而好轉。恆生指數(恆指)收復失地並持續上升,於第二季末收報24 072點,較三月底高4.1%。踏入第三季以來,香港本地股市保持暢旺,近日恆指已超越第二季末的水平。

香港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二季略見回穩。隨着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有所緩解,尤其是在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於五月急跌帶動按揭利率向下后,市場氣氛持續改善。整體住宅售價大致企穩,在第二季內回升1%。主要受按揭利率在季內顯著下跌所帶動,置業負擔指數進一步改善至約55%,與長期平均數相似。交投量方面,第二季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住宅物業買賣合約總數較上一季顯著反彈37%至16 574 份,較一年前的高水平僅低 7%。整體住宅租金保持強韌,在三月至六月期間進一步上升1%。非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二季大致維持疲弱。售價和租金仍然偏軟,所有主要市場環節的交投活動則有所增加。

物價

2025年第二季消費物價通脹維持輕微。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第二季同比上升1.1%,上一季的升幅為1.2%。主要組成項目與一年前相比普遍呈現輕微至温和變動,反映本地和外圍價格壓力大致受控。計及香港政府的一次性紓緩措施的效應,整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第二季同比上升1.8%,高於上一季的1.6%。第二季整體通脹率高於基本通脹率,主要是由於香港政府提供的電費補貼較去年同期少,差餉寬減上限亦較去年同期低。

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和物價的最新預測

展望未來,香港經濟在2025年余下時間可望保持增長。亞洲尤其是中國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香港本地就業收入持續增加、股票市場暢旺,以及住宅物業市場回穩,將會利好香港經濟的各個環節。香港政府多項提振消費、吸引投資,以及開拓市場的措施,亦會為香港經濟提供進一步支持。

然而,美國在八月初公佈的關税水平仍然偏高,對部分商品的關税政策仍相當不明朗。這些發展對國際貿易流向,以至美國當地通脹和經濟活動的影響或會在今年稍后時間陸續浮現。此外,美國減息步伐的不確定性亦會影響香港本地投資氣氛。香港經濟往后的增長動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因素如何演變。

考慮到2025年上半年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2025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維持在2%至3%,和五月複檢時相同。香港政府將繼續密切監察相關情況。作為參考,現時私營機構分析員的增長預測介於1.8%至3.0%之間,平均約為2.4%。

通脹展望方面,由於香港本地成本和外圍價格壓力應仍大致可控,整體通脹短期內應維持輕微。考慮到今年上半年的通脹情況與較早時預計相似,2025年基本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1.5%及1.8%,與五月複檢時相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