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5:18
昨日,美股盤后,半導體設備巨頭應用材料公佈了2025財年三季報,對應截止今年7月27日的季度業績。
從三季報來看,應用材料表現亮眼,但預計四季度營收將由增轉降,引發投資者踩踏,盤后股價暴跌14%: $應用材料(AMAT)$
應用材料是半導體設備領域的巨頭,年銷售額媲美阿斯麥的光刻機,是半導體刻蝕設備領域的巨無霸!
在2025財年三季度,應用材料總收入達到73億美元,同比增長7.7%,超過管理層給出的72億指引中值(67-77億區間):
分業務看,應用材料三大業務在過去的一個季度悉數實現增長,並超過管理層給出的指引。其中,半導體系統銷售額為54.27億美元,同比增長10.2%,超過管理層給出的54億指引;應用材料全球服務(面向已經在晶圓廠、封裝廠運行的半導體設備,提供維護、升級、優化、改造等服務)營收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超過管理層給出的15.5億指引;面向顯示面板市場的收入為2.63億,同比增長4.8%,超過管理層給出的2.5億指引:
從區域上看,應用材料25財年三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和臺灣市場,美國、韓國、歐洲等區域表現不佳。其中,美國區營收6.83億,同比下滑35%;中國大陸營收25.5億,同比增長18.3%;臺灣地區營收18.4億,同比增長60%;韓國營收11.6億,同比略增5.3%;歐洲營收1.6億,同比下滑53%:
美國和歐洲市場收入下滑並不意外,主要是英特爾管理層更替,新任CEO取消了此前暴力擴張晶圓廠的計劃。歐洲市場半導體公司主要集中在工業和汽車市場,這兩個領域仍未明顯復甦,客户在資本支出方面比較謹慎。
韓國市場,三星在AI市場表現拉胯,HBM3E尚未供貨英偉達。
臺灣市場則在臺積電增加資本開支帶動下,有明顯的增長。
中國大陸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下意外增長,可能是部分客户投資拉動,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也説不清楚。
不過,中國大陸市場的增長並不可持續,主要是此前2年,國內晶圓廠爲了趕在美國半導體設備出口禁令前,大肆擴張產能。
25財年三季度,中國大陸貢獻了應用材料35%的收入,明顯高於此前兩個季度:
不過,從25財年四季度開始,中國區收入將恢復正常,預計收入在19.4億左右,同比下滑9%,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今年中國大陸客户產能增速放緩所至。
除了中國客户產能投放放緩外,美國政府在發放出口許可證方面動作緩慢,因此,應用材料在25財年四季度中,未將潛在的許可證發放帶來的收入計算在內。
疊加關税政策飄忽不定,晶圓廠在擴建產能方面持謹慎態度,往往臨期才下訂單,應用材料未來收入可視性較差。
因此,公司預計25財年四季度收入在62-72億之間,中值同比下滑4.9%。預計半導體系統銷售同比下滑9.2%;服務收入下滑2.4%;顯示設備同比大增66%,主要原因是 OLED 屏幕和消費電子設備市場擴張帶動了設備需求。同時,這個數字還沒算上去年新發布的 MAX OLED 系統的收入,而這個系統是一種全新的量產OLED顯示屏製造方法,能顯著提升顯示品質和生產效率。
顯示設備收入較低,對應用材料影響不大,暫時可以忽略。
從中國大陸兩大晶圓廠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來看,兩家公司的資本支出已經渡過高峰,未來可能繼續下調:
尤其是中芯國際,其預計三季度營收增速僅為7.9%,在收入放緩的情況下,恐怕更沒有可能加大資本開支了。
根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1%,這是該行業連續六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下跌:
手機產業鏈如果進入下行周期,對半導體設備來説不是好事。
唯一能指望的只有AI對半導體設備的拉動作用了,尤其是在尖端晶圓代工/邏輯領域,從 FinFET 到支持背面供電的環柵晶體管 (GAA) 的轉變,使應用材料在同等晶圓廠產能下的收入機會增加了 30%。隨着這些節點在 2026 年下半年和 2027 年的量產,應用材料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數個百分點。
除了晶體管結構和供電方式升級外,先進封裝也為應用材料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先進封裝涉及到多芯片封裝(chiplet)、2.5D/3D封裝、Fan-Out、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等技術,需要精密沉積、刻蝕、CMP、檢測等設備,這些都是應用材料的強項。
應用材料預計先進封裝業務未來有望翻一番,年收入達到30億美元。
總而言之,應用材料作為半導體設備巨頭,將隨着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而增長,但從季度趨勢來看,公司可能迎來下行周期,這對半導體周期性公司來説,足以讓投資者聞風喪膽。